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FAudio Major,人稱“神圈”——這外號挺俗氣挺浮誇的,好處則是簡明好記,比FAudio這個英文品牌名好記(該品牌中文名叫做“快極致”,聽說之後我滿臉都TM黑人問號……),也比Major這個型號名好記。這條塞子推出之後,妥妥的做到了口碑銷量雙豐收。論素質這塞子同價位(萬元級)絕不慫誰;論味道它這股子偏暖而泛音鬆弛的聲兒實在迷人,毒性不淺,許多人初聽的時候眼睛就直了,當場就剁是常有的事兒;論潛力這條塞子換原廠升級線之後提升巨大,很多第三方線材配上去也會出現驚喜……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很成功的產品。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等於FAudio這個品牌,開場不久就用一款神圈吊足了市場的胃口和期待值,在這種情況下,編號為Minor的新品自然頗受關注,在尚未上市的情況下已經成了各個展會上的寵兒。眾人在尚未獲知正規售價,僅僅知曉新品定位會稍低於神圈的情況下,十分水到渠成的將其稱呼為“小神圈”,於是Minor這位小妹妹,尚未出世,小名就被起好了(一樣的簡明好記)

實際上,FAudio曾經有一款passion被叫做小神圈,如今再把這個外號安到Minor頭上,似乎有混淆之嫌,不過一方面那款是日本限定而未在中國發售,另一方面Major是大調的意思,Minor含義則是小調,這麼說來,管Minor叫小神圈,似乎更為妥帖一些。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小神圈給我的第一印象,稱得上是“鋒芒畢露”,因為這條塞子的解析,實在是很殘暴,暴雨梨花針般細膩猛烈,“暴力解析”四個字用在它身上,可謂恰如其分。

這種高分辨率、高分離度的表現力,倏忽之間會讓我一下子想到64家的U18——同樣走的是寬廣聲場下充滿了豐富細節的路子,同樣選擇低頻不厚重線條感也不豐腴的處理手法,聽著都不算雄渾,而是以明快氛圍+足質足量的信息交待取勝。所以我當時也會有那麼一瞬間恍然覺得這應該是個多單元動鐵才對吧?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當然,也就是一瞬間失神而已——且不說Minor(下文統稱其為小神圈)的信息量的確離U18還是有明顯距離的(然而比TF10、SE846之類的三單元卻是贏了),只說其銜接的流暢程度也會讓人隨即反應過來:這是個圈,是個單圈,只不過單圈裡這樣的有極高單元素質的存在,還是會讓人不禁小小訝異一下子。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第一印象留在那裡之後,時間過了挺久,這條塞子才算是定版,並且在國慶之前把正式版樣機發到了我手上——這種節奏感並未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就我對其品牌主理人KEN哥的瞭解來做,他並不是懶和慢,而是比較願意多推敲推敲產品,多修改一些細節再出正式版的那種搞法,一貫如此,好事。

量產版的小神圈,梨花暴雨依舊,解析絲絲入扣之餘三頻還是有些緊巴,煲煲聽聽大概100小時緊巴感基本消失,其間換了不少前端,換了幾根線材,心裡算是有了個比較完整的輪廓,這才坐下來碼這篇文字,就差沒挑個碼字的黃道吉日了(對於一款好聽的動圈耳機來說,如此煞有介事,並不為過)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聲場:小神圈的聲場寬敞程度如何,得看人怎麼想,因為先前我覺得既然是,那麼參照大神圈萬元左右的定價,這條塞子可能會賣個五六千,五六千的話,這種場感還算遼闊沒什麼邊際效應,且場內能量密度主次分明比較講究的塞子,其表現在同價位基本令人滿意,最差也是不過不失……後來得知這小東西定價居然是三千多塊,比我預計的低了快一倍之後,我整個評價就翻過來了——這很值啊,這很大很寬敞了好吧?而且論自然程度論不著痕跡程度,這個聲場和氛圍是很高杆很高明的!(很典型的因為定價決定評價的心態)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低頻:一個偏“瘦”的低頻,做出了漂亮的聚焦和下潛、速度感和細節是這個低頻的最大優勢,乾淨利索而不豐腴,殘響和量感都是偏少的,好在這殘響一點都不幹巴,如果拿女孩子的腿來比喻,小神圈是那種細長直並且有肉的腿型(很合口味哎呀呀)。

中頻:平實且鬆弛,富於層次感和細節刻畫度,各種口型樂器都交待得清楚明白而沒有刻意渲染,人聲位置會比很多流行取向的塞子稍稍推遠一點,齒音頻段聽上去稍稍做過有針對性的消抑。整體聽起來錯落有致,不拖泥帶水。

高頻:延伸優秀亮度優秀順滑度優秀——是個堪稱優秀三連的好高頻,且具備一定的空氣感和油光感,使得聽絃樂並沒有感覺到太過侵略或者毛刺,而是一味令人覺得寬敞漂亮、旋律被交待得完整而精彩、令人心扉都為之舒展。這個高頻不光奠定了整個塞子偏上本身的基調,且給中頻勾勒了一抹回甜,使得中頻表現也不乏味。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就我有限的聽音經驗來說,對於耳塞而言,把高頻做到飛揚是有一定風險的,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太亮太刺會喪失耐聽度且挑器材;其次可能導致整體太放飛樂器定位和層次感、以及動態控制就都被帶亂掉。而在小神圈身上這倆情況都沒出現,一方面高頻做到了亮而不刺,也沒有一味犀利搶鏡,而是廣場天空般自自然然的存在著,能感覺到在極高頻的地方還是合理的削了一下的,大部分前端下都不會突兀(本身就冷硬薄的前端還是不行),而是給到一種又有素質又足夠溫柔的絕妙平衡;另一方面這條塞子的動態控制超價位、層次感和樂器定位更是相當高分——高分到讓我覺得賣三四千實在是賣低了的地步,尤其在聽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這個感受會更明白:這種井然有序座次不亂、不位移、強弱對比明明白白的程度,明顯超出了這價位耳機的平均實力。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整體來說,這是一條偏上半身、細節爆炸、聽感輕靈、且調音優秀導致不容易聽覺疲勞的好塞子,附送十分舒適貼耳的佩戴感,漂亮的皮套以及精緻的配件(連兩個單元都有單獨的布套,很是細心妥帖了),是連續幾個小時享受暴力解析而不摘下來的上佳選擇。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跟其同門大哥Major大神圈做比較的話,僅就單元素質而言其實小神圈並沒有弱到哪裡去,一樣是應用了T.B.A.C三重腔體設計,一樣是自家的獨門振膜技術,說是單動圈而已其實內部的雕琢和研發都是頗費工夫(現如今牛掰的動圈塞子,產量普遍比動鐵、圈鐵們低,就是因為裡子複雜,生產難度倍增)。要是讓我胡亂比喻的話,我覺得大神圈如果用的是4.0排量的發動機,那小神圈咋也有個3.0。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風格上的區分倒是更為明顯:大神圈更為厚重飽滿,屬於含情脈脈的溫柔;小神圈更為輕靈佻脫,稱得上是一種活潑卻不胡鬧的溫柔;前者低頻更多、氛圍更暖、結象更瓷實、表現管樂、男聲、鼓的時候形體感和情緒煽動性明顯佔優;後者高頻更亮、整體風格更細膩緻密、小提琴、女聲、輕音樂、電子樂這些可能反而會聽起來更對味~

結果小神圈賣多少?三千多?大神圈的三成價格?

這就真特麼有些瘋魔了…………………………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關於所換的線材和其效果,在這裡我就不逐個細數了,只把這件事跟前端的事情放在一起提那麼幾句:首先這個塞子呢,是適合換線折騰的,不過不建議換聲底粗的線材,那樣很容易把她高頻方面的特點給抹掉,就很蛋疼了。其次更換線材會容易導致其表達更加激烈,尤其中高頻那塊兒換不好會很刺……總之這個事兒吧,有錢有閒的折騰,否則原線就好;最後,小神圈是好推的,手機都行。但是這個塞子對前端可以說是相當忠實,你給多一些控制力和推力,在它身上的差異會體現的很明顯,會比很多塞子要明顯。通俗來說就是能用磚別用手機,能用好磚儘量別用孬磚,否則會影響暴雨梨花針的發揮,會不夠淋漓。就我的體驗來說,咋也要海貝R5起步的機器,才配得上它的聲兒吧?上個凱音臻黑版N8也不過分啊!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有的時候,一個樂隊就兩三把樂器,站在臺上你卻覺得吵;反之有些演出樂器一大堆,你聽了則只有快感——歸根到底前者主要是難聽而已。

所以一條塞子聽著累不累,更多看的不是解析和分離度,而是這聲音“對不對”和“好聽不好聽”。在我看來,小神圈Minor最大的優勢是暴力解析,最大的厲害之處則是暴力解析的同時有著默默溫柔,聽著很舒服很宜人。至於它那被人普遍認為偏低的定價,則是其另一個殺器了。

我尋思著,這應該會是2019年下半年,會被普遍矚目、廣泛談論的一個型號了吧?

溫柔暴雨梨花針——FAudio Minor”小神圈“林氏評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