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1.

金茂府的深圳滑鐵盧(665套,推200套,賣了50套),放在3年前,不可思議。因為那時的樓市風口正旺,在全國品質豪宅領域有一席之地的金茂府,在深圳的項目也必然會順風順水。站在當下,金茂府不受深圳人民喜歡,除了地段撐不起豪宅這個名頭外,配套也嚴重不給力。更重要的是,看不到這個項目的升值點在哪,這是深圳人民果斷用腳投票的主要原因。


這就是當下樓市的尷尬。深圳這樣的城市,貌似購買力很任性,"錢不是問題,關鍵看有沒有好產品"。但現實絕非如此,當下,即便是好產品,如果定價略超出預期,甚至與預期一致,可能也賣不出量、叫不上座。只有價格出現倒掛(新房價格低於二手房價格),有想象空間和"創富效應"的項目,才會獲得熱賣,比如像不久前的深業中城,以及之前的招商雙璽和華潤城。


千里之外的杭州,上週某樓盤蓄客2000組以上,開盤成交只有20套,發生了什麼?營銷為了蓄客,故意隱瞞開盤價,惹得心癢癢的2000人預約登記。但開盤價高於預期,沒有了想象空間,於是99%的人作鳥獸散。但是,這不妨礙,過去兩個月杭州連續迎來4個"萬人搖"的樓盤。凡是"萬人搖"的樓盤,前期業主必維權,因為你得到的想象空間,就是我失去的。


2.

說明什麼?

房價不再大漲了,買一套房子,若未來沒有明顯的收益預期,考慮到時間成本、按揭成本、機會成本(買房的錢可以拿去理財)等,太不划算了。總之,現在人買房,都在考慮升值潛力有多大。但同時,有沒有想過,相比前幾年,現在購房者有什麼變化沒有?變化可大了。一方面,該買的人都買了,不該買的,在周圍城市買了,或回老家買了,剩下的,大多是買不起的。


另一方面,現在對豪宅的支付能力,確實大不如從前。2015-2017年,金融業繁榮、互聯網興盛,資本市場隨便就能融到錢。現在,經歷了去槓桿、互聯網高潮過去,資本市場迴歸理性,小老闆們苦於環保高壓、出口差、高成本這"三座大山",還能從容地去買豪宅的人,真不多了。


3.

大城市的寫字樓,既是生產"GDP"的車間,更是生產"購房者"的車間。經濟活力強不強,樓市購買力好不好,要看寫字樓租金高不高。根據中指院統計,今年三季度,全國半數以上城市寫字樓租金下跌。一線城市36個主要商圈,20個商圈寫字樓租金上漲,16個商圈租金下跌;二線城市44個主要商圈,54%商圈寫字樓租金下跌,約5%的商圈寫字樓租金持平,只有4成上漲。


意想不到的是,租金下跌的,大多是"兩好一貴"(位置好、品質好、租金貴)的成熟商務區;租金上漲的,大多是"兩差一低"(位置差、品質差、租金低)的新興商務區。生意不好做,大家都務實了,開始搬到差一點的寫字樓,過"苦日子"。企業都這樣了,還能給高管和員工加工資嗎?

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4.

再看看,誰在租寫字樓?以深圳為例,金融業、TMT(科技、媒體和通信)、房地產和專業服務(諮詢、法律等)等四大行業是寫字樓的消費主力,它們佔了5大中心區60%-80%的寫字樓消費量。現在,經歷了去槓桿、控房價、去泡沫以後,這幾大傳統的"創富"行業高光不再。


所以,當近期各地開始"一城一策"(變相鬆綁政策)時,比如廣州、青島、程度適當鬆綁了限購,比如之前南京、天津部分區域退出限購,有人問我,這房價是不是又要大漲了呀?我不加猶豫,絕不可能!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樓市還是那個樓市,人卻不同了。

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前幾年,受益於地產繁榮、金融市場繁榮,互聯網大發展,去產能後"補庫存",各行各業都迎來了一波上升期,也誕生了一大批富豪,樓市自然最受益。但今非昔比,這幾大行業不僅不再創富了,反而開始去泡沫了,而新的創富行業還未誕生,前一波富豪都已變成有產者了,誰來為豪宅接盤?


5.

這就是為什麼?深圳把豪宅稅給廢了。估計,樓市要降成本了,只有降低交易成本,存量房才有流轉起來的希望,才能為新房"自我加槓桿"。因為,穩字當頭,未來房價繼續高高在上,但指望銀行會給你加槓桿,不太現實了。剛剛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住戶部門槓桿率為60.4%,相比2017年末上升3.4%,相比2008年翻了3倍多。


中國居民槓桿率雖然仍低於發達國家,但已經高出國際平均水平(59.7%),且遠遠高過其他新興經濟體。所以,國家死守資金閘口,銀行新增貸款中,房貸不得超過40%,存量貸款中,房貸佔比不得超過30%。樓市最火的2016年,流向地產的資金佔到新增資金的60%以上。


深圳的投資性購房者,都是靠多渠道加槓桿買房的,都在算能撬動多大槓桿。因此,只要資金卡住了,再加上購買力沒那麼任性了,即便調控政策有所鬆綁,房價也不會漲到哪裡去。目前看,深圳退出豪宅稅、廣州微幅鬆綁限購,2個一線城市如此舉動,絕對是標誌性的事件,也就是調控政策基本見頂了,今年年底及明年一季度,各地相繼政策鬆綁將是大概率事件。

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6.

大家可能要問了,上有"房住不炒"壓頂,730會議"不以地產刺激經濟"的最高指示懸在頭頂,怎麼調控政策就鬆綁了呢?要注意,調控講究智慧,調過頭了,就違背了穩字當頭(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房住不炒"、"不以地產刺激經濟",與穩字當頭是一個硬幣的兩面。


說白了,經濟轉型與經濟穩定,哪個重要?都重要,在操作層面,要看這個時期哪個更佔主導了。現在,毫無疑問,穩字當頭更佔主導,於是偏緊的樓市政策就要鬆一鬆了。哪些城市可以松?關鍵看市場下行趨勢是不是已形成。如果是,那就要提前採取措施託一下,這就是樓市的策略。


貝殼數據顯示,近一年來25個重點城市有20個城市二手房掛牌均價下跌。青島二手房掛牌均價跌幅最大,從26713元跌至22203元,跌幅接近17%;廣州位從37397元跌至31910元,跌幅接近15%居次席。所以,就不奇怪,為何廣州和青島都鬆綁了政策,緩解一下下跌的預期。

調控政策見頂了,有多大利好呢?

至於深圳取消豪宅稅,那是因為深圳要建設先行示範區,花錢的地方很多,需要加大供地。為了讓換房需求活躍起來,給開發商一個好的前景預期,就把這個稅取消了。深圳是個例外,她承擔的責任巨大,要把外圍小兄弟們帶動起來。她好了,外圍才會好,她越好,外圍就會越好。所以,既然深圳有這麼大的能力,樓市自然要做一些貢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