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十九屆四中全會這項戰略部署如何貫徹落實?張慶黎發表署名文章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堅持和完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戰略部署。貫徹落實《決定》精神,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建設,對於彰顯我們黨堅定的制度自信和政治定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具有重大意義。

必看!十九届四中全会这项战略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张庆黎发表署名文章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政黨制度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制度,是一個國家政治制度的支柱之一。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黨制度,則是由該國國情所決定。習近平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鬥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這一論斷包括了我國的政黨制度。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互相勾結,阻礙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而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由於先天的軟弱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辛亥革命後,中國嘗試過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各種形式,都沒能找到正確答案。

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在舊中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力量異常強大,而革命的力量特別是產業無產階級的力量比較薄弱。

中國共產黨只有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組成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與此同時,以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為階級基礎形成的各民主黨派,其政治主張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要求國家獨立,要求政治民主,反對國民黨一黨獨裁。這種政治主張符合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使得多黨合作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礎。1948年,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熱烈響應。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標誌著100多年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運動取得了歷史性偉大勝利,標誌著愛國統一戰線和全國人民大團結在組織上完全形成,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正式確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根據國內階級狀況的深刻變化,我們黨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八字方針,明確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共產黨可以監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也可以監督共產黨,由於共產黨居於領導、執政地位,主要是民主黨派監督共產黨。社會主義條件下中國多黨合作的基本格局進一步確立。

改革開放後,我們黨明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是我國政治制度的一個鮮明特點和優勢,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印發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載入憲法,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世紀,我們黨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進一步規範化和程序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多黨合作事業的全面領導,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召開中央統一戰線工作會議、中央

政協工作會議等,印發關於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意見、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納入黨的基本方略。習近平書記就堅持和完善我國政黨制度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新型政黨制度”的重大政治論斷和理論概括,為新時代多黨合作事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髮展。

必看!十九届四中全会这项战略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张庆黎发表署名文章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獨特優勢和鮮明特色

2018年,習近平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參加委員聯組討論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精闢闡述了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獨特優勢和鮮明特色,深刻揭示了我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黨制度與西方多黨制、兩黨制的本質區別,概括起來就是“三個新”和“三個有效避免”。

(一)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能夠真實、廣泛、持久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國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馬克思主義認為,政黨是階級的組織,代表一定階級的利益。西方的政黨制度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基礎上,無論是兩黨制還是多黨制,哪個政黨上臺執政都不可能代表全體人民的意願和利益。

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聯繫群眾的具體利益和要求。中國共產黨在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合作中,始終堅持照顧同盟者的具體利益,通過暢通利益表達渠道、廣泛凝聚共識,通過制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相應措施,保障他們及所聯繫群眾的權益,能夠最大限度滿足社會各方面利益訴求。

(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新就新在它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鬥,有效避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以不同政治利益集團通過選舉和競爭掌握權力為基本特點,決定了政黨之間必然要為爭取選民而相互爭權奪利、彼此排斥傾軋。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基本特徵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上的,在今天,這個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民主黨派在同

中國共產黨團結奮鬥的歷程中,切實認識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我國新型政黨制度,新就新在它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安排集中各種意見和建議、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囿於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在西方,政黨追求選票最大化,利益集團追求利益最大化,形成否決型政體,甚至前任建房、後任拆梁,造成選民之間的矛盾衝突,帶來社會撕裂。我國新型政黨制度,與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相適應,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又貫徹民主集中制;既堅持人民民主的原則,又貫徹團結和諧的要求,實現了集中領導和發揚民主的有機統一。通過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把協商民主貫穿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有利於廣泛達成決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識,廣泛暢通各種利益要求和訴求進入決策程序的渠道,廣泛形成人民群眾參與各層次管理和治理的機制,廣泛凝聚團結奮鬥的智慧和力量。

習近平書記強調,新型政黨制度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幷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實踐要求

習近平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強調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就是這種民主最基本的體現。”我們要牢牢把握這些要求,切實把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形勢複雜,越是任務艱鉅,越要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要不忘多黨合作之初心,從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一道前進、一道經受考驗的成功實踐中,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形成“眾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二)健全相互監督機制。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互相監督,是多黨合作的重要制度安排。由於

中國共產黨處於領導和執政地位,更加需要自覺接受監督。鄧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國,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習近平書記指出,能聽意見、敢聽意見特別是勇於接受批評、改進工作,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現。要從制度上保障和完善民主監督,健全相互監督特別是中國共產黨自覺接受監督、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實施專項監督等機制。2016年起,受中共中央委託,各民主黨派中央對口8個脫貧攻堅任務重的中西部省區,一年接著一年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要認真總結實踐經驗,規範民主監督性質、對象、職責、內容、形式和程序,真正使民主監督的過程成為推動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的過程。

(三)建立健全政黨協商的機制程序。政黨協商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渠道,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要完善會議協商、約談協商、書面協商等政黨協商形式,細化實施步驟和工作流程。協商前,黨委和

政府有關部門應向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通報有關情況;協商中應增加討論交流的平臺和機會,有互動、有商量;協商後應對意見和建議認真研究,及時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民主黨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制度,包括民主黨派中央每年以調研報告、建議等形式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見和建議,民主黨派中央負責同志以個人名義向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接反映情況、提出建議等。

(四)完善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履行職能方法。各級黨委(黨組)應搭建知政知情平臺,建立黨政部門定期圍繞重大問題舉行通報會等制度機制;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應加強與民主黨派的聯繫,視情邀請民主黨派列席有關會議、參加專項調研和檢查督導工作。要真誠歡迎民主黨派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通過深入坦誠的協商出共識、出辦法、出感情、出團結。應支持民主黨派培養高水平的參政議政人才,提高協商能力;協助民主黨派優化調研選題、整合人才資源,開展專題調研、聯合調研、委託調研,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議政建言的水平;幫助民主黨派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五)推動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也要求各參政黨加強自身建設。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要以勇於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錘鍊自己,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另一方面,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要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成員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以組織建設為基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推進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提高組織發展質量;以履職能力建設為支撐,發揮自身人才智力優勢和界別特色,著力提升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的能力;以作風建設為抓手,改進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嚴格紀律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建立健全理論學習、述職和民主評議、內部監督等制度,構建適合自身特點、系統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四、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實行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作用

人民政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實行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應健全制度、豐富載體、創新方法,展現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一)推動政協協商與政黨協商的銜接。政黨協商和政協協商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繫。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每年制定協商計劃時,統戰部門、政協組織、民主黨派之間應加強溝通聯繫,做好政協協商同政黨協商有關活動在協商議題、時間等方面的銜接工作。

(二)尊重和保障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

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的權利。在我國,各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是以個人身份,只有在人民政協,各民主黨派以政黨為參加單位,可以以黨派名義開展活動、提出意見建議、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人民政協應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參與國家重大方針政策討論協商,對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等作出機制性安排,對民主黨派提案、大會發言、社情民意等應重點辦理、重點安排、重點反映,切實為民主黨派履職創造條件。

(三)完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開展經常性工作的機制。完善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務委員會會議和專題協商會、協商座談會、遠程協商會等為重點的政協協商議政格局,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協商中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的重要舉措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充分協商討論,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

政協常務委員會會議、主席會議、秘書長會議,應完善對各黨派參加政協工作的共同性事務、政協內部重要事務等的協商和監督。制定年度協商計劃應廣泛徵求、充分尊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建議。建立政協各專委會同民主黨派聯繫的常態化機制,完善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制度,通過聯合調研、共同舉辦協商活動等方式,發揮好民主黨派作用。

(四)做好參加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凝聚共識工作。習近平書記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把凝聚共識融入視察考察、調查研究、協商履職活動中,在建言成果、思想收穫上一體設計、一體落實。建立談心談話制度、走訪看望委員制度,聽取意見建議,回應關切、交換看法、溝通思想、增進共識。開展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為主旨的委員學習座談和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完善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制度機制,組織引導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通過委員講堂、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等,宣傳闡釋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協助黨和

政府做好解疑釋惑、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

審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