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不多廢話,開門見山好了!

當年的張柏芝完全能夠代表香港女星的一個時代,很多人覺得,張柏芝的下坡路是從認識陳冠希開始的。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豔照門”對她的事業的確衝擊不小,然而當時的張柏芝已經結婚,事業上處於隱退狀態,等她付出時,風波其實已經過去了。所謂的衝擊,不過是在她與謝霆鋒的關係上。

真正讓令她走下坡路的,就是因為她始終沒有敬畏之心。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張柏芝復出後,當時有兩部戲擺在她面前,一部是其恩師爾冬升的《大魔術師》,給其開出的片酬是400萬港幣。另一部是黃百鳴的《最強囍事》,片酬是1000萬港幣。爾冬升對於作品的要求,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嚴格,拍戲期間是絕對不允許串戲的。

最終張柏芝選擇了片酬更高,難度更地的後者。

成年人的世界,都不容易,誰都想過的舒服,這本無可厚非。但作為知名演員,如果不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對自己的事業失去了敬畏之心,必然會被公眾所捨棄。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她又先後接拍《楊門女將只軍令如山》、《河東獅吼2》、《時空·幽靈飛車》等6部爛片,一時淪為票房毒藥。就這樣,她錯失的自己的復出後的那一波熱度,曾經的光芒消散,徒留一地唏噓。

很多“過來人”都說,每個人都有順境與逆境,一個人的前半生不能過的太順遂,否則後半生就要遭罪了。

張柏芝一路走來,的確是驗證了這句話的智慧。

很多人不免奇怪,年輕時的張柏芝敢打敢拼,為什麼年紀大了卻沒了當初的那股拼勁,給人的感覺要麼是在吃老本,要麼就是在拍爛片,是她的演技退步了?還是我們的品位提高了?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其實都不是,是因為她的初衷錯了!

早年張柏芝接受採訪時說,她之所以拍電影就是因為來錢快!哪部戲好掙錢,我就拍哪部,只是今時不同往日。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90年代末的香港影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即使是票房不理想的“爛片”,也會有諸如《大話西遊》系列這種神話級別的電影出現。那時候演員與演員之間,互相比較,彼此襯托,即便成不了經典也能稱得上良作。在那樣的環境下,張柏芝其實是被優秀的人推著走的,她強化了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天分而弱化了對自身努力的概念。

盛極而衰,只因沒有敬畏之心

因此,在她看來,她所獲得的一切都是簡單的,所以才那麼不懂的珍惜。當然,更多的或許是因為,錢她已經掙夠了,之所以復出,只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廣場舞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