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相聲行業從100多年前就講究師承關係,拜師本來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有了師承關係,相聲演員之間見面就可以明白輩分,互相如何稱呼,輩分不能搞亂。

按理說所有相聲演員只要有人願意拜自己為師,看徒弟品行和才華還可以,不用等到自己七老八十再收徒弟,但有一個問題在於,如果自己輩分高而收了徒弟,徒弟與其他人的輩分就很容易搞亂,比如很有可能一些年長的人要管自己年輕的徒弟叫師叔,甚至師爺。為避免出現這種尷尬局面,有的高輩分相聲演員就寧可不開山門,不收徒弟。

這主要是指著寶字輩相聲演員說的。隨著時間的流逝,侯寶林一輩的相聲演員已經少之又少。本來沒有幾位,去年又走了常寶華、謝天順和尹笑聲,如今還健在的寶字輩演員包括馬志明、陳湧泉、楊少華、於連仲、田立禾等。

這些人當中,最有名的演員當然是馬志明,我們先說一下其他幾位演員。

陳湧泉

陳湧泉出身於真正的曲藝世家,從他爺爺那輩就開始說相聲,父親也說相聲,開創了所謂清門相聲。陳湧泉的師父是譚伯如,後來和李金斗因表演《武松打虎》等作品形成影響。陳湧泉今年已經87歲,他收的徒弟很少,包括劉辰、王輔庭、陳慶升等。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田立禾

田立禾在全國觀眾眼中知名度不太夠,但在天津觀眾心目中留有位置。田立禾是壽字輩相聲演員擔當的張壽臣的徒弟,與王文玉等人合作過不少相聲,長期在天津茶館說相聲,而且他的單口也有滋有味兒。田立禾今年已經84歲高齡,至今還活躍在相聲舞臺上。田立禾對後輩人非常提攜,比如他就是曹雲金的開蒙老師,但他極少收徒。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於連仲

於連仲的知名度不算太大,但他出身相聲世家,從小跟著父親於俊波學習相聲,小時候還在著名的啟明茶社學過徒。於連仲的師父,是著名的捧哏大家郭啟儒,曾經長期為侯寶林捧哏。於連仲之所以不太為觀眾所知,主要是他幾十年長期在部隊工作,與外界聯繫少些。於連仲今年84歲高齡,由於影響力不太大,所收的徒弟不多,只有孫志剛等少數幾位。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楊少華

楊少華非常具有知名度,與兒子楊議合作的很多相聲都受到歡迎,不過他的輩分一直存在爭議。按楊少華所說,他的師父是郭榮啟,按理說他就屬於寶字輩演員,但業內對此不太承認,而且因此也造成他的兒子楊議拜師成為問題。不過楊少華還是收了幾個徒弟,包括唐傳模、張永久、陳君志等。楊少華和陳湧泉同歲,今年87歲。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馬志明

所有這些寶字輩演員當中,馬志明的年齡最小,74歲,還不到80歲。同為寶字輩老演員,馬志明的年齡為什麼相對最小?這與他拜師的方式有關。其他幾位都是在師父健在的時候直接拜師,而馬志明是通過侯寶林代拉師弟,拜朱闊泉為師的,那時候馬志明才41歲。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由於年齡偏小輩分太高,收徒容易引發矛盾和爭議,加上少馬爺的性格使然,他幾乎沒有張口收過徒弟,儘管他有那麼大的能耐藝德也有口皆碑。名義上,只有他現在的搭檔黃族民算他的徒弟。

相聲行業講究師承關係,這幾位老演員卻由於輩分太高,不便收徒

珍惜老演員

相聲藝術講究傳統,如今寶字輩的老演員已經為數很少,他們經歷過從撂地到舞臺的多個時代變遷,對相聲傳統有著直接接觸和深刻認識。

趁著他們還在,後輩演員要做的不是拜師與否,而是要珍惜有限的時間,多向這些來日無多的老先生們學習,以開闊自己的認識,紮實自己的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