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價格高位“隕落”抄底時機到了嗎?

11月初雞蛋價格在市場一致看好的情況下,突然掉頭向下,之後持續下行,不到1個月時間,跌幅達到26%。目前,雞蛋價格已經運行至市場的心理低位,人心再次思漲,但筆者認為,這可能很難實現。

人心思漲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雞蛋價格跌得足夠多了,從11月初5.4元/斤的高價一路跌穿4元/斤,超出了市場的預期底線,投資者認為是時候抄底了;二是豬肉和雞蛋的聯動性較強,豬肉價格短期止跌企穩,部分地區甚至小幅走高,雞蛋也該上漲了。

在思漲情緒下,短期囤貨需求增加,可能會拉動雞蛋價格反彈。但是,囤貨是短期行為,對雞蛋價格的影響只是階段性的。豬肉在調控下,價格平穩運行,豬肉對雞蛋的邊際影響在降低。此外,自從雞蛋價格下跌以來,無論是產區還是銷區,蛋商庫存都有一定程度的累積,繼續囤貨的需求有限。可以說,當前雞蛋價格的反彈是下跌中繼,而非上漲起點。

鸡蛋价格高位“陨落”抄底时机到了吗?

養殖戶積極補欄

2017年下半年至今,是蛋雞養殖的高利潤期。2018年一隻雞淨利潤在35元,2019年達到70元。長時間高利潤,推動產業最大幅度地增加存欄規模,蛋雞存欄呈增加趨勢。同時,養殖戶上雞積極,雞苗價格自年初一路上漲,並長期處於歷史高價,目前在5.2元/羽,累計漲幅有60%。

雞齡年輕化

9月底在東北地區調研時發現,未開產蛋雞佔比16.2%,450天以上蛋雞佔比只有7.2%。即使按照養殖500天就淘汰計算,當前開產蛋雞的比例也遠多於適淘老雞。

淘汰雞高價推動的提前淘汰量並不多。9—11月,淘汰雞價格大幅上漲,最高均價至11.4元/斤,但市場認為的淘汰雞高價吸引養殖戶提前淘汰的預期並未實現,一是因為雞蛋價格仍處於高位,養殖利潤良好;二是可淘老雞不多,淘汰低於500天的蛋雞不符合養殖戶習慣;三是雞苗排期需要等待較長時間,臨時淘汰與上雛的間隔要超過3個月,上雞的資金和時間成本較高。目前,蛋雞開產量高於淘汰量,也就是說雞蛋供應增量高於減少的量。

部分種蛋轉做商品蛋

受肉雞前期過度補欄和豬肉價格下滑的影響,肉雞價格自11月初大幅下滑,肉種蛋也隨之遭“腰斬”,從最高的8元/枚降至目前的不足3元/枚。很多留作種蛋的雞蛋再次轉回商品蛋市場。

總結

雞蛋價格連續下跌後,引發市場的思漲情緒,這種情緒會刺激產業鏈的囤貨需求,進而帶動雞蛋價格反彈。然而,實際情況是:供應壓力持續增強,蛋商庫存偏高,下游實際消費並未起色,蛋商的囤貨行為對雞蛋價格的影響是短暫且有限的。

目前,雞蛋期貨2001作為近月合約,也是主力合約,價格與現貨平水,現貨市場思漲,期貨也存在上漲可能。而一旦現貨上漲預期破滅,2001合約就將繼續下行。另外,1月交割處於春節假期,多頭接貨意願也不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