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科普解讀:上帝粒子是什麼?微觀質量到底如何形成?

通俗易懂的科普解讀:上帝粒子是什麼?微觀質量到底如何形成?

微觀粒子的質量,到底是從何而來?為什麼費米子、W玻色子、Z玻色子具有質量,而光子、膠子的質量為零?

本文,將會詳細介紹和解讀——上帝粒子是什麼,微觀質量如何形成,以及希格斯機制的詳細作用過程。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人徹底明白,在粒子標準模型理論中,質量的來源之謎。

相關物理概念,主要參考維基百科詞條: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場和希格斯機制。

主題目錄如下:

  • 上帝粒子是什麼
  • 微觀質量的來源
  • 自發對稱性破缺
  • 場與粒子
  • 希格斯機制的應用
  • 質量是與希格斯場的耦合
  • 複合粒子的質量

上帝粒子是什麼

上帝粒子,其實是一個“藝名”,它的本名稱為——希格斯粒子,或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它是標準模型裡的一種基本粒子,也是一種玻色子,自旋為零,宇稱為正值,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平均壽命為1.56×10^−22秒),生成後會立刻衰變成其它粒子。

以下,把希格斯粒子簡稱為“希子”

那麼,之所以稱希子上帝粒子,是因為尋找到它異常困難(極不穩定容易衰變),而一旦證明了它的存在,就證明了微觀質量

產生機制的正確性,並且它當時還是標準模型的預言中,最後一個還未被發現的粒子(2013年已經被證實存在)。

於是,有人為了凸顯希子重要性與發現的困難性,就將它戲稱為了——上帝粒子

微觀質量的來源

簡單來說,微觀質量最根本的來源,是由希格斯場(Higgs Field)產生的。

具體一些就是,在希格斯場中,基本粒子——規範玻色子(W和Z玻色子)和費米子(夸克與輕子)會與希格斯場發生耦合(即相互作用),從而獲得質量。這一過程的作用機制,就被稱為——希格斯機制

(Higgs Mechanism)。

耦合作用(Coupling)——是兩個或多個物理量之間,產生了相互作用。這個相互作用,是物理上可以測量的效應,這個效應的強弱可以用耦合常數來表示。那麼,力是相互作用,也就是耦合作用,於是力的強弱可以用耦合常數來表示。

耦合常數(Coupling Constant)——是量子論中,相互作用強度的一種度量。例如,電荷就正比與電磁力的耦合強度,而電磁力的耦合強度使用「精細結構常數」來表示。

精細結構常數——是一個數字,表示電子在第一玻爾軌道上,其運動速度和真空中光速的比值(近似為137.03599976)。

並且同時,希子也會從

希格斯場的振動中,被量子化激發(類似電磁場產生光子),通過自耦合而獲得質量。

量子化激發——根據量子場論,所有萬物都是由一個或多個量子場製成,每一種基本粒子是其對應量子場的微小振動,就如同:光子是電磁場的微小振動,夸克是夸克場的微小振動,電子是電子場的微小振動等等。

由此可見,如果希子被證實存在,則希格斯場也就應該存在,同時希格斯機制也就可以被確定基本無誤了。

所以,上帝粒子——希子的確認,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希格斯場希格斯機制的確認——而就是對微觀質量(即靜質量)起源之謎的最終解答。

那麼,根據標準模型理論(Standard Model),宇宙空間中的各處都充滿了希格斯場,並且希格斯場是源於——希格斯機制應用了自發對稱性破缺,才使基本粒子獲得了質量。

自發對稱性破缺

那到底什麼是,自發對稱性破缺呢?

自發對稱性破缺(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是指某些物理系統,遵守自然規律的某種對稱性,但是其系統本身卻不具有這種對稱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拋硬幣系統,正反面是等概率的——這是自然規律(即由數學描述)的對稱性,而一旦拋出硬幣落地,正反面就確定了——此時系統本身(即物理現實)的概率就不對稱了。

那麼,拋硬幣系統,就是遵守自然規律的對稱性,但系統本身運作卻不具有這種對稱性。也可以理解為,數學(描述物理系統)上的對稱性,在物理現實中,可能會不具有這種對稱性。

可見,自發對稱性破缺——是確定性,從概率的對稱性中,隨機顯現出來,形成不對稱性的過程——這就像是一個特定的現實,從數量巨大的一系列的可能性中,隨機選擇拼湊而來,如同上帝擲骰子的過程一樣。

然而,無限次拋硬幣的統計結果,正反面又會是對稱的了。

由此可見,我們的世界——是對稱中有不對稱,不對稱中有對稱,這完全取決於整體與局部的相對視角,即:從不對稱的局部,上升到整體就會對稱,再繼續上升到局部,就又會不對稱,如此隨著視角的上升——整體與局部的不斷變化——而如此往復。

場與粒子

事實上,在量子力學裡,真空並不是沒有任何物質的空間,而是充滿了

虛粒子的。

其中,虛粒子是無質量、無法直接觀測到的粒子,但它會持續地隨機生成,或湮滅於空間的任意位置,產生可觀測效應,即量子效應(注意只要能夠直接觀測到粒子本身,就是實粒子,而不是虛粒子)。

,理論上它是充滿了整個宇宙的量,可以用數學上的一個函數描述——可見它並不是時空,是定義在時空上的函數。

,有不可觀測的時候,但由於量子漲落,它又會出現可以觀測的時候(即通過相互作用來呈現)。所以,充滿了宇宙,其實是充滿了,可觀測和不可觀測狀態的疊加狀態,並會隨機的展現出一個狀態。

量子漲落——是指在空間任意位置,能量的暫時變化,也稱量子真空漲落。從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可以推導出這結論。

那麼,量子真空,就可以理解為場的真空態——是場能量最低的狀態,此時場是不可觀測的,而可觀測的狀態,也就是有粒子的狀態——稱之為場的激發態

由此可見,場的激發態產生了(實)粒子,所以可觀測,場的真空態只有虛粒子,所以不可觀測。

而所有場和粒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物質場與物質粒子,如電子場與電子;另一類是規範場與規範粒子,如電磁場與光子。

於是,場就可以看成是,同類型粒子的集合,而場中的微小振動(即量子化激發),就產生了一類粒子,就如:電子是電子場的微小振動,光子是電磁場的微小振動。

希格斯機制的應用

在溫度(能量)特別高,即超過大統一溫度的時候,宇宙中充滿遍佈了——四種無質量規範玻色子和一個希格斯場

大統一溫度——大約是10^29K,對比起來,太陽中心溫度僅為10^7K。

而希格斯場的能量性質和形式,由希格斯勢(函數)描述——它就像一個墨西哥草帽,在草帽頂部能量(勢能)最大——具有旋轉對稱性,在草帽底部能量(勢能)最小——不具有旋轉對稱性

想象,墨西哥草帽的帽頂有一個圓球,此時圓球具有旋轉對稱性

——對於繞著帽子中心軸的旋轉,圓球的位置不變。而圓球滾落至帽底的任意位置,不具有旋轉對稱性──對於繞著帽子中心軸的旋轉,圓球的位置會改變,除非旋轉2π(即360度)的整數倍。

如果說草帽——是希格斯勢,那麼圓球——就是希格斯場,即:圓球的能量分佈是一個草帽的形狀。並且,圓球處在帽頂,即勢能最大,圓球處在帽底,即勢能最小。顯然,如果能量足夠大,圓球就可以維持在頂部——代表其勢能最大,但如果能量不足夠,圓球就會很容易滾落到底部——代表其勢能最小。

於是,當溫度(能量)下降,直到低於大統一溫度的時候,

希格斯場的能量(如草帽),就很容易自發的下降(如圓球的滑落),而在能量最低的時候(如圓球來到草帽底部),希格斯場不具有對稱性(如圓球不具有旋轉對稱性)。

因此,我們可以說,希格斯場在帽頂,此時希格斯勢描述的物理系統,具有對稱性——這代表著自然規律的對稱性;而希格斯場在帽底,此時希格斯勢描述的物理系統,其對稱性就被打破了。

而在物理現實中,隨著溫度下降,希格斯場總會趨向最低能量態,即自發抵達量子真空態。以數學來表述,希格斯場的量子真空態——就是在數學表達上的真空期望值(場可以用數學函數描述)。

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就是希格斯場在最低能量態的平均值。

顯然,希格斯場量子真空態並不唯一,就如圓球可以來到帽底的任意位置——這對應了無窮多個(具有相同能量)簡併的最低能量態,但在這無窮多個的可能性中,只有一個最低能量態會被隨機到。

簡併(Degenerate Energy Level)——是指對於一個物理體系處於一個能級,所對應的可能的狀態和相應波函數,並不是唯一的。

而一旦最低能量態被隨機到,希格斯場(如圓球)的旋轉對稱性就會被打破——造成自發對稱性破缺

那麼,重要的是,最低能量態

(只要時間足夠長)就一定會被隨機到,因為溫度下降,高勢能會自然趨向低勢能(如圓球的滑落)。而這以數學來表述,就是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不等於0。

由此可見,是溫度下降到一個特定值,讓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不等於0,從而導致了自發對稱性破缺的發生。

也就是說,理論上存在無數個可能的量子真空態,並且這些真空態在整體上是對稱的,但物理現實只能選擇一個,成為局部態,從而讓量子真空的整體態,出現對稱性破缺。

那麼,自發對稱性破缺,意味著什麼呢?——從隨機到確定,概率給出結果,可能性變成現實,虛幻從虛無中湧現,即:希格斯場可以與粒子產生耦合作用了,而正是耦合作用,讓粒子獲得了質量。

於是,再接下來,

希子就從希格斯場的振動中,被量子化激發,通過自耦合獲得質量

再然後,四種無質量規範玻色子,其中一個繼續保持無質量——就是光子,另外三個會與希格斯場耦合,產生了W和Z玻色子,即:W+、W-、Z0三個有質量的規範玻色子。

由此可見,規範玻色子——膠子光子沒有質量,是因為它們與希格斯場不耦合。

與此同時,無質量

的費米子(夸克與輕子),也會通過與(無處不在且真空期望值不等於0的)希格斯場,發生湯川耦合,從而獲得質量。

湯川耦合(Yukawa's Interaction)——在粒子物理學中,用來描述標量場與狄拉克場之間相互作用的量。

並且,湯川耦合是不同於,W和Z玻色子的耦合機制的(注意湯川耦合提出的時候,希子還沒被發現)。

希格斯機制,可以促使其他種費米子獲得質量。對於為什麼每一種費米子,都有其特定的湯川耦合常數,希格斯機制並沒有給出任何說明。標準模型裡的自由參數,大多數都是湯川耦合常數。

最後,希子自耦合,又是不同於前兩種

耦合的——因為希子是唯一不依賴於希格斯機制,來獲得質量的。

質量是與希格斯場的耦合

為什麼粒子與希格斯場耦合,就會獲得質量?

試想,在希格斯場具有對稱性,還沒有激發出希子的時候,場裡充滿了虛粒子,不可觀測也不會與任何粒子耦合(即相互作用)。而希格斯場的對稱性被打破,希子激發於場的微小振動,此時虛粒子湧現了可觀測的——奧妙又玄妙的量子效應。

那麼此時,希格斯場就可以與其它粒子產生耦合作用了。

顯然,耦合有大小,即強度,稱為耦合強度——可以理解為一種

類似於電荷與色荷的東西,其大小與相互作用粒子的性質、類型、末態相空間等因素相關。

耦合強度可以使用耦合常數及多種因素一起來度量,其結果呈現了一種概率,即:耦合概率越大,耦合強度就越大。

相空間——在數學與物理學中,是一個用以表示出一系統所有可能狀態的空間;系統每個可能的狀態都有一相對應的相空間的點。

由此可見,處在希格斯場中的粒子,如果可以與場發生耦合,就會源源不斷的發生相互作用——就像在水中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水分子的阻力一樣,並且物體質量越大,運動受到的水阻力就越大,此時水阻力帶來的就像是,物體的慣性質量一樣,是阻礙物體運動狀態的度量。

於是,宇宙中的遍佈的希格斯場——就像是“粘稠的濃湯”,把質量以概率(即耦合強度)的形式,賦予其中的——規範玻色子(W和Z玻色子)和費米子(夸克與輕子),然後這些粒子複合構建了上層的一切物質。

也就是說,質量最根本的來源,是希格斯場通過希格斯機制源源不斷——“用概率生成的”

並且,這個概率越大(即耦合強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概率越小質量就越小。顯然,不同基本粒子的質量不同,就是因為與希格斯場耦合概率(即耦合強度)不同。

那麼,在標準模型裡,如果溫度足夠高

(超過大統一溫度),物理系統的電弱對稱性沒有被打破,則所有基本粒子都不具有質量。

也就說,只有能量的高溫系統,是不具有質量的——這就是大爆炸的時刻。

此時,電弱作用力強作用力會統一為電核作用力(Electronuclear Force),傳遞電弱作用力的玻色子(光子)與傳遞強作用力的玻色子(膠子)的任何特徵性質也都煙消雲散,它們的物理行為完全一樣。

而如果溫度低於一個臨界值(即大統一溫度,希格斯場就會變得不穩定,隨即發生躍遷至最低能量態(即量子真空態);接著,整個物理系統的

連續對稱性因此被自發打破,從而W和Z玻色子、費米子就會獲得質量——這就是大爆炸之後的冷卻時刻。

此時,不同的粒子與(不同強度的)希格斯場相互作用,而粒子的質量,就是由這相互作用(即耦合強度)所決定。這樣「W和Z玻色子、夸克與輕子」等等,分別獲得其特定的質量,而「光子、膠子」也因此不擁有質量。

由此可見,高溫是能量,低溫是質量,從高溫到低溫的冷卻過程——就是從能量質量的轉化過程,不過在溫度未抵達臨界值的時候,此時溫度下降的過程不會產生質量

複合粒子的質量

事實上,像質子、中子這類複合粒子的質量,只有約1%是歸因於——將質量賦予夸克的希格斯機制,剩餘約99%則是——夸克的動能與膠子的能量。

例如,三個夸克被膠子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質子,其中膠子負責傳遞強核力,沒有質量。但我們會發現,三個夸克的質量加起來約5MeV,卻遠遠小於一個質子的質量約938MeV,可見大約只佔5%的比例。

那麼,質子除了夸克貢獻的質量以外,其它95%的質量,其實就是來自於各種運動產生的——動質量(即由E=mc^2得出的,能量等效的質量)。

  • 第一,夸克和膠子、膠子和膠子在強互相作用,這是強核力的傳遞過程,這個過程產生的能量,貢獻了一部分動質量
  • 第二,夸克和膠子的自旋角動量,貢獻了一部分動質量
  • 第三,夸克和膠子由於夸克禁閉,被困在在狹小的空間內,根據不確定性原理——位置可能性越小,動量可能性就越大——於是,這些動量產生的動能,又貢獻了剩下的動質量

由此可見,我們測量微觀粒子——尤其是複合粒子的質量時,其實測得大部分都是相對質量,並且其中99%的都是動質量,只有1%的是(靜)質量

甚至像光子的質量,100%都是動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