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真情實意 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通訊員 焦楊紅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康縣“兩新”組織按照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在全縣66個社會組織和110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243名黨員中全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各自發展實際,為“兩新”組織注入新活力,把主題教育取得的實效進一步向一線延伸。

提高政治站位,紮實推動主題教育向一線延伸

按照黨組織組建情況清、黨組織隸屬關係清、黨員隊伍清、活動開展情況清、負責人政治面貌清、從業人員清“六清”全面進行摸底排查,建立工作臺賬。主題教育期間,康縣“兩新”組織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了選派黨建指導員制度,共選派了129名黨建指導員,指導幫助全縣“兩新”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其中,康縣市場監管系統選派94名黨員幹部,派駐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擔任黨建指導員,在非公企業中繼續紮實開展“兩個覆蓋”工作,覆蓋率力爭達到80%;康縣民政局選派35名黨員幹部,在全縣66個社會組織指導幫助開展黨建工作。

強學習抓整改,為“兩新”組織注入新活力

充分運用“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先鋒講堂”等黨員教育管理平臺和微信公眾號、黨員微信群等,針對社會組織和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員實際,採取生動鮮活、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引導黨員在線上線下開展學習交流,確保學習全覆蓋。對照《黨章》黨規找差距,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立足找準問題、解決問題,堅持邊學邊查邊改,著力解決思想認識、擔當作為、紀律觀念、服務群眾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重點從思想政治、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等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建立問題臺賬、進行全面整改,逐條對照、逐一細化、逐一銷號。

真情實意,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康縣“兩新”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職工根據行業特點,勇於擔當作為,圍繞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特優產業發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法律服務“五進”等重點工作,以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為發力點,著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康縣義工聯黨支部組織黨員義工和志願者深入基層實施助力脫貧攻堅、拆違治亂、鄉村振興等志願服項目,聯合縣人民醫院、和平醫院等開展健康義診6場次,受益群眾1238人次;實施關愛山區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陪伴計劃,服務對象約346人次;慰問九十歲老兵,深入7個鄉鎮共走訪9名抗戰、援朝老兵,參與志願者約40人次;精準扶貧“3+1”衝刺清零政策大宣講活動5場次,教育群眾達到1600多人。由康縣聯創技能培訓基地黨支部負責培訓創業能力(SYB),鋼筋工、焊工、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員,焊工、鋼筋工、電工、中式烹調師、育嬰師共培訓農民創業技術工175人次,受益貧困人口612人。由康縣中小企業法律服務管理諮詢中心開展的法律服務“五進”即進農村、進機關、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普及法律知識,提供法律援助活動使廣大群眾受益。織開展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組織開展愛心捐助、心理撫慰、成長輔導、親情陪護等服務活動。組織醫療衛生志願者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健康宣教、醫療義診、送醫送藥、醫療救助等志願服務活動,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組織志願者通過送課、送教等方式開展支教志願服務,並通過捐贈學習用品、“一對一”等方式開展助學志願服務,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改善學生學習條件。組織環保志願者宣講生態文明,增強群眾環保意識,針對農村存在的髒亂差問題,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專項治理行動,著力推進改廚、改廁、改圈、改陋習,引導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康縣獨一味公司黨支部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企業管理生產經營緊密結合,開展了豐富多彩崗位技術練兵、主題黨日等活動,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每月都能提前完成生產任務指標。康縣興源公司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帶動王壩鎮、白楊鎮、周家壩鎮和兩河鎮7個村100多戶320餘人群眾脫貧致富,把康縣“山珍”銷售到青島、上海、北京、蘭州等大城市,解決了群眾土特產的銷售難的問題。甘肅暢遠路橋公司更讓人暖心,經過十天時間的連續施工,為雲臺鎮梧桐村貧困戶李康平修建了一間16平方米廚房,並搭建了灶臺;在粉刷房子的同時,還進行了精裝修,為其購置了床及床上用品、衣櫃、櫥櫃等必需得生活用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