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般皆下品,唯有收租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收租高

做投資,有兩個神奇的、有趣的老爺爺,賺了很多的錢。分別是:巴菲特、查理芒格。

他們有說:我們跨不過七英尺高的欄,而是,我們尋找的是那些一英尺高的、簡單的欄。

今天我們來找一找這一尺高的欄。

----

說白了,就是尋找一些簡單的生意模式、傻子都能經營好的企業,然後簡簡單單地收租,就好啦。

所謂收租,就是向第三方收取租金,而不管租戶的死活,認真按某一種標準收租就好。當然了,為了維持長久的收租,收租方會做好一些生態、維護好場地的乾淨整潔,流量才會聚集,才能更長久的收租。

我們要分兩種類型的企業來看,一種是線下的企業,一種是線上的企業。

----

一般線下收租的行業,需要有以下特點

1、具備穩定、持續的派息歷史

2、業務簡單、易懂,如果能有點歷史,那就更好了

3、公司業務內在特質穩定,不易大起大落,如果能夠有增長,那也蠻好的。

線下的企業,能夠收租的,一般都不是那麼性感的生意模式,反而有的傻大三粗的。我們拍腦袋想到:

1、商業地產,就是商場綜合體,向商家收店租

2、高速公路,向車輛收過路費

3、機場,向商家收店租、向廣告主收廣告費;向乘客收機場基建費

3、水電煤燃氣,提供民生必須物資,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也就是說,線下的收租,一般是物理上必經之路、能夠聚集人氣的、有排他性質的,壟斷性質的,除此一家別無分店的。

我們可以歸類為「公用事業」,這裡面我偏好於 高速、機場、水電站,這幾種業態,都有一種這樣的感覺:「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具有壟斷性質,投資門檻極高,甚至需要特權才能進入,比如你想修一個機場來停飛機,怎麼搞?。。你想搞一個水電站來發電,霸佔長江、瀾滄江,怎麼搞?

商業地產為什麼不喜歡?這個需要講完「線上收租」,一起說比較能夠理解。

----

線上,即用戶手機、PC裡的一個個網站、APP、軟件,在屏幕面前,也有注意力和人流量。

百度的競價排名,其實是把各個行業的行業利潤,在競價排名的爭奪中,很高比例的收益被搜索引擎攫取。商家為了獲得更多的曝光和點擊,為了成交而競提高出價,把利潤給互聯網巨頭。

其實,稍微思考一下,我們就發現,所有的互聯網巨頭,幾乎都是收租的生意。

按照這個去理解,阿里淘寶天貓算不算收租呢?當然算咯,不然淘寶直通車是個啥?商家願意付錢的,給你排名放前面,不願意的,放後面。

同樣的理解,拼多多,美團,京東,滴滴,微博哪個不是收租的呢?美團外賣和團購,商家願意給錢的,放前面,用戶提前看到,那就提前付錢咯。在尾巴的商家,曝光率很慘的。

你刷微博,是不是刷著刷著就看到廣告了?當然啦,微博是個線上大廣場嘛,大家有事沒事喜歡湊熱鬧,去廣場上玩,玩的時候看到好玩的,順便買點小東西不是很正常?賣家就是支一個攤位的攤主,你給錢多,位置就好,人流量就大,熙熙攘攘的多熱鬧,搞不好還送你個話筒引流呢。

你刷朋友圈,是不是廣告越來越多了?當然啦,騰訊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戶多,黏性大,人多了就可以打廣告了,觸達的用戶越多,平臺方的話語權越大,這個時候,手上有10.82億的微信用戶的騰訊,肯定是要叫爸爸的。

你用滴滴打車,注意一下你的支出和司機的收入,就會發現抽成很高的。20塊的打車費,到司機手裡也就15-16左右了。滴滴就是收租的啊。同樣的,美團外賣、餓了麼外賣,這幾個公司就是按照訂單支付價格,一單一單的抽水的,感覺是個辛苦錢啊。。(PS:聽說滴滴還沒盈利?)

那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是怎樣的?

Amazon,那就是擴大版的阿里巴巴啊。。收租!

Google,Facebook,那就是擴大版的百度和騰訊啊。國內做跨境電商的,好大一部分利潤都給到了Google,Facebook,因為打廣告嘛,他倆有流量啊。

Apple呢?有一個關鍵字叫做「蘋果稅」,大概是這樣:2017年06月12日,蘋果最近更新的App Store條款正式指出,通過虛擬貨幣的打賞,應當被視為應用內購買,蘋果將從中提取30%的分成,而且必須走蘋果支付渠道,被業內稱為繳“蘋果稅”。噢,蘋果有一部分收入是向用戶收租得來的!

總之,大家都說互聯網最好的生意是做平臺。為什麼做平臺生意最好,因為聚集人氣,然後可以收租啊。

----

小小總結一下:

前幾天,天貓雙十一,成交額再創新高。我們認為,如果保守認為消費總額是恆定不變的,那線上流量、線上收租是增長的,那麼線下的收租一定是下滑的。所以,無論商業地產再便宜,只要沒有達到線上、線下流量的動態平衡之前,都不應該買入商業地產之類的。那麼,線下的流量,一定是要保守估計的,只有壟斷的機場、高速才安全一些。

同樣的,對於線上來說(國外我不懂,只說國內),線上收租需要注意的是「區分真實流量和虛假肉雞流量」。我們認為,類似於大廣場生意的微博、58同城,需求有點假,可以人造出來的,虛假流量偏多,而熟人社交、購物等需求更加真實,所以。。阿里騰訊才是真爸爸。。

就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