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裡農民種出金菊花海,女網紅進地連拽帶踩,走時把斷花枝插土裡


近日,在河南省汝陽縣與伊川縣交界一處山坡上,遠遠看到大塊金黃的菊花田,非常漂亮。嚮導告訴作者:這種菊花特別貴,一朵花都是好幾塊錢呢,過路的人都想拽兩朵拿走,平時都有一位大叔在地邊上看著不讓拽,要不然早就拽沒了。究竟是什麼樣的菊花,一朵都要幾塊錢?引起作者好奇,於是走進地裡詢問。

還沒走到菊花地邊,地裡一位大哥就喊了起來:“不要進地裡頭,看花就在外面看。”作者看到地邊上扯著一些紅色的塑料繩,大概是想起到“警戒線”的作用。就連很多菊花也是用塑料繩捆著,相隔兩三米有一根竹竿紮在地裡,牽拉著菊花。“菊花現在正開呢,這花嬌貴,花枝老肯折,都進地裡,絆折了老可惜。”提著兩籃菊花的大哥一邊解釋,一邊向我們走過來。

站在地邊,遞上一根菸,大哥有些自豪的說:“咱這兒一個鄉,就我一個人種這個,你往底下看,這整面坡,都是我的地。今年在這兒做試驗,看看這土色中不中,種的不多,明年你再來,這一架山都會是菊花,那看著才美呢。”孫大哥原來是當地種煙大戶,菸草種的年數多了,土地裡面的營養減弱,菸葉產量降低,於是改種了菊花。


地頭上摞著十幾個塑料筐子,裡面已經裝滿了剛摘下來的菊花,大哥把籃子裡的菊花倒在筐子裡,用手壓了壓,笑著說:“這比種煙還費事,種煙吧,地裡頭長出來不用咋管,這不中,這花大,花枝細,開的稠的,都得綁上竹竿,要不然就壓趴到地上了。”聊天中得知大哥姓汪,今年42歲,曾經外出打工,12年才回到家鄉,打算髮展農業。7年過去了,投資近百十萬,成本還沒有收回。

地裡種的這種菊花按汪大哥的說法叫“金菊”,主要用來泡茶喝,原種是從外地引進過來的,最早的技術員是日本人。改種菊花之後,汪大哥把家裡的煙炕改造了一下,用來炕菊花。汪大哥說:當初建煙炕,花了60多萬,到現在本錢還沒回來,它得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不虧本。

地裡摘花的阿姨們都是附近村子找來的,一天50塊錢。“咱這東西跟收別的莊稼還不老一樣,摘著有時間限制,花說開就全開了,最多時候,我一天尋一百多號人。這兒種的地塊小,咱煙炕邊上還有60畝呢。”汪大哥告訴作者:“清早來早了,露水沒下,不能摘,有露水的花,拿回去炕會發黑,影響品相;正晌午也摘不成,花曬得蔫兒吧唧,看不出來熟不熟;後晌老晚了,花瓣又想合住了……哎呀,一天最多能摘6、7個鐘頭。”


第一次聽說菊花還有“熟不熟”的說法,汪大哥的妻子儼然已經是熟練地老工人了,摘了一朵給作者看:“你看吧,邊上這花瓣,泛白了,就是長熟了,你再看這朵,邊上的花瓣上還有青絲,還能再長兩天。主要是第三茬,挑的不老嚴了,摘第二茬花那時候,一個品相價錢都不一樣,一噸能錯幾百塊錢,甚至千把塊。”

收菊花直接論噸賣的嗎?汪大哥說:“以前咱自己不會炕,花摘回來就直接賣了,一天摘得多,一噸劃6萬塊錢。你別光聽一噸價錢不錯,你可要知道一噸得摘多少花呢?這一筐,頂大15斤,賣花都得用半掛車……”

按壓瓷實之後,汪大哥讓作者試了一下,一筐花確實沒有多重。“直接賣給人家不是虧麼,就找了老師兒,給咱家煙炕改造了一下,咱自己炕,正常情況下,這一筐也就是炕出來斤八子,這花一炕就收縮成指甲蓋那麼大一塊了。啥時候你去家裡了,嚐嚐咱這菊花茶,可美呀。喝水那種玻璃杯子,放上一朵,開水一泡,眼看著那花開了開了,開滿滿一杯子,溼花有多大,還能泡多大麼,看著可美……”據汪大哥說市面上一朵花最低3塊錢。


“這邊地是承包的,一畝地600塊,還有人工,我得招呼炕房,算是辛苦我爹了……”往車上搬菊花的時候,汪大哥看到了路邊的塑料棚子,鼻子一酸。“家裡人手不夠,我爹都70多了,還得來地裡頭給我看著。有哩人就不主貴,你說你拍照片,站地邊不是一樣嘛,非得跑到地裡頭,鬼你長得老好看呢,還得躺地裡頭,壓壞了好多。你看,地裡頭那稀的地方,都是照相人絆折的。洛陽有倆小閨女,說是啥球網紅,過幾天跑來一次,不光踩還拽。”

“可惜了,你看這花,正長呢,都叫絆折了。哎呦,你說死鬼不死鬼,絆折了,擱這花枝插到土裡頭,你看看,我說咋蔫了呢……”一位大姐一邊摘花一邊抱怨。這塊山坡地附近沒有水源,地下水也不夠用,澆地需要從兩三公里外的河溝裡抽水,以前種煙多,汪大哥還想辦法澆地,今年種菊花面積小,也就沒有澆過。“家裡那塊地還行,能澆著,這兒,今年不咋著,你想想,靠天吃飯,那會中?”

雖然金菊花海看上去非常美觀,愛美人士也都願意站在花海里拍張照,留下美好一刻,作者還是希望能夠尊重農民的勞動,不要隨意損害農民的勞動成果。至於3塊錢一朵的菊花茶味道怎麼樣,只能等作者品嚐之後,再來分享。對了,尤其希望那些所謂網紅,還是不要來莊稼地裡禍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