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永遠不要穿別人剩下的舊衣服,這三點原因讀來讓人愧疚


上個世紀,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體上都不是太好。尤其是計劃生育未實行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因為孩子數量眾多,加上他們各個年齡高低起伏。因為孩子眾多,本身家裡收入就不多,方方面面都要精打細算才能勉強維持生活。這個時候,身體發育比較晚或者年齡較小的孩子都要穿上邊哥哥姐姐的衣服才行。正如俗話所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生逢那個時代的人,基本都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 不可否認,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物質生活日益發達的今天,每個人的自尊都開始變得強烈,他們寧願多花些錢賣新衣服,也不遠挑揀別人穿剩下的衣服。尤其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每個人都想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因為新時代下衣服起到的效果不再是簡單的保暖防寒的物理作用,更是提升個人魅力的最佳表現方式。對於總穿哥哥姐姐的衣服這件事,心理學家也提出了相左的觀點。他們認為:“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太差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拿哥哥姐姐的衣服去給幼小的孩子去穿。這樣做只會利大於弊,千萬別為了省下那一點點錢,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關於為何這樣的原因,心理學家給出了以下三點原因:

控制感缺失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Maslow指出,我們身邊每個人都有著對於“控制感”的最簡單需求。一方面,“控制感”讓個體覺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人生髮展是可以改變、可以完善的;另一方面,控制感會讓他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可控而安全的。 人是需要安全感的動物,當他們感覺自己已經失去把控周圍環境能力,就會變得恐慌無力。那些被迫從小就要接受哥哥姐姐“施捨”衣服的弟弟妹妹們,總是被外界的壓力強迫遵守。他們從來沒有機會選擇和挑選自己喜愛衣服款式的權力。 個體的性格成長塑造關鍵期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如果他們長期被動的接受實際他們內心不願接受的事情。這樣長此以往他們很容易養成逆來順受,缺乏自我主見的毛病。從而在現實生活中變現的自卑不敢與人交流。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

自我價值受損 很多人覺得穿哥哥姐姐的衣服,本身也是抱著勤儉節約的的思想,再加上小孩子思想還不成熟,還沒有太嚴重的攀比心理。這樣去做以來解決了親戚朋友無法解決舊衣服的麻煩,二來可以為家庭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雖然穿別人的舊衣服看似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但如果長此以往的接受別人的舊衣物,舊物品就會讓施捨者認為“被施者”是個很順便的人。長此以往,他們一有用不好的舊物品首先會就會想到你,在他們眼中你就是廢品回收站,當然這種獎賞就是你欠他們一個人情。 即使親戚可能出於好心,把家裡暫時用不著的衣物捐贈給你,並沒有帶著貶低的意思,甚至是出於一片好心。你也別輕易接受,因為這種態度會不斷內化到你的潛意識中,會讓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在隨便應付過日子的人,你會變得不積極主動地去追尋更加美好的東西,伴隨而來是使自我價值感變得越來越低,變得越來越隨便、容易妥協。 除了接受親朋好友捐贈的衣服以外,對於那些總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的家庭也要注意了。同一個屋簷下的孩子,如果加以不同待遇對待,長此以往就會在他們的內心裡形成自己是否不被疼愛,沒人關心的那種。再加上父母認為孩子小,也沒必要和他說太多的道理,如果任由這種思想在孩子裡的腦海裡迴旋,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他這種想法會對他們童年的內心打擊是非常大的,以至於在將來的生活當中,容易產生自卑心態,自我價值感受損嚴重。 “追求卓越”的心理需求 正所謂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一個人一旦童年時代缺失什麼,在他長大以後有了較好的經濟條件以後,就會對自己瘋狂的彌補。這在心理學上叫做過度補償心理,他們會在日後把自己大部分積蓄用在時裝打扮上。 “補償”一詞,首先出現於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相關理論中:“他指出個體因自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達成時,將會改以其他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陷,以減輕內心焦慮、建立起自尊心。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而這些自卑感使個體產生“追求卓越”的需要,而為滿足個人“追求卓越"的需求,個體會不借“補償”的方式來力求克服心理層面的缺失。 這就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小時候總是穿他人剩下衣服的孩子,到了成年後就會瘋狂的購物。童年時期的長缺失感,讓他們感覺到內心的壓抑與不平衡。隨著條件變好後,他們就會爆發式的瘋狂購物消費,以填補內心的缺失感。 所以客觀的來講,如果家裡條件還不是太困難的情況下,儘量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風格,不要再輕易讓孩子穿別人剩下的衣物。從而避免孩子心理上的缺失感,以及生活的控制感失控。 同樣的道理,對於那些習慣了勤儉節約,總是愛接受別人舊衣服的人來說,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對生活的態度越來越隨便,缺乏追求與主動感。當然,家庭條件實在不好,我們要換個角度思考問題,穿別人的舊衣服也沒必要自卑,畢竟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期,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