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省位於嶺南簡稱“粵”

最具有地區旅遊文化特色

省內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粵北的山地自然景觀分外秀麗

粵西則有著漫長而曲折的海岸線

而粵東一向以獨特的客家文化聞名

民風古雅,古文化遺存豐富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下面,我們先來欣賞廣東省七座歷史著名文化名城:

廣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廣州:南國之都

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兩千多年來一直都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發祥地,更是近現代中國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州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嶺南文化分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

廣州:名稱由來

秦朝滅亡的時候,南海郡尉趙佗一舉發力,拿下了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嶺南地區、越南都屬南越國地盤。國都就在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現在廣州市中山四路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就是當時的南越王宮。

漢武帝收復南越國後,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9個郡。三國時期,東吳為便於治理,另設廣州,州治番禺,廣州由此得名。也就是今天兩廣的大部分地區。

廣州羊城:傳說由來

五羊傳說是一個關於古代廣州城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是廣州市別名五羊城、羊城、穗城、市內若干地名與許多本土品牌名稱的來源。唐詩中已經開始使用五羊稱呼廣州城,而傳說故事則可以追溯到晉代的記載,有數個略有差異的版本,明代以後基本定型。現今“五羊”、“羊城”已經成為了廣州市的代稱。一般認為五羊傳說表現了中原漢族先民開拓嶺南的歷史。2007年,五羊傳說入選廣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廣州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無計可施,只好日夜祈求天神降福,他們的虔誠終於感動了五位仙人。仙人們騎著毛色各異、口銜稻穗的五隻仙羊,飄然降臨此地。他們把穀穗贈給人們,祝願這裡“永無荒飢”。

說完就騰空而去,五隻仙羊則變成石頭留在人間。從此以後,這裡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為這個神奇的傳說,廣州被稱作“羊城”、“穗城”。今天,廣州越秀公園內有五羊雕像,是廣州最具象徵意義的城徽。

廣州景點

廣州自古人文薈萃,歷史文化名人燦若星斗,從開基立業的趙佗、楊孚等先賢,到後世為世人所稱道的崔與之、湛若水、屈大均、陳尹恭、鄧世昌、張維屏、陳澧 、詹天佑、朱執信等人,皆已名垂青史。目前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處三元里平英團遺址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公社舊址 、光孝寺、洪秀全故居、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黃埔軍校舊址、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陳家祠堂、秦代造船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及南越文王墓、懷聖寺光塔、廣州沙面建築群 、廣州聖心大教堂 、廣州大元帥府舊址 、蓮花山古採石場、中山紀念堂(含中山紀念碑)、餘蔭山房、南漢二陵、六榕寺塔、廣裕祠、粵海關舊址、廣東諮議局舊址等共29處,佔全省近3成之多。

代表景點:南越王博物館、五羊雕塑、六榕寺、陳家祠、黃埔軍校。

潮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潮州:潮汕文化

潮州歷史悠久,山水秀麗,文物眾多,人文薈萃,文化獨特,與臺灣、東南亞有著緊密的聯繫,又是著名僑鄉;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別具風味的潮州菜、開拓進取的潮州人、天人合一的潮汕民居,構成了這座瀰漫著海味的嶺海名邦。1986年被國務院公佈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潮州位列其中。

潮州:名稱由來

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全國撤郡設州。第二年,義安郡改名潮州。因該州南部瀕臨大海,潮水在此漲落往復,故以此命名。

隋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罷州復郡,潮州曾一度改為潮陽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第二次稱潮州,在唐朝的時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可以說,東到泉州,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潮汕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潮州向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鳳城”之美譽,她集歷史厚重與現代時尚於一體,是我國東南重鎮。目前潮州市已列入全國重點文物單位的文化古址有古城古民居建築群、湘子橋、許駙馬府、開元寺、筆架山潮州窯遺址、韓文公祠、從熙公祠、己略黃公祠、道韻樓等九處,數量位居全省第二且清一色為古文化遺址,另有大批亟待搶救的文物古蹟尚處民間半保護狀態。潮汕文化傳承了相對最為完整和古老的中原文化,為保留古漢文化做出了不朽貢獻。

代表景點:廣濟橋、韓文公祠、牌坊街、開元寺。

肇慶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肇慶-嶺南文化的發源地

肇慶,古稱端州,自秦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古端州是宋徽宗趙佶的封地,“肇慶”城名為其登基後親筆所賜,意為“開始帶來吉慶”。它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廣府文化和白話(粵語)的發祥地,至今仍可在境內找到相對純粹的“越語”(標話),這裡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明與中國傳統文明交匯較早的地區之一,曾經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肇慶:名稱由來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該地由端州升格改名為興慶府。政和七年(1117年),廣東轉運使燕瑛從北方父老口中得知,八十多年前西夏王元昊將首府興州改名為興慶府(即今寧夏銀川市)。燕瑛認為大宋朝沿用西夏首府舊名,顯屬不妥,便提議改名肇慶,寓意“開始帶來吉慶”,這一建議得到宋徽宗的認同。

肇慶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肇慶有多姿多彩、風味獨特的地域文化。肇慶境內星湖、西江小三峽、德慶盤龍峽、封開大斑石、懷集燕巖、廣寧竹海、四會貞山、鼎湖硯洲各具特色,星湖(含七星巖、鼎湖山兩大景區)極負盛名。形成於唐代的的七星巖摩岩石刻被譽為“千年詩廊”,其與宋城牆、梅庵、德慶學宮、悅城龍母祖廟同為境內五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代表景點:梅庵、德慶學宮、肇慶古城牆、七星巖摩崖石刻、德慶悅城龍母祖廟等。

佛山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佛山:武術之鄉

佛山是聞名的“武術之鄉”,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是廣東省第三大城市。著名武術大師黃飛鴻,詠春宗師梁贊、葉問,影視武打明星李小龍等祖籍及師承亦在佛山。

佛山:名稱由來

佛山古稱季華鄉。唐貞觀二年(628年),鄉人在塔坡崗上掘地,得三尊銅佛,就在崗上將倒塌的寺廟進行重建,供奉三尊銅佛,該地名改名為佛山。

佛山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佛山是廣東別具嶺南文化特色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嶺南氣息濃郁,為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的興盛之地,崇文尚武彰顯佛山精神,素有粵劇之鄉、南國陶都、武術之鄉,形成了秋色、“行通濟”等佛山獨特的民間風尚習俗。除了能看到祖廟這樣燈火鼎盛的勝地外,還可以看到弘揚武術精神,讓人意氣煥發的黃飛鴻紀念館。

代表景點:佛山祖廟、清暉園、西樵山、黃飛鴻紀念館。

海康(雷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海康(雷州):石狗雷神之鄉

雷州歷史悠久,遠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繁衍生息。先秦時期,這裡先後為越楚的勢力範圍。據史載,公元前355年,楚滅越之後“楚子熊揮受命鎮粵,至此開石城,建樓以表其界”。雷州是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閩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地,進而逐漸形成獨特的雷州文化。雷州文化,嶺南地區最古老、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與“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被確定為廣東的“四大文化”。

海康(雷州):名稱由來

據《萬曆雷州府志》及其以後的雷州方誌的釋意也大同小異:“傍海而祈之康,取安瀾義也”,“安瀾”就是海波不興,沿海太平的意思。對“海康”之名的這一解釋,應該是符合歷史實際的。在這之前,曾有“樂康”、“齊康”、“隋康”之縣名或郡名。“康”字有安樂、安寧、富足的意思。“齊”、“隋”為朝代名,“齊康”、“隋康”之名的寓意很明顯。

海康(雷州)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雷州有聞名遐邇的雷陽八景,飲譽海外的雷州陶瓷、珍珠,別具一格的雷歌雷劇,奇異獨特的雷州方言,還有讓人充滿敬畏感的雷祖雷神跟攤舞、石狗。雷州文化成了炎黃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的一塊瑰寶。

代表景點:雷祖祠、雷州市博物館、雷州西湖、雷州三元塔、雷州天寧寺等。

中山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中山:香山新城

中山是富庶之地,自古便於順德並稱嶺南兩大水鄉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中山連續多年保持廣東省第5的經濟總量,並與順德、南海、東莞一起被稱為廣東四小虎。

中山:名稱由來

中山古稱“香山”,據唐朝《太平寰宇志》記載,其境內的五桂山多產奇異花卉,香溢數十里,故名香山。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孫中山的故鄉香山縣易名為中山縣。

中山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中山是偉人故里、人文之城。中山舊稱香山,這裡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是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同時也是著名的僑鄉,這裡處處都是孫中山的印記。中山市最多的就要數紀念孫中山先生的景觀,位於中山東南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以翠亨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也有孫文老街、小欖鎮等建築古色古香,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

代表景點:中山故居、中山詹園、嶺南水鄉。

惠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惠州:嶺東雄郡

惠州在隋唐已是“粵東重鎮”,一直是東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譽,而“半城山色半城湖”是這裡的特色,無論是為人所稱道的惠東巽寮海景,還是山高樹茂的博羅羅浮山,這裡的山與水,都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惠州:名稱由來

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17年)這裡為禎州治所,宋真宗天禧4年(1020年)為避太子趙禎諱,改“禎”為“惠”,惠州之名遂沿用至今。

惠州景點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探尋廣東嶺南文化,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惠州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華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稱為客家僑都。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自古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歷史演變中,逐漸形成了多元多品牌文化交融的格局。其中,寓惠東坡為代表的名人文化佔據惠州文化的重要地位,並自成一脈,成為惠州的核心文化之一。

代表景點:羅浮山、巽寮灣、平海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