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丑,可我依然堅強的活著,我只不過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電影小丑火了,以超10億美金的成績大獲全勝,並順利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大獎,演員菲尼克斯的演技在片中更是是毋庸質疑的,他為了拍這部影片減肥47斤,就是為了表現出營養不良的狀態。為了練習小丑的笑,瘋狂笑到差點窒息,菲尼克斯對於職業敬畏是令人折服的,這也是他一路走來,演藝職業生涯屢屢取得不菲成績的原因所在吧。

我是小丑,可我依然堅強的活著,我只不過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但當大部分人在談演技時,又有多少人關心電影中那個小丑呢?

電影中的小丑只不過是一種人性的折射,在現實生活中的小丑,才是離我們最真實的人生寫照,在這城市裡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寫字樓的職場白領,還是街邊小商小販,亦或者是偏遠老少邊窮地區,與小丑相似命運的人一幕幕都在上演。

01

混跡於職場之中,誰又不曾扮演過小丑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說到底都是為了一個“利”,職場人拼命奔波勞碌為了什麼?

歸根結底都繞不過名、利二字。

起碼一個人在物質沒有得到絕對滿足之前,他很難說自己不愛錢,就算真有不愛錢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是難以免俗,這不是道德問題,這本質上就是人性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從事什麼職業,在什麼樣的位置,只要你還有所追求,就難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四處奔波勞碌,這裡沒有名利之分,一切都是為了隨心

,在奔波索取的過程,偶爾的做出一些諂媚,下作甚至有違道德之事,也基本在邏輯範圍之內,如此看來職場中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小丑呢?從某種意義上說,只不過是扮醜多一些還是少一些的問題。

正如影片中亞瑟想要獲得被人尊重,努力的想要扮好“小丑”,脫口秀主持人莫瑞法蘭克林為了贏得更多觀眾的喝彩用亞瑟的視頻作為噱頭,從側面看也是“小丑”的行徑,托馬斯韋恩為了競選市長無視底層人民的吶喊最後被槍殺,在外界看了他也是小丑,因此從另一個視角觀察,為了生計奔波的世人每個人身上都有小丑的痕跡。

我是小丑,可我依然堅強的活著,我只不過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02

不想一直醜,請乘著年輕狠狠的讓自己一“醜”到底

站在職場職業角度,他們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錯,問題在於當時社會大環境,以及他們是過於的利己思維模式,每個人都想讓自己佔據所有的好,從而讓他們陷入到了不惜以損害他人也要利己的心態,從而致使矛盾不斷激化。

現如今在職場上打拼的青年人,迫於生活壓力,時常也會把自己推到小丑的角色,他們其實內心也有所抗拒但是在現實面前他們別無選擇,只能迎醜而上。

一時的“扮醜”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生都陷入“小丑”的角色定位當中,才是人生的悲哀之處,尚若你不想一隻直“醜”下去,請在年輕的時候讓自己一“醜”到底。

一輩子想要幹成點事兒,一時的“醜”又能算的了什麼呢?總比一輩子的“醜”要強的多吧。

我是小丑,可我依然堅強的活著,我只不過想要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03

勇於扮“醜”其實是成就自我,重塑自我,不認命,想改命的錚錚誓言。

這個世界沒有人想成為小丑,哪怕是那些專業演小丑的人,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小丑,他們只不過是把小丑當成了事業在幹。

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角落落“小丑”的身影又何嘗缺少過呢?

其實小丑並不醜,這只不過是人們在自我塑造的一個過程,猶如一個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一樣,看似一些略顯諂媚、獻殷勤、放低身段博取上級或者客戶一笑的事情似乎與“扮醜”相似,實則是人們在不斷自我進化,不斷提煉人生智慧的一個過程,醜與不醜關鍵看其內心是否還保有人性純潔的底色與良知。

“扮醜”的背後是一個人不認命,想要通過努力逐漸改變命運的一種成長階段,在生活現實面前沒有人能夠躲得過去,小丑這個角色,許多時候興許正是這種“小丑”心態,反而更加激勵著人們不斷向上生長。也可能正是這種“小丑”心態也更加激勵著人勇敢的活著。

願每一個“小丑”最後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