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擊敗特朗普,在所不惜"?布隆伯格親自下場,美政壇大戲上演了

"擊敗美國總統,重建美國",隨著這聲高調的口號,美國政壇又熱鬧起來。

日前,在外界種種猜測之下,身兼美國前紐約市長、媒體大亨、億萬富翁等光環的布隆伯格,對外宣佈將正式參加2020年的總統爭奪戰。

據瞭解,現年77歲的布隆伯格是美國著名新聞機構——彭博社的創始人兼CEO,淨資產超過500億美元,在《福布斯》美國富豪中位列第8。

熟悉國際社會的人應該都知道,美國大選一度被稱作"燒錢的遊戲",參選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筆龐大的競選資金,否則連報名參選的機會都沒有。

而手握龐大財力的布隆伯格,早在2016年就想過要參加大選,但由於當時選情激烈,政治履歷與人脈相對薄弱的他不得已選擇退出,轉而支持當時最被外界看好的希拉里。沒想到的是,希拉里最後落選了,布隆伯格的"押注"也就泡湯了。

至於這次的2020年大選,布隆伯格先是表態不參加大選,而後又改變主意。隨著這位億萬富翁的入場,美國大選選情也變得更加激烈了。大致三個看點吧。

一、競選目的非常"博眼球"。按照布隆伯格的競選聲明來看,其目的就是為了擊敗現任美國總統,重建美國社會,並將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二、競選手段非常"大氣"。由於布隆伯格宣佈競選的時間較晚,在起跑線上落後於其他候選人了。故此,在距離民主黨內部初選僅剩10周的時間裡,布隆伯格打算直接"跳過"4個提前選票州,將精力放在明年3月及以後的投票州中。

在參選期間,布隆伯格聲稱將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政治捐款,所有的競選費用將由他個人出資,預計至少投入1.5億美元。若能成功當選總統,還承諾不拿一分一毫的工資。

此外,擁有一家知名新聞機構的布隆伯格,表示彭博社將不會在民主黨初選期間,對其他黨內候選人進行"報道",但在初選過後可就不好說了。

不得不說,在這位億萬富翁身上,完美得體現了何為"財大氣粗",非常有自信,也絲毫不擔心資金問題。

三、關於布隆伯格"重出江湖"的理由,也非常值得咀嚼。

按照他的高級顧問所言,布隆伯格"出山"完全是形勢所需——選民們越發擔憂,民主黨現有的參選者中,幾乎沒有能與現總統一較高下的人。為此,布隆伯格非常願意做這個"力挽狂瀾之人"。

事實上,此言論並不是沒有依據的,由於希拉里一早就表露出不參選的意願,之前被寄予"厚望"的拜老爺子,又因為烏克蘭"電話門"事件深陷輿論漩渦,如今的民主黨還真就沒有能扛大旗的人選。

所以,如果從民主黨內部的這個大環境來看,布隆伯格無疑是被最看好的那個人,也在大概率上會從初選中脫穎而出。

不過,雖然從以上幾點來看,布隆伯格的"贏面"確實不小,但要想真正登頂,還是存在不小的阻力。

首先,布隆伯格雄厚的財力,雖然讓其不用為競選資金而發愁,但也讓他招來了不少的"抨擊"。

至少在布隆伯格宣佈參選後,民主黨內部就已經有人站出來表示,"億萬富翁完全可以用錢買到選舉權","這樣的億萬富翁走不了多久"等等不利於布隆伯格的言論。

事實上,若等到總統大選進入到一個"白熱化"時期,布隆伯格的財富必然會被其他競爭者侃侃而談,甚至藉此對他發起抨擊。

其次,布隆伯格這次有些"樹大招風"了,先是不接受捐款,又不拿工資,還一出場就揚言"擊敗現美國總統",成功吸引眼球的同時,也招來了不少眼紅與敵視。

最後,布隆伯格在黨內的還是缺乏人脈與政治資源,這是其切實存在的短板,即便用錢也很難彌補。而且,這樣的短板,越是到後期,就越會被放大,布隆伯格要面臨的考驗依舊很艱鉅啊。

總而言之,此次布隆伯格參選,實際上代表的是美國精英階層的利益,而現總統卻代表著民粹,兩大意識形態的碰撞,才是美國政壇最盛大的一出好戲。

美國內部的混亂、爭鬥不會太遠了,我們大可拭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