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夜故事,嘉楠耘智從這裡說起:“邊緣計算”與“AI服務”

摘要: 在吳忌寒主導的比特大陸,人工智能芯片是一種“不務正業”。但是在張楠庚主導的嘉楠耘智,邊緣計算和AI服務有他自己的一套發展方案。

再過幾個小時,嘉楠耘智就將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股票代碼:CAN),正式開啟新的資本市場征程。而早在11月20日晚間,杭州錢江新城特意安排了一場盛大的實景燈光秀,來提前恭賀他們的本土企業在美IPO。

嘉楠耘智區塊鏈總經理邵建良在微博發佈了這一燈光秀的剪輯視頻並配文寫道,“這30秒的視頻,見證了區塊鏈行業一個新物種的誕生,一個上市公司的誕生代表了一個行業的成熟,嘉楠耘智6年多來的努力,終於要迎來高光的時刻。”

這句話裡有兩個詞饒有意味,一個是“新物種”,一個是“高光時刻”。對於前一個詞來說,嘉楠耘智是比特幣礦機廠商的龍頭企業,相較於其他業已成熟的智能製造、互聯網行業來說,他們的業務過於新潮;而後一個詞則隱喻的是一代嘉楠人的榮光。過去三年,嘉楠耘智先後折戟於A股、新三板、港股市場。這樣一個新物種,幾乎嘗試了登陸傳統資本市場的所有可能。

對於嘉楠耘智這樣一個新物種來說,他們在突破業務隔離、認知隔離的路上費盡周折,在他們的眼中,公司的未來星辰大海。也正如邵建良所說,“一個上市公司的誕生代表了一個行業的成熟”。而嘉楠耘智也正在告訴所有人,當新物種來了的時候,所有人都需要不斷適應和學習它帶來的種種啟示”。

衝出舊藩籬:挖礦

2012年,嘉楠耘智創始人張楠庚與朋友成功研發出全球第一臺ASIC礦機——阿瓦隆。憑藉著性能上的絕對優勢,阿瓦隆礦機制霸比特幣挖礦產業。在供需不平衡的市場,阿瓦隆礦機最高曾炒到25萬人民幣一臺。

2013年,張楠賡和他的合夥人李佳軒,創立“北京嘉楠耘智信息耘智有限公司”,嘉楠的故事從這裡正式展開(2015年,公司更名為“杭州嘉楠耘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過去這六年來,嘉楠耘智作為這個行業的先知者,見證了加密貨幣行業的波譎雲詭。伴隨著行業的一次次洗牌,嘉楠耘智成為了個大家眼中那個屹立不倒的“礦機企業”。營收從2015年的4770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13.0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423.7%;淨利潤也由2015年的150萬元上漲至2017年的3.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45.4%。

2017年到2018年,嘉楠耘智的總收入從13.08億元增長到27.05億元人民幣,其中超過99%的收入來自於比特幣礦機和相關銷售。根據第三方機構Frost&Sullivan數據,截至2019年上半年,嘉楠耘智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的設計者和製造商,出售的比特幣礦機算力佔全球21.9%。

靠賣礦機,靠著穩定的現金流,嘉楠人養活了嘉楠人。相較於普遍在現金流上吃緊的新經濟公司來說,嘉楠耘智可以被看作是資本眼中的“好孩子”。但這個“好孩子”就像是“被套了乾坤圈的哪吒”,一直難以被接納。

2016年,魯億通(300423.SZ)擬作價30.6億元收購杭州嘉楠耘智,溢價接近14倍。為此,魯億通停牌半年之久,最終在監管層的多輪問詢後,以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變動為由終止交易。

監管層認為該交易為跨界併購,標的成立時間短,估值溢價高,收購後上市公司商譽巨大,後續經營風險較大,並要求結合比特幣行業發展說明業績承諾遠高於實際業績的合理性。

在借殼A股失敗後,嘉楠耘智於2017年8月提交新三板掛牌申請。在此期間,股轉前後通過三輪問詢來試探比特幣挖礦存在的行業未知風險。最終,嘉楠耘智選擇主動放棄。2018年,挑著“AI芯片”的旗子,嘉楠耘智轉投香港聯交所IPO,最終以期限失效告終。

今年1月底,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達沃斯論壇上李小加直言不諱,礦機商不符合港交所“上市適應性”核心原則。彼時李小加給出的理由是:“你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元,但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還沒有任何業績。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

在IPO的路上,嘉楠耘智碰得頭破血流,這或許就是他們的宿命。在行業前景未知的環境下,試圖去撬開上市的窗口,這太難了。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解釋說,“此前公司在任何市場未成功IPO不是被否決,而是因為礦機廠商的下游產業(加密數字資產)在傳統審核機構眼裡可能過於前沿,審核機構對它們還不夠了解,這也直接影響了礦機廠商IPO的進度和結果。”

招股書中顯示,嘉楠耘智雖然在2017年到2018年間,實現了14億人民幣的應收增長,但同期淨利潤從3.76億元降至1.22億元,降幅67.4%。在2019年上半年,其總收入更是跌至2.89億元,虧損3.3億元。而2018年同期,其總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9.47億元和2.17億元。

嘉楠耘智的挖礦業務正在遭受著加密貨幣行業波動的直接影響。面向未來,嘉楠耘智講完了曾經的輝煌故事。面向一個新的市場,他們在嘗試以一種新的姿態去走路。他們需要在礦機銷售的基礎上,讓資本看到新商業戰略的可能性。

帶來新思路:邊緣計算

在招股書中,嘉楠耘智把自己定位成一家聚焦AI芯片研發生產的“半導體公司”和“領先的超級計算解決方案提供商”,並稱公司未來的增長策略將集中在6大方面:加強在超級計算解決方案中的領導地位、繼續投資高功率效率IC設計、推出新的AI產品、增強AI平臺業務模型(計劃創建AI SaaS平臺)、加強供應鏈管理、繼續擴大海外業務。

嘉楠耘智講給未來的故事可以總結為兩個詞:“邊緣計算”、“AI服務”。

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回想過去六年,嘉楠耘智對外輸出的一直是ASIC顯卡礦機,他們在專業芯片設計領域有一定的積澱。而ASIC顯卡是一種專用芯片,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求而專門定製的芯片的統稱。比如專用的音頻、視頻處理器,或者比特幣挖礦。同時目前很多專用的AI芯片業可以看作是ASIC的一種。

相較於我們常見的CPU、GPU等通用型芯片以及半定製的FPGA來說,ASIC芯片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效率都直接根據特定的算法的需要進行定製的,所以其可以實現體積小、功耗低、高可靠性、保密性強、計算性能高、計算效率高等優勢。所以,在其所針對的特定的應用領域,ASIC芯片的能效表現要遠超CPU、GPU等通用型芯片以及半定製的FPGA。

而在人工智能、物聯網的環境下,用戶需求將會越來越個性化,“芯片和產品走向定製化”成為業內的統一共識。而從芯片設計走向用戶的應用終端,就形成了“邊緣計算”。“邊緣計算”的概念可以歸結為一句話,讓每一個用戶終端都成為一個計算單元,以此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

按照IDC的統計數據,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與設備聯網,未來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儲存,邊緣計算所面對的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Tesra超算網絡技術合夥人Leo Lam告訴鏈得得App作者,從設計、開發已經生產製造工藝等流程來看,ASIC芯片和用於邊緣計算的芯片在原理上是一致的。他指出,如果嘉楠耘智能夠將過去在ASIC上的技術積澱平移過來,會非常順暢。

2018年,嘉楠耘智自主研發成功量產了全球首個7nm芯片及全球首個RISC-V商用邊緣計算芯片勘智K210,成為邊緣化計算芯片研發的領跑者。由此也能夠看出,嘉楠耘智已經實現了由ASIC芯片到商用邊緣計算芯片的過渡。

嘉楠耘智表示,目前公司AI業務規模較小,未來計劃平衡礦機業務和AI芯片業務,實現1:1的平衡,2019年公司的AI業務收入預計達數千萬元級別。嘉楠耘智當前專注於邊緣計算,並探索智能零售和智能駕駛領域的應用。

可以看出,在講到新業務時,嘉楠耘智用了“當前”和“探索”這兩個較為隱晦的詞。其實,他們真正的佈局在於“AI服務”。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計劃創建的AI SaaS(AI即服務)平臺,該平臺將實現包含硬件,算法和軟件的整體AI服務,以及根據不同的物聯網場景的需求量身定製,為終端客戶創建一個完整而開放的生態系統。

嘉楠耘智表示,這將會是未來穩定收入流的一個來源。目前嘉楠canaan正在開發第二代28nmAI芯片勘智K510。與前一代產品相比,勘智K510面向5G場景研發,並大幅提升算力與能效,將用於智慧零售零售、智能駕駛等新場景的探索。第二代芯片的量產有望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此外,公司還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第三代12nmAI芯片,預計將適用於邊緣和雲計算。

AI深入產業、深入場景是行業內對於未來的一個最清晰的判斷。嘉楠耘智要做的是通過邊緣計算端發力,通過建立“AI SaaS”平臺來滿足個人、商業的一系列AI場景需求。過去,嘉楠耘智靠的是賣硬件;未來,嘉楠耘智憑的是賣服務。

至於“礦機業務和AI芯片業務實現1:1的平衡”,或許也不難理解。一個企業的轉變不是平地起高樓,不是扔掉謀生的工具來集體轉身到新業務中。而是基於技術的演進和產業的變革,及時做出調整和戰略性的升級。

不難讓人想起,同樣是礦機廠商的比特大陸,在人工智能業務和ASIC芯片挖礦的公司路徑選擇上出現分歧,最終演變為公司創始人之間的“鬥爭”。吳忌寒懷揣的是以挖礦業務為基礎、以加密資產衍生服務為方向的金融帝國野心,而詹克團堅持的是轉型AI與芯片設計的技術路線。

在吳忌寒主導的比特大陸,人工智能芯片是一種“不務正業”。但是在張楠庚主導的嘉楠耘智,邊緣計算和人工智能服務有他自己的一套發展方案。

此次IPO,嘉楠耘智確定將發行1000萬股ADS,每股定價9-11美元,募資金額9000萬-1.1億美金之間,低於最初外界認為的2億或4億美金。(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

————————————

2019年12月8日,2019 CHAINSIGHTS金融科技與區塊鏈中國峰會重磅來襲,大會將於北京·大興 星光視界中心正式舉行。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ean Tirole、BSV領袖Craig S. Wright、前麥肯錫高級合夥人Peter B. Walker等多位國際重磅嘉賓將出席。屆時,嘉楠耘智聯席董事長孔劍平也將出席此次大會,並分享嘉楠的故事。關於大會更多內容,點擊官網瞭解詳情:https://chainsights.chaindd.com/

IPO前夜故事,嘉楠耘智从这里说起:“边缘计算”与“AI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