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的“被迫”加盟之路

截至到現在,鴨界三巨頭周黑鴨有1255家門店,絕味的門店數量10598家,煌上煌的門店在年底預計將達到4000家。從門店所能覆蓋的3公里消費商圈看,周黑鴨已經開始掉隊了。

實際的窘境是周黑鴨門店數量在增加、不僅營收基本沒有變化、而且淨利潤還在不斷下滑,這一反常的趨勢下,在今年上半年周黑鴨新開84家門店的同時,因經營效益不好又關閉了117家門店,正反相減的情況下,周黑鴨的門店數量已經開始減少。而自己核心的兩大對手絕味和煌上煌每年還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

在如此頹勢的業績表現下,一個特許加盟新商業模式的加入忽然之間讓周黑鴨的市值暴漲突破百億港元,創下2016年上市以來的最好單日漲幅。為此周黑鴨官方還發布了一份股價上漲的澄清公告。

難道周黑鴨只缺一個加盟?

除了門店數量上,其它的一些指標上,周黑鴨相比於絕味或者煌上煌在單店營收、客單價、毛利率方面都要優於後面兩者。近兩年周黑鴨的毛利率雖有下滑趨勢,但仍然比絕味和煌上煌要高出30%以上。但不幸的是,周黑鴨最兩年以來一直被人質疑業績造假、過期食品、安全生產隱患等多種不利好的因素都加在了周黑鴨身上,因此衰落被看成是周黑鴨的大趨勢。

此次開放加盟相當於是打破了周黑鴨多年以來形成的商業模式,在我們的感受中,周黑鴨設點最密集的區域是高鐵站、飛機場、火車站等傳統交通樞紐地區。這些交通樞紐渠道曾今每年為周黑鴨貢獻40%左右的收入。但問題是,曾今創造絕對利潤的店鋪現在正在慢慢喪失賺錢能力。

2017、2018兩年,周黑鴨在交通樞紐地區所設店鋪單店創收能力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究其原因,是競爭者在同一市場開始出現,絕味雖有上萬家直營加加盟店,但絕味從開始之初的布點邏輯和周黑鴨不完全一樣,核心的商業街區、小區底商等都是絕味最初重點佈局的區域。

當然因為加盟的原因,所以絕味的布點並沒有集中統一性,但隨著核心城區的飽和,傳統的交通樞紐也被絕味所盯上,在以往的這些區域,周黑鴨吃的是獨食,基本上沒有品牌能和周黑鴨相競爭,足夠高的進入門檻就已經將大量準備參與競爭的競爭者擋在了門外,但絕味的實力和周黑鴨不相上下,強有力競爭者加入的第一點就削弱了周黑鴨的毛利率,這是樞紐店盈利下降的一大原因。

在另一方面,新消費場景逐漸開始替代這些消費場景,周黑鴨最初瞄準的交通樞紐區位在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確實為周黑鴨創造了不菲的利潤,但現在這些原因的重點消費場景正在消失,移動電商的崛起並不需要人們在車站再為親朋好友買禮物,高鐵出行服務的提升也不需要旅行者儲備食物,這些無形的變化正在削弱周黑鴨樞紐店的影響能力。

其實周黑鴨也在主動的擁抱這一變化,並不是周富裕不懂加盟店可能為企業帶來的利益,而是過往的加盟史讓周富裕不願再次倒在同一個問題上。2006年,周黑鴨首次在南昌開出11家加盟店,但後來因為品控的問題,又花費了鉅額的資本收回了經營權,此次經歷之後,周黑鴨再無加盟店,直營門店加中央廚房的方式成了周黑鴨特有的形象。

但絕對的直營並不是最好的商業方法,如果不放開加盟,周黑鴨的市場會被絕味、煌上煌和一些新品牌所吞噬掉,對周黑鴨來說,將商品能賣給更多的消費者才是自己的能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既要保證品控、又要放開加盟,周黑鴨必須解決滷味食品貨架存放週期短的難題,現在全國範圍內周黑鴨工廠的逐步建成後,周黑鴨要用加盟來測試自己量產的實力。在周黑鴨的所定業績目標中,未來5年加盟店的數量將會超過直營店。周黑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轉型策略是不是步子邁的有些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