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31和殲20究竟哪個適合上航空母艦?成為艦載機

近日有網友提問,FC-31與殲-20哪個更適合改裝成未來中國航母艦載機?
首先我們來看網友一度很關心的殲-20上艦,近日,在軍博舉辦的慶祝建軍90週年成果展上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樣一款模型,定睛一看,平直的彈射甲板上,數架殲-20隱身戰機整齊列陣,雖然事後模型設計者解釋並非真實概念,但著實引起軍迷一番熱論。


來介紹一下這兩款戰機

FC-31和殲20究竟哪個適合上航空母艦?成為艦載機


殲-31(英文:Shenyang J-31,代號:FC-31,首飛樣機編號:31001,綽號:鶻鷹,英譯:Gyrfalcon;中國空軍尚未給該機正式編號),是中國研製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隱形戰鬥機。

FC-31和殲20究竟哪個適合上航空母艦?成為艦載機


殲-20(英文:Chengdu J-20,代號:威龍,北約代號:Fire Fang,譯文:火焰獠牙)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五代制空戰鬥機。
相對而言,FC-31改成艦載機要方便。
總的來說,其摺疊機翼結構也可以使用3D打印,其前起落架本身就是雙前輪大空間設計,具備充足的冗餘度。其尺寸甚至比殲-15更具優勢,最後要說明的是發動機方面如果暫且不考慮超巡,油箱設計更加完備,甚至配合殲-15夥伴加油,滿足航母突擊任務問題不大。

FC-31和殲20究竟哪個適合上航空母艦?成為艦載機


說到這,就要說說FC-31相對於殲-20改裝成艦載機所具備的與生俱來的優勢。
第一,效益最大化。FC-31是中國首款採用3D打印技術的戰機,其中機翼和機身中部件的成本對比國產三代機是最低的。另外,FC-31的綜合航電系統採用的和殲-15基本一樣,並且其設計初期就已經融入了艦載機設計理念,最新改型2.0工程機借鑑了殲-20的定型氣動佈局和翼面設計。
其次,就未來航母戰鬥群作戰理念的需求來說,FC-31將更符合條件。航母作戰,除了攻擊機群外,艦載機很大程度上要負擔區域防空能力,像殲-20這種擔負“踹門員”角色的戰機應該出現的場合是配合遠程戰略轟炸機和巡航導彈完成首輪攻擊。FC-31要做的就是有能力鞏固航母防空圈,另外消滅三代機威脅。美軍在研製新一代航母時,將F-35定義為配合F-22取得局部優勢,更多的是建立在全局作戰觀念上的考量。
其實,沈飛在設計FC-31的初衷有兩個。
第一,滿足國產中型四代機的設計缺口,力求解放軍在未來20-30年內列裝計劃,特別是海軍方面。
第二,全面打開中端四代機國際市場,特別是佔領以亞非拉美為主要核心的稀缺市場。這也就是為什麼還處在原型機測試階段就要露面航展的主要原因。


綜合以上考慮,我們可以將其比喻為梟龍模式。在成本控制和性價比上,如果說梟龍的成功是開創了中國三代機的先河,那麼FC-31四代機也不是沒有可能。當然,所有的軟肋都在發動機上,當中國航發真正給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FC-31和殲20究竟哪個適合上航空母艦?成為艦載機


殲-20與FC-31目前要達到上艦的改動量只能說相對簡單和複雜,當然,航母艦載機不可能在現有陸基飛機上直接改動,FC-31也許是眾多型號中的一個測試點,即便如此,未來新一代航母艦載機也少不了目前取得的綜合成果。


但就目前繼承的先進軍機設計點來說我們不妨做個假設:以楔形機頭為代表的機身隱身設計,以整體式座艙蓋為代表的一體化座艙保障系統,以多角度傳感器為代表的全態勢感知數據鏈系統,以DSI為代表的先進空氣氣動系統,以高性價輸出的快速保障系統,當然還有很多方面的成果輸出,反過頭來想想,這些集成點在你的印象中趨近於殲-20還是FC-31或者說是未來的某一款無人作戰概念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