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我們常說,成功不易;我們常說,失敗無謂。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的征途找上各種各樣的藉口,到最後,卻忘記了自己努力的初衷。

一個人的失敗,並不是沒有原因的,而一個人的成功,說到底也都是有理有據的。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1.

1984年5月29日,這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天。

地址是我國河北大會塔村,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和80年代大多數父母起名無異,他的父親給他起名叫王寶強,“寶”意味著要走財運,而“強”則意味著要比他人更勝一籌。

王寶強的家境十分貧寒,在他母親的記憶中,他身上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剩不要的,他不喜愛吵鬧,也不喜愛攀比,他的童年,幾乎不被別人所關注。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王寶強將會獨自去學校讀書,畢業後打工餬口,結婚生子,過著平淡無奇的一生。

但命運的軌跡總會悄無聲息的發生改變,象徵人生的列車也會隨之拐彎前行。

在王寶強8歲那年,他看到了火遍祖國大江南北的著名影視《少林寺》,快意恩仇,少林棍法,李連杰的表演深深地刻入了王寶強的內心,此時的他下定決心:我要當演員!

可是,一個沒有任何資源扶持的8歲小孩想演電影,這無疑是天方夜譚,說出去怕是會笑掉別人的大牙。

年幼的王寶強仔細斟酌,最終選擇了去少林寺學武,也許在常人眼裡這和演戲相去甚遠,可在王寶強看來,這卻是唯一有可能成功的那條路。

在少林寺裡,入門最初3年是基本功練習,冬季在凌晨5點起床跑步,夏季則提早至4點,每天幾乎要跑完一個半程的馬拉松,而下午還得學習文化課,晚上再將當天的訓練內容複習一次。

不同於想象中的美好,現實總是很殘酷的。

在少林寺中,每個弟子都會有師傅指導,而王寶強的師傅,卻是一個極其嚴厲的練家子。

在每天長時間枯燥無味的訓練中,只要王寶強偷懶,師傅當場就是一棍子打的他七葷八素,哪怕有時不用棍子,師傅的一個劈腿也能把王寶強踢翻在地,疼得他半天起不來身。

王寶強產生了退卻感,他覺得自己是來學武的,不是來捱打的。

他在很多個夜裡偷偷跟父母哭訴,他甚至想報警,還順帶規劃了逃跑路線。

可是,王寶強在每一次練完功後就疼得連路都走不動,躺床上都翻不了身,此時的他只想美美的睡上一覺,至於逃跑?明天再說吧。

成功的路從來都是崎嶇坎坷的,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王寶強也是理解了師傅的良苦用心,他開始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練功上,他堅信只要經受住了痛苦和孤獨的考驗,就一定能踏入那條曙光大道。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2.

王寶強學武的那個年代,是少林寺題材影視最火爆的年代。

那時候的少林寺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劇組前來取景,而取景的同時也會就地“取材”,而這,也是王寶強的希望所在。

如果接觸到了這些劇組,那自己就有了拍戲的希望,如果接觸到了這些劇組,那自己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李連杰。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他沒有出眾的容顏,甚至連眉清目秀都算不上,他也沒有挺拔的身姿,甚至比同齡人更加矮小,那些前來拍戲的劇組,往往在看到王寶強第一眼的時候,就給他的演員夢判了死刑。

王寶強的師兄師弟們或多或少都讓他認清這個事實,因為和王寶強同為嵩山少林弟子的釋小龍,已經是個頗有名氣的童星了,而對方的年齡,更是比他還小四歲。

前途一片渺茫,但王寶強卻不打算輕言放棄,時年14歲的他下定狠心:

離開少林寺,去北影拍戲!

在同門師兄弟的眼中,此時的王寶強是瘋狂的,因為他放棄了少林寺穩定而又安逸的生活,選擇參加了那前途未卜的北漂大軍。

但王寶強不怕,因為他覺得哪怕是條鹹魚,也總歸是要拼一拼的,既然來少林寺的劇組看不上自己,那就起身去找一個瞧得起自己的劇組。

六年學武生涯就此結束,王寶強來到了北影廠外,等待著一夜成名的契機。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生活不好過,群演不好當,身材矮小的王寶強是各大劇組中的“廉價勞動力”,別人拿二十塊的工資,他只能拿十五,別人可以演的一般般,但是王寶強不行,如果他演的不如意,那就要狠狠挨一頓批。

那時的他經濟拮据,既要拍戲還要去工地辦事,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不是因為病的不重,而是因為根本沒錢。

初入少林寺的艱辛,讓王寶強想過退卻,但如今比那段日子還要苦上數倍的生活,卻無論如何也無法使他離開。

如果對未來感到迷茫,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產生了選擇困難,那就一條路走到黑,讓這條路變成自己唯一的出路。

王寶強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命運的轉折,從此開始。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3.

李楊導演是陝西西安人,畢業於科隆影視傳媒藝術學院,2002年,李楊導演正式籌劃自己的首部電影《盲井》。

在開拍前,李楊導演特意提醒劇組工作人員,不用刻意選擇有專業訓練的演員,就去北影廠外找群演試戲就行。

恰巧,農村出身的王寶強和盲井主角十分相像,在二十多個試戲群演中脫穎而出。

試戲成功後的王寶強欣喜若狂,可當他趕往拍攝地的時候,卻感受到了心底傳來的一絲涼意。

原來,《盲井》的拍攝地是在一個小礦井中,其中條件極為艱苦,即使是在拍攝過程中,也偶然出現過塌方的危險。

但王寶強在略一猶豫之後,依舊選擇了接受拍攝。

在《盲井》中,王寶強飾演一位打工仔,被人合夥騙到礦上找工作。

此時的王寶強還談不上演技二字,因為飾演的角色本身就是單純而又質樸的農村娃,所以一切都是本色出演。

可正是因為這份未曾雕琢的質樸,讓他成就了這個角色,也因此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大獎——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所以王寶強在後來某一次採訪中說道:“如果李楊導演來找我拍戲,我一分錢都不要,只要一個好角色!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出色的演出讓他走進了眾多導演的視線之內,2004年,王寶強又參演了馮小剛導演的《天下無賊》。

此時的他已經小有名氣,可是更多的依然是遵循本色,令他真正開始展露演技的,還是電視劇《暗算》。

在《暗算》中,王寶強飾演的是一個盲人。

盲人和正常人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肢體語言的不同,為了演好盲人,王寶強獨自前往盲校體驗了三個月生活。

他在盲校中學習如何行走、對話、吃飯,甚至鍛鍊耳朵上的肌肉,讓耳朵能夠動起來。

當電視劇播出後,很多不知道王寶強的觀眾,甚至以為劇組找了真正的盲人當演員。

與其說這是觀眾們的調侃,倒不如說是對王寶強演技的認可。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4.

之後幾年,王寶強雖然憑藉《士兵突擊》爆紅,片約不斷,可大多都是配角,角色並沒有什麼挑戰性。

此時的娛樂圈不良媒體開始站出來當小丑,放言王寶強是靠運氣走紅的,各種各樣的例子讓吃瓜群眾們信以為真。

但王寶強本人卻不在意,非但不在意,還順便狠狠的打了這些人的臉。

2011年,當《Hello!樹先生》上映之後,王寶強用實力告訴了所有人,他是一個演員,一個非常優秀的演員。

他在《Hello!樹先生》中飾演一個相當複雜的角色,怯懦,狡黠,自以為是,又對生活抱有嚮往,一個綜合了眾多情緒的人物,挑戰難度可謂是相當之大。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但是他把這個複雜的人物演繹的活靈活現,對人物情緒和節奏的把握更是令人覺得驚豔。

他會佔小護士便宜,卻僅限拉著她的手,笑容透著小農般的狡黠,不敢再有其他動作。

坐車的那場戲,更是將人物從扭捏到下定決心的轉變展現的淋漓盡致。

從對小梅的一見鍾情到找藉口下車,通過抽菸強裝鎮定,隨後忽然唉了一聲,追了幾步,卻又慢了下來,最後下定決心,拼命追上遠去的車。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王寶強的表演,那隻能是“完美”二字。

而在2013年的電影《天註定》當中,他所飾演的悍匪更是彰顯出他非同尋常的演技。

在剛出場遭遇三個小毛賊那段,幾分鐘的戲,一句臺詞都沒有,王寶強卻將一個冷血,理智,注重效率的亡命徒形象樹立了起來。

從本色出演到對角色的精準拿捏,其中的努力絕不是一句運氣好就能定論的。

當重新去翻看王寶強電影的時候,才猛然發現,這個來自農村的小夥子,早已成為了一代影帝。

8歲學武,14歲北漂,19歲成名,王寶強的成功不止是靠著運氣

END.

其實,人生確實需要運氣,出身於窮苦家庭的人如此,出身於顯赫豪門的人也是如此。

兩者之間的差別,只是因為條件優越的人有的選,他們沒有太多的負擔和後顧之憂,但吃苦,都是他們的必經路。

那王寶強呢?

這個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出身普通的人,甚至連正規的教育都沒有接受過,他所擁有的,只有那顆不斷拼搏的心。

他那麼坎坷,賣過一次慘嗎?

他遭受挫折,討過一句心疼嗎?

他總是擦乾眼淚之後就立馬站了起來,活出了新的樣子。

所以我們擁有足夠的理由去欣賞王寶強,去喜歡王寶強,去肯定王寶強。

一個同時擁有真性、堅韌、正氣、謙虛、感恩、不驕不躁等眾多優點的人,理應成為我們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