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在福建泉州,每年的四月到五月,穿着斜襟短衫、宽腿黑裤的惠安女都要乘船出海,到人迹罕至的小岛上采摘石花草。

泉州地处闽南,气候炎热,石花草富含藻胶和丰富的矿物质,用它制作的石花膏可以清凉解热,深受泉州男女老少的喜爱。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泉州,那么“古早味”三个字再适合不过。

漫步在泉州的红砖古厝,庙宇街巷,饿了可以来一碗滋味丰富的面线糊配上酥脆的油条。渴了则决不能错过泉州人独享的那份清凉甘甜,说的是石花膏没错了。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石花膏——四果汤的灵魂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炎炎夏日,一碗清凉爽口、沁人心脾的四果汤是驱散闷热的不二之选。

或至街边小摊,或至老字号店铺,经典的不锈钢圆碗盛满仙草、芋泥、红豆,各种传统甜点,芒果、西瓜、凤梨,各种时令水果,以及四果汤必不可少,灵魂一般的存在——石花膏,配以一两勺蜂蜜,再斟满糖水,就是一碗满得分分钟都要溢出来的神级四果汤!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知易行难

石花膏的制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绝不简单。

从礁石上采集而来的石花草需反复清洗,以去掉海盐及附着在石花草上的海蛎壳等杂物,彻底洗净晾晒后的石花草便是制作上等石花膏最好的原料。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将洗净晾干的石花膏放入锅中并加入清水,使用文火熬煮十多个小时。待石花草中的胶质析出,锅中的液体开始变得浓稠,就要开始用竹铲不断搅拌三至四个小时,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胶质粘锅,影响口感。小编不禁感叹,这实在是一项非常考验臂力的活。

熬煮完成后,就要进入冷却阶段。用纱布将石花草进行过滤、沥干。舍去残渣。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于是,恭喜你解锁成就——满满的一锅精华!

撇去浮沫后的胶质,放置大概五至七个小时就能成型,大概十二小时凝固完成。成块的石花膏清澈透亮,胖乎乎Q弹可爱,让人真的很想伸出手指戳一戳呀。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接下来就是我们站在橱窗前买四果汤的时候都忍不住口水直流一幕了。看着老板熟练地将成块的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然后抬头露齿一笑:“小妹加什么料?”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emmmm那当然是全都想加啦!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石花膏背后也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在泉州某个不知名的小渔村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妻子名唤石花,集女人的所有优点于一身,贤良淑德、勤俭持家、温柔贤惠。丈夫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二人简直堪称模范夫妻。

石花的丈夫每天都早早出海捕鱼,到了黄昏时分,石花便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到海崖边,盯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有一天,海上狂风大作,焦急万分的石花在岸边怎么都等不到丈夫的归来。忽然间,一股狂风携着大浪劈面而来,躲避不及的石花被巨浪拍倒在岸边。

强撑着从礁石上爬起的石花听到有人受困呼救,生死关头她突破礁石的困阻,来到奄奄一息的渔民身边奋力一拉,渔民得救了,石花却失足掉落水中,再也没能上岸。

第二日,雨过天晴,人们发现石花跌落的石头上长出了紫红色的小花,人们都认为这是石花思念丈夫亲人而化成的,于是将这种海生物取名“石花”,悼念她的勇敢。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后来人们采摘这种“小花”熬制出了晶莹透亮的“膏”,取名“石花膏”。而这石花膏看着柔弱光滑,而口感却扎实有嚼劲,像极了以“石花女”为代表的泉州儿女,温暖却有韧劲。

石花膏?冰粉?傻傻搞不清楚?

泉州的石花膏跟云贵地区的冰粉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也经常有人误以为这是同一种食物。其实不是的。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冰粉,部分地区又称凉粉,是起源于云、贵地区的一道著名小吃,后传入四川彭山(武阳),近年在成都颇为流行,是著名的夏季小吃。冰凉香甜,嫩滑爽口,生津解暑,清凉降火。作为夏天的一道美食,因其爽滑、透明、冰爽、美味、价廉而倍受人们青睐。

其主原料产自”冰粉树“,”冰粉树“学名假酸浆,又称珍珠莲,冰粉树。原产于秘鲁,国内主要分布云南、广西等地;贵州、湖南、四川地区亦有栽培,冰粉这道美味的小吃也是起源于此。(来源:百度百科——冰粉)

闽南独有“肥宅快乐水”,没有它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长历史中的创造,制作和食用的方式,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审美。无论天南海北,人们对家乡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