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小區沒有物業……

“我們是忍無可忍了,所以才組織召開這次業主大會。”鄭州某小區前兩天召開業主大會,到場數百業主強烈表達不滿。有業主坦言促使大家開會的導火索是業委會私自更換物業,驅趕老物業。


業主因老物業被換,籌備維權

11月18日上午,小區維權籌備組成員正在緊張地收集業主的選票。“截至目前,我們已經收集到了700多張選票,已經成功過半。”該小區維權籌備會成員曹先生說。

曹先生向記者表示,之前小區存在的種種問題,業主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次促使他們組織召開業主大會罷免老業委會並選舉新業委會的直接原因是現任業委會私自更換物業,驅趕老物業。

據曹先生講述,今年9月份,業委會在業主都不知情的情況下貼出一紙通知《關於公開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告知書》,告知書上顯示“現根據表決結果正式通知貴司,將執行業主大會決議,不予續聘貴司,通過公開招投標方式重新選聘物業 服務企業”。最終業委會在11月17日下午在小區內張貼出新物業公司的中標通知書。“整個過程根本沒有召開業主大會,大家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曹先生說。

他進一步解釋,新物業公司要入駐,其實不少業主很早就得到消息了,為了抗衡業委會,業主們在老物業公司的配合下,組織了一次投票,結果顯示有將近800票不同意更換物業,超過小區全體業主三分之二。

該小區維權籌備會另一名成員常女士稱,業委會之所以會如此“放肆”,是因為業委會其實是1個人的業委會,雖然在街道辦事處的備案信息上有3人,但除了業委會主任,其他兩名業委會成員都只是掛名。

經記者瞭解,此次業主大會所有選票的統計工作將在11月21日結束,屆時小區維權籌備組會向業主公佈最終結果。

辭退物業,烏托邦並未實現

在鄭州小區的業主們為留住老物業而不斷努力的同時,也有一些小區業主希望通過“辭退”物業實現“自治”。

在小區的健身器材邊,業主錢先生正在清理散落的樹枝,他和記者開玩笑,“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錢先生告訴記者,6年前,因為對物業不滿,業主們“轟走”了原物業公司,可新的物業公司做了不到兩個月,得不到大家的認可,又被業主們“罷黜”了。

眾所周知,平常大家吐槽物業公司,總會說一些“有物業和沒物業一樣,還不如自己弄”之類的氣話。但景城花園的業主們真把氣話變成了現實——趕走物業後,全體業主們開始“自力更生”。

剛開始那段時間,大家積極性都很高。那時業委會從外面找了大概10個保安和6個保潔人員,收收垃圾,維護安保,費用從小區營業收入裡支出。

有些保安和保潔人力覆蓋不到的地方,熱心業主也願意搭把手。“畢竟不用交1.2元/㎡/月的物業費,一年省下了將近2000元。一些需要出力的活,大家能做則做,比較寬容理解。”

然而烏托邦沒有持續太久。後來發生的事情,讓錢先生等業主們有些始料不及。

據悉,小區綠化平時基本上都是業主們自己在打理。草坪、灌木叢這些還好說,但一棵棵大樹用水壺澆灌顯然不合適,一些業主只能自發拿皮管將家裡的水接出來,從樓上往下澆水。

澆灌問題勉強解決了,但是樹木會擋住陽光,每年都需要修剪,業主無法自行解決,業委會就外面請人來修剪。

“這些人手法不專業,亂剪一氣,好端端的一棵棵大樹,弄得跟被砍伐過一樣,好幾棵原本鬱鬱蔥蔥的大樹受不了這般折騰都死了。”錢先生至今很心疼。

而從第三年開始,因為各方面原因,保安和保潔人數越來越少,小區的衛生、消防、治安也都成了大問題。

比如:園區有多處牆面、牆頂出現風化、脫落現象,需維修處理;多處單元門存在電線私拉亂牽現象,存在安全隱患;樓道、地下車庫等公共部位多處消防栓消防水帶、槍頭等必備零件缺失,滅火器瓶體、充灌氣體過期,缺失點檢記錄,經檢查無月度監測記錄;樓頂消防栓無壓力,且無法出水,不符合消防管理規範等等……這些問題,業主們因為缺乏時間、精力和專業性,都沒辦法解決。說到二手房價格,中介則明確表示:比周邊便宜多了,差不多戶型和樓層,單價要便宜2000~5000元/㎡。

也因此,目前業主中要求改選業委會、重新引入物業的呼聲越來越高。

物業公司的重要性,您知道嗎

生活中,不少業主吐槽物業是光拿錢不幹活,還不如把物業撤了算了,物業真的是隻拿錢不幹活嗎?那麼小區公共的衛生誰來打掃,小區的治安是誰來維護,小區的公共設施誰來維修……如果沒有物業,將會是什麼樣子呢?

物業公司非常重要,買到房子住的舒不舒心。物業管理是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依照合同和契約,對已竣工驗收投入使用的各類房屋建築和附屬配套設施及場地以經營的方式進行管理,同時對房屋區域周圍的環境、清潔衛生、安全防衛、公共綠地、道路養護統一實施專業化管理,並向住用人提供多方面的綜合性服務。

好的物業能幫業主解決小區安全問題,保障小區良好的居住環境,甚至對小區後期保值升值都有深遠的影響。物業管理公司在社區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成為社區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實踐當中,如何很好地把握物業管理和社區建設的關係,使物業管理和社區建設有良性互動,相輔相成,積極推進物業管理秩序和社區建設的良性發展,進而形成和諧溫馨的家園氛圍,是建造溫馨社區的基本路徑。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小區沒有物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