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猶記得小時候,電視還沒有普及,我們全村人聚在一起看電視,《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水滸傳》,那些經典的電視劇成為我們美好的回憶。如今,我們家家有了大彩電、電腦,裝了有線電視,扯了網線,卻悲哀地發現,再也找不到優秀的影視劇了。我們更悲哀的總結了這些年的電視劇,總結出一句話:“《亮劍》之後再無抗戰劇,《士兵突擊》之後再無軍旅劇,《人民的名義》之後再無反腐劇。”

“ 什麼他孃的精銳,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什麼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孃的你個敗家子,咋不省著點用?你小子還敢發牢騷,小心老子揍你!”

“我們團要象野狼團,我們每個人都要是傲傲叫的野狼!吃鬼子的肉,還嚼碎鬼子的骨頭.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咱獨立團啥時候吃肉,啥時候改善伙食啊?那就是碰到小鬼子的時候!”

“都說鬼子拼刺刀有兩下子,老子就不信這個邪,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鬼子他是人養的,肉張的,大刀進入也要穿過窟窿.就算是見了閻王爺,老子也能魯它幾跟鬍子下來.。”

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聽著解氣不?我聽了是熱血沸騰,這才叫真正的軍人,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戰爭沒有現成的守則,只要打敗了敵人,消滅了敵人才是勝利。李幼斌老師把李雲龍將軍演活了,他性格豪爽,戰術靈活,不按規則出牌,讓敵人摸不著頭腦;他會用人,身邊聚集各種人才,都得到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他作戰勇敢,但有時也犯個人英雄主義錯誤,聽不進勸告。他可以深入敵後去消滅一卡車的日本軍官,他也可以為了給和尚報仇去進攻將要接受改編的土匪。這就是李雲龍,一個在立功和犯錯之間遊走的八路軍團長,一個為了國家和民族不惜犧牲一切的共和國將領。

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為什麼說《亮劍》之後再無抗戰劇呢?你打開電視機再看看現在所謂的抗戰劇。這裡只是說,《亮劍》已經達到抗戰劇的頂峰,其他劇只能望其項背。這幾年興起了抗戰神劇,你手撕鬼子,我手榴彈炸飛機;你可以用先進的弓箭,我有祖傳的繡花針;你說八年抗戰已經開始了,我說我有子彈會拐彎的理論。總之現在的抗戰劇五花八門,亂拍一氣,成為消遣的工具,再也不會有《亮劍》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

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 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當兵的 窮,真窮,現在想想,除了團隊,戰友, 堅持,可能最後啥也剩不了,但是如果,如果,如果一個人這一輩子當一次兵,能明白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

“你知道七連多少次從屍山血海中爬起來抱著戰友那個殘缺的軀體,看著那支離破碎的連旗.那些個千軍萬馬在喊勝利,在喊萬歲。七連呢?七連沒有勝利,他們只是埋好戰友包上傷口,然後跟自己說我又活下來了.還得打下去。”

他來自農村,他生性層懦,他經常讓人失望,他直接影響連隊的榮譽,但他有著一種本能的直撲,和潛藏著一種超人的智慧與耐力,一經發揮,即可戰勝自己,同時戰勝他人。他有過無比的驕傲,也有過無比的孤獨。因為殺死了一個人,他曾想離開部隊,可他發現自己又只能是一名軍人,就連父親的入獄也動搖不了。在一場世界軍人的生死角逐中,他幾經危難,卻從不放棄……他是當代中國軍人最真實的士兵形象,他叫許三多。一個士兵有幼稚天真轉變為成熟堅強,成為共和國做優秀的軍人,他經歷了太多艱苦的磨難,可是他堅持了下來,“不拋棄不放棄”成為一個軍人的口號,只有這樣的軍人才能鑄成我們國家和人民安定團結,平安幸福的銅牆鐵壁。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這以後也有很多軍旅劇橫空出世,特別是《我是特種兵》系列,《我是特種兵之國之利刃》、《我是特種兵之霹靂火》、《我是特種兵之火鳳凰》,感覺劇情單一,拖沓冗長,表現不出軍人的氣質,那些演員表演浮誇,演技拙劣,沒有一點軍人氣概。裡面為了顯示特種兵足智多謀、能征善戰,拉低了其他人的智商和武力值,感覺不真實。所以說《士兵突擊》後再無軍旅劇。

中國電視好劇都去哪兒了

“沒權的時候要權,有權了又嫌小,要更大的,而且不想受監督,到了家破人亡的時候才知道,不受監督的權利,不是什麼好東西,所以說啊,權力一定要關在制度的籠子裡。”

“愛拼才會贏的時代,你不讓別人流血淚,別人就讓你流血淚。”

“敢冒天下之大不諱,才是做大事的品格,我們要是不成為別人的玩物,怎麼有機會讓別人成為我們的玩物呢?”

“腐敗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傷害,最後還是要以國家和人民的傷痛去消解。”

這是這幾年來題材最大膽的最敏感的電視劇,它突破了中國電視劇反腐的底線,把反腐的層面提高到副部級,真是大膽至極。以前反腐電視劇最多到廳級,且案件審理過程百轉千回,阻力重重。而《人民的名義》思路清晰,案件真相大白卻始終難立案,讓人著急。這樣懸念迭起,扣人心懸得電視劇確實是近幾年來難得的優秀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