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貸:用科技驅動深度KYC,解決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人人貸:用科技驅動深度KYC,解決小微金融服務痛點

央行10月發佈的《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8年)》指出,作為我國普惠金融的重要構成,小微金融服務狀況得到更多改善,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增長迅速,在2018年末增至8萬億元,同比增長18%。

2005年,聯合國首次提出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概念,希望人人皆有平等機會獲得負責任、可持續的金融服務。

五年後,帶著同樣的期許和願景,人人貸正式成立。

那是移動互聯網剛剛興起的年代,每天都有無數人拿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臺智能手機,而擁有手機的人每天也在產生越來越多的數據。互聯網開始變得像空氣、水和電一樣,隨時隨地觸手可得。

此時,個人金融服務也開始從線下往線上大規模遷移,從PC端向移動端蔓延。

2010年創辦之初,人人貸就注意到了當時還沒有被傳統金融機構充分覆蓋的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群體,他們對專業、可靠的金融服務的需求長期存在,但真正願意且有能力為他們提供服務的機構屈指可數。

從風險和技術兩方面考量,服務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難點很多。首先,對於這類客群的資金需求特徵及風險特徵要有深刻的KYC能力(瞭解你的客戶);第二,要規模化地服務到小微企業客群,貸前至貸後的整體流程需要標準化、快速應答;第三,基於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規模小、存活率低等特點,在對其進行純信用授信時,對於風險狀況的評估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以幫助平臺提供與其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額度、費率、期限。以上這些都依賴於過硬的技術能力以及數據庫的豐富。

經過近十年的技術探索和業務實踐,人人貸已經建立起一套完整、嚴密的智能化風控系統,形成了專業高效的信貸管理機制,持續服務於國內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性資金需求。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的幫助下,人人貸能夠從數據中挖掘出與還款意願、還款能力相關的諸多變量,從而較為準確地計算出借款申請者的真實信用水平。

人人貸全天候運行的智能風控流程分為反欺詐和信用評估兩大步驟。反欺詐主要是判斷借款申請者是否出於騙貸等惡意動機。得益於豐富的機器學習模型的應用,人人貸可以快速、精準地識別出疑似欺詐人群。

在信用評估環節,智能風控平臺對借款申請者進行標籤分類,自動根據其畫像特徵匹配相對應的信審策略路徑。基於傳統的評分卡形式,平臺構建了多維度子模型,從而為每一位借款客戶建立多張評分卡,利用變量衍生、關聯分析、行為建模等技術對評分卡進行交叉彙總,最終為申請者計算出一個包含額度、期限、費率等信息的評估結果。

目前,人人貸智能風控平臺已能實現秒級審核——借款客戶從提交有效資料到獲得信審結果最快可達秒級,高效服務於小微企業主的借款需求。

截至2019年9月,人人貸已經服務了百萬量級的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累計成交金額超過900億元,其中有近80%的資金被投入到生產經營領域,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

人人貸母公司友信金服CTO藍晏翔表示:“技術讓服務更美好是友信金服重要的技術理念。”技術的進步能讓服務更為便捷、優質,不斷推進服務體驗和流程的優化,甚至創造出新的服務模式,讓服務更美好。

藍晏翔還強調,“對於一項新的前沿技術,應該持觀察、歡迎、擁抱的態度。新的技術往往能夠帶來生產力的進步或者商業模式的變革,將新技術與公司業務相結合,挖掘更好的商業機會。”

在友信金服技術工程體系負責人、集團副總裁柳鍇看來,把握行業關鍵技術發展趨勢,繪製好技術路線藍圖,是通往產業領先地位的“金鑰匙”。在可見的未來,智能科技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核心驅動力,技術和產業結合會進一步深化。在金融科技行業這一點尤為重要,如何在海量數據中提取出關鍵的、有價值的信息,才能對自身所處的形勢做出準確的判斷,並做出合理的決策,實現發展。

今年7月,友信金服成立了技術委員會(TC),彙集全集團核心技術力量,聚焦技術方向規劃、創新成果激勵、促進協作和交流、技術人才選拔培養等,致力於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協作、創新的技術文化,以技術助力業務、驅動業務、引領業務。

展望未來,金融科技透過海量數據能在更好地認知用戶、發掘用戶、管理用戶上發揮更大作用。隨著國內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的能力邊界會越來越清晰,具有核心風控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金融科技企業將有機會服務到更廣闊的客戶群體,助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促進實體經濟中的“基礎細胞”更加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金評媒JP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