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入選2019年度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為家鄉投票啦

為總結宣傳改革成果,激勵改革創新精神,市委改革辦開展了石家莊市2019年度“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活動。經過多方推薦和評選,現推出20個候選案例,請廣大網友為您青睞的10項改革創新經驗投上寶貴的一票。

行唐入選2019年度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為家鄉投票啦

  投票時間

  2019年11月21日—11月28日

  投票規則

  1.每位網友最多可選10項改革創新經驗進行投票 2.活動期間,每人限投一次

  投票方式:關注“石家莊改革”微信公眾號,找到《2019年度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開始啦!你最看好哪幾個?》為我們家鄉投票

行唐入選2019年度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為家鄉投票啦

行唐入選2019年度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評選!為家鄉投票啦

  石家莊市“十大改革創新經驗”簡介

   (20個案例)

  1.井陘縣創新黨建修建太行“天路”做法井陘縣堅持黨建引領,通過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基層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克服了資金短缺、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強等多個難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在短時間內修建了一條旅遊路,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天路”精神得到市委高度讚譽,在全市範圍內學習弘揚。

  2.行唐縣“政府+企業+貧困戶+殘疾人”扶貧模式行唐縣大力發揮民營企業在扶殘助殘方面的積極作用,通過“政府+企業+貧困戶+殘疾人”模式建立的昊騰殘疾人雙創園、霍村巧手坊等,不僅讓一些殘疾人脫了貧,還讓他們找到了認同感、價值感。目前,全縣共有161名殘疾人在雙創園實現就業,70個巧手坊帶動4247名貧困人口穩定增收。該縣經驗做法被央視《焦點訪談》等欄目報道。

  3.靈壽縣破解基層黨建難題改革靈壽縣在全省率先創設鄉鎮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通過實施農村青年人才迴歸、素質提升、創新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提質等“五大工程”,構建起“人才篩選儲備→培養提升→崗位建功→發展黨員→進入村級班子”全新鏈條,使鄉鎮農村青年人才服務中心成為發展黨員的預備庫、村級幹部的儲備庫、鄉村振興的人才庫。

  4.正定縣城市建設管理做法正定縣把城市建設作為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修城牆、拆圍牆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了旅遊業快速發展,實現了古城與新區齊飛、城市與鄉村共融、生活和文明相伴,古城記憶可見可觸,歷史文化可感可知,百姓家園可商可居。

  5.橋西區社區社會組織助力社區治理創新經驗橋西區積極引入社工機構對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孵化培育,通過推行以社區為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以社區志願者為補充的“四社聯動”工作模式,有效激活了各類社區社會組織,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社區社會組織助力社區治理創新的新路子。紅旗街道旭城花園社區工作法、匯通街道塔談社區工作法被評為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

  6.市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新模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把推進“大數據”與“雙隨機”監管作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精心組織,全力推進,初步實現了抽查事項全覆蓋、監管內容全方位、執法程序全透明的工作目標,構建起全市“一網聯動、聯合抽查、智慧監管、綜合執法”的“互聯網+監管”新格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我市相關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7.無極縣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法無極縣舉全縣之力推進皮革、裝飾材料兩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力促“老”產業煥發“新”活力,闖出了一條由“小散亂”向“高大強”轉變的“小升規”企業發展新路。轉型升級完成後,該縣的企業形象、大氣和水環境質量、經濟實力等都將得到極大改善和提升。2019年9月16日,石家莊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場會暨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和重點工作推進會在該縣召開。

  8.市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村(居)監督檢查和延伸巡察做法市紀委監委積極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創新開展村(居)監督檢查和延伸巡察工作,把農村涉及民生的“小微”權力全部納入巡察範圍,通過田間地頭的公開接訪、入戶下訪、重點探訪、問效追訪等方式聽取意見、發現問題,既拉近了黨群、幹群關係,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不穩定因素,提升了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9.市行政審批局壓減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做法市行政審批局通過優化審批流程、精減審批環節、研發統一系統、規範審批運行等,將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至70個工作日內,全國領先。國務院開展第五次大督查,我市和邢臺市作為河北省調查樣本,在31個省(區、市)中,工程建設項目報建指標排名第一。

  10.高新區“科技政策貸”做法高新區創新推出“科技政策貸”,以獎勵後補助資金為基礎,商業銀行根據企業情況,以貸款資金先於補貼資金到客戶賬戶,待財政補貼資金到位後,企業歸還銀行貸款。2019年4月推出以來,與建設銀行、河北銀行等開展合作,為企業發放貸款500餘萬元。2019年9月22日,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石家莊市支持中小企業獎補貸政策管理辦法(暫行)》,高新區做法在全市推廣。

  11.市檢察院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改革經驗市檢察院創新建立公益訴訟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公益訴訟動態電子地圖和全省首家快速檢測實驗室,有效提高了辦案質量和辦案效率。2018年,我市立案公益訴訟案件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地級市第三。去年以來,國家和省檢察院領導先後到我市調研,均對我市公益訴訟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12.欒城區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欒城區積極創新組織架構和運營機制,強力推進融媒體改革創新,建成了集平臺、資源、技術為一體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實現了一次採集、多次生成、多元發佈、多平臺互動的融媒化運作,邁出了探索媒體融合發展、實現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大合唱的新路子。目前,該區融媒體中心日均製作發佈媒體產品數量較改革前增長70%,相關工作得到市領導充分肯定。

  13.市投促局產業鏈精準招商經驗市投促局圍繞項目精準洽談、客戶精準對接、政策精準運用等,探索建立了“4+4”現代產業重點項目招商統籌聯動機制,提高了全市招商引資工作的質量和效能,實實在在引進了一批優質項目和特色產業鏈項目。今年1-9月份,全市累計簽約項目741個,協議引資2434.26億元,其中“4+4”現代產業項目412個,協議引資1450.01億元,分別佔總數的55.6%和59.57%。

  14.鹿泉區農村汙水治理做法鹿泉區在農村汙水治理中,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和資金保障等方法,解決了“怎麼幹”的問題。通過採取汙水處理廠集中治理、小型汙水處理站治理、廁所改造治理等模式,解決了“怎麼建”的問題。通過建立資金補貼、長效管護、多元化運行等機制,解決了“怎麼管”的問題。一系列的創新舉措,有效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品質。

  15.市教育局“五個堅持”打造思政課品牌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意見》,創新實施“思政課+”模式和課前思政教育模式,使思政教育更接地氣,真正讓思政課“活”了起來。教育部到我市進行了專門調研,並給予高度評價。《中國教育報》以“石家莊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為題進行了報道。

  16.高新區工程建設項目“虛擬審批”模式高新區打破了先供地後審批的“接力跑”慣例,將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階段的技術性審查工作以“虛擬審批”方式併入供地階段,實行四個階段工作在一個時段內“並聯辦理”,大大縮減了項目審批時間。目前,高新區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已壓縮在5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工業項目可在6個工作日內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登記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四證齊發”。

  17.市稅務局“數據+管理”提高辦稅廳服務質效做法市稅務局從最大限度便利納稅人角度出發,不斷創新智能辦稅手段,通過加大自助辦稅終端、智能政策諮詢、遠程互動等設備投入,多舉措完善事中事後管理,有效緩解了辦稅服務廳擁堵等問題,也為納稅人提供了全新的辦稅體驗。

  18.趙縣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改革經驗趙縣通過抓好組織建設、做好項目服務、引好智能裝備、搭好智力平臺、建好智慧農場等,積極探索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形成了一套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和技術體系,初步破解了“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等難題。目前,該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已達到94%以上。

  19.市交管局“一個平臺+八個機制”城市道路交通治理模式市交管局圍繞優化人民群眾出行環境、提升城市運行效率等,創新實施“一個平臺+八個機制”城市道路交通治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狀況。省政府在我市組織召開全省城市道路交通綜合治理工作會議,專題推廣我市經驗做法。2019年4月11日,在全國城市停車治理工作現場會上,我市作了典型發言。

  20.市委組織部清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做法

  市委組織部成立了市級工作專班和縣鄉專班,將清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作為“書記工程”強力推進實施。通過村代會討論決策、村監會全程監督、村委會協調落實等,有力提升了村民自治水平。通過專業團隊服務、培訓業務骨幹、實行“三級律審”等,確保了專項清理行動落地見效。截至目前,全市4014個村共摸排集體經濟合同14.6萬份,收繳各類陳年舊欠2.4億元,村集體經濟空白點佔比由23%降至1.5%。注:上述改革創新經驗依據第一輪投票得票數排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