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被爆又要辭職,特朗普最近這項任命或在做準備

美國媒體《時代週刊》19日爆料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私下向身邊三位重要共和黨人士表示,他計劃於明年春天辭去美國務卿一職,轉而角逐2020年堪薩斯州參議員席位。

這三位共和黨人都是資深人士,一位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一位仍在任職,還有一位則是共和黨的高層。

他們對《時代週刊》稱,蓬佩奧正在“重新考慮日曆”,但能否從政府順利退出還是未知數。不過,19日當晚,美國國務院否認了該報道的真實性,稱蓬佩奧“專注於完成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

雖然擔任國務卿才一年半,但蓬佩奧可能辭職的消息已經傳了幾個月了,《時代週刊》的報道再度炒熱了傳言。所謂無風不起浪,看一下蓬佩奧的外交“業績”和最近的處境,蓬佩奧距離辭職或許真的不遠。

最擅長製造敵意的國務卿

蓬佩奧算是特朗普政府裡被“火箭式提拔”的紅人。他本來是堪薩斯州出來的眾議員,2017年1月出任中情局長,2018年5月就出任美國第70任國務卿。特朗普看重蓬佩奧的主要原因是認為他“忠誠”。

然而,“忠誠”的蓬佩奧很快就被證明不是合適人選。

蓬佩奧曾作為特朗普的特使負責推進美朝會談,打了幾次交道後就被朝方形容為“毒藥”,判定他是朝美協商的阻撓性因素,公開要求把他踢出談判團隊。

處理與土耳其的關係是近期美國的重要議程,蓬佩奧威脅、拉攏,手段用盡,但土耳其照樣買了俄製反導導彈,美土關係迅即降溫。

蓬佩奧對歐洲傳統盟友也不客氣。在北約外長會議的場合,他強行施壓,要求各成員國提高軍費佔GDP的比重,為美國分擔負擔。北約不少成員國不但沒有被嚇住,反而加快了組建歐洲軍事指揮機構的步伐。

中國是美國外交的重心之一,蓬佩奧到處遊說,要求各國排除華為5G,結果在英、德等國屢屢碰壁。對於香港等中國內政事務,蓬佩奧也動不動大放厥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公開回應:“奉勸蓬佩奧不要再喋喋不休抹黑中國”“看他演戲到什麼時候”。

外交的使命是建立友誼,而蓬佩奧忙了一年多,似乎沒有和誰成了朋友,反而成了最擅長製造敵意的美國國務卿。即使用最寬鬆的標準衡量,他也不合格。

被老同事的彈劾聽證會架到了火爐上

外交做不好或許不會讓特朗普敏感,反正“美國優先”。但近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起的彈劾特朗普公開聽證會,則直接把蓬佩奧架到了火爐上。

蓬佩奧以前就是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成員,給特朗普“上眼藥”的這些人,多是他以前的老同事。

讓蓬佩奧更尷尬的是,願意出庭作證的除了國安局的人,多數是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在這件事上,如果要“忠誠”,就不能公開為他的屬下辯護;如果要駕馭好下屬,就不能完全站到特朗普一邊。

更要命的是,裝鴕鳥也難。按照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說法,蓬佩奧本人是在場聆聽了特朗普與澤連斯基通話的。他本人也應該出庭接受質詢。

蓬佩奧在這件事上的態度曖昧,已經引起了特朗普和其鐵粉的不滿。上個月,特朗普公開在推特上發文,指責蓬佩奧僱傭泰勒做美國駐烏克蘭臨時代辦是犯了一個錯誤。泰勒是第一批出席公開聽證會的兩名官員之一。

從蓬佩奧現在的處境看,萌生退意不是不可能。

關鍵不是想不想,而是敢不敢

根據三名共和黨的說法,蓬佩奧現在不是想不想辭職的問題,而是在考慮能否從政府順利退出。

這的確是個問題。對於蓬佩奧來說,寫辭職信容易,但如果他真的想參選堪薩斯州參議員,就需要得到特朗普的支持。除非蓬佩奧不想在政壇待了,否則貿然得罪特朗普代價太大。

蓬佩奧才55歲,這兩年積極投靠特朗普顯示出其政治野心不小。在什麼時機、以什麼方式辭職得好好掂量。

當然也存在特朗普主動讓蓬佩奧走人的可能。10月底,特朗普剛剛把朝鮮問題特別代表比根提拔為美國國務院的二把手。這或許是為比根接替蓬佩奧作準備。

主動辭,不敢。被動辭,難堪。這就是蓬佩奧現在的處境。從他以及其他掛冠而去的同僚身上,部分折射出了強力推行“美國優先”的人力成本。

□徐立凡(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