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B-21隱形轟炸機

近日,澳大利亞一家智庫提議澳皇家空軍採購B-21隱形轟炸機,以提供更遠、載彈量更大、更具生存能力的空中打擊能力。這個建議引發了媒體的一些轟動。

無獨有偶,前不久澳大利亞空軍曾聲稱“不滿意F-35A的性能”,認為採購這款戰鬥機是一個錯誤。分析認為,其中關鍵在於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一直追求遠程轟炸能力,F-35A的真實性能卻無法滿足這一點。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澳空軍的F-35A戰鬥機

F-35無法滿足澳大利亞需要,只有B-21才行?

澳大利亞羅伊研究所曾披露,澳大利亞空軍在接收首批F-35A後,認為政府在採購軍備問題上發生了“戰略決策錯誤”。很可能在戰鬥力驗證過程中,澳大利亞軍方發現了F-35A存在的不足。

F-35A作為多用途戰鬥機,具有8100千克的最大載彈能力,但是滿掛載時的作戰半徑只有700-800公里左右,只掛空空導彈時作戰半徑才能達到1230公里。700-800公里,只相當於澳大利亞西北的達爾文港到印尼帝汶島的距離。印度尼西亞的多數島嶼,基本都在F-35A的作戰半徑之外。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澳空軍的F-35A戰鬥機

也就是說,如果將F-35A作為攻擊主力,澳大利亞空軍將倒退回“近海作戰”的水平上,“跨海作戰”能力幾乎將降到零。

有鑑於此,澳大利亞智庫才提出了所謂“購買B-21轟炸機”的建議,以彌補F-35A採購案的決策錯誤。但即使是冷戰時期,美國也很少有出口戰略轟炸機的舉動,澳大利亞智庫的建議可謂是“石破天驚”。

表面上看,這個激進建議僅是民間智庫的聲音,但參照近期的一些動向,這很可能是澳大利亞軍方對輿論的一次試探。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B-21隱形轟炸機

B-21的優勢:航程覆蓋整個東南亞

B-21轟炸機是美國計劃替代B-1B和B-2的未來機種,由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該機即保證了關鍵的隱身能力和突防能力,也降低了造價,確保能夠大批量裝備部隊。

按照美國軍方的計劃,B-21將在2021年12月首飛,預計將採購100架以上,每架造價為5.6億美元(2016年計算)。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澳空軍的“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B-21的各項性能並沒有公佈,但參照以往的美國戰略轟炸機,航程基本都在10000公里以上(B-2為11000公里,B-1B為12000公里)。所以,B-21的最大航程必須在10000公里以上,才能做到取代其他轟炸機的作用。

按照這個作戰距離,B-21的作戰半徑至少在4000-5000公里以上,能夠覆蓋整個東南亞地區,甚至是中國南方多個省份。這種遠程打擊能力,是F-35A遠遠達不到的。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澳空軍已退役的F-111C戰術轟炸機

澳大利亞追求遠程轟炸機,目的何在?

事實上,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一直比較追求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裝備的F-35A和F/A-18E/F都具備多用途作戰能力。不僅如此,澳大利亞也曾經是少有的裝備過F-111戰術轟炸機的國家。

澳大利亞在1970年代引進了F-111C“土豚”戰鬥轟炸機,該機當時是亞太國家中速度最快、航程最遠的戰鬥機,被讚譽為澳大利亞提供了“真正獨立的打擊能力”。該機先後被澳大利亞引進了28架,澳空軍最後一架F-111C在2009年才退役。

F-111機身龐大,最大起飛重量高達45.3噸,而且速度和航程非常可觀。該機最大飛行速度高達2.5馬赫,並具備在海平面以1.2馬赫速度突防的能力,最大航程達5950公里,是今天F-35A的兩倍以上。F-111的最大載彈量更是高達14.3噸,是名副其實的“炸彈卡車”。


作戰半徑可抵達中國南部,澳大利亞想要B-21轟炸機?企圖過於明顯

澳空軍已退役的F-111C轟炸機

澳大利亞試圖引進B-21,正是在澳洲試圖重現F-111C的作戰能力,而且打擊範圍和突防能力更上一層樓。澳大利亞這種對轟炸機的追求,目的過於明顯,從轟炸機的覆蓋範圍變化就能猜出大概。

澳大利亞一直試圖提升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並且積極參加美國在亞太搞的各種“軍事協作”,主動充當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前鋒。澳大利亞的軍艦和潛艇,頻繁現身東南亞各個角落,並多次橫穿南海海域,這些行為本身和澳大利亞本土防禦毫無關聯,只能說和美國的亞太戰略相關。

澳大利亞如果具備了可覆蓋東南亞地區的轟炸機,將有效分擔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責任,換句話說就是“填補軍事真空”。不僅可以減少美國的軍事開支,也大大提升了澳大利亞的“國際影響力”。未來事態如何發展,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作者:陶慕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