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來的“雙料”院士挑戰廣馬,施一公享受跑馬的健康愉悅

跑出來的“雙料”院士挑戰廣馬,施一公享受跑馬的健康愉悅

熱愛生活、熱愛健康讓施一公充滿了活力。

12月8日,2019年廣州馬拉松賽將鳴槍起跑。昨天,本報全媒體記者從廣馬組委會獲悉,廣馬宣傳大使名單已出爐,分別是:中美科學院“雙料”院士施一公、國足隊長鄭智、奧運會長跑冠軍王軍霞、著名節目主持人李銳、完成全球馬拉松挑戰賽壯舉的蒲愛民、丹麥哥本哈根童話馬拉松聯合創辦人埃爾林·尼爾森。記者對他們進行了獨家專訪,將在廣馬明槍開跑前推出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他是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學霸,他是中國和美國科學院“雙料”院士,他還是國家二級運動員,他就是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非常榮幸出任廣馬宣傳大使,為了跑廣馬,我準備了好長時間,真的很期待;我已經準備好了,不為PB(個人最好成績),只為在奔跑中享受健康和愉悅。”施一公說。

跑出来的“双料”院士挑战广马,施一公享受跑马的健康愉悦

跑出來的“雙料”院士

翻看施一公的個人簡歷,我們發現,這就是一段中國少年求學成才的勵志典範,從河南省實驗中學到清華大學,再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普林斯頓大學,他一路以出色的成績走向求學和科研的巔峰。

2008年,40歲的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講席教授施一公回到中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後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如今,他出任西湖大學校長,開啟職業生涯新的征程。在揭秘自己的“成才經歷”時,施一公表示,體育在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的家族並沒有運動傳統,我也沒有運動天賦,恰恰因為這樣,體育成為我(成長進步)的優勢。”施一公說。

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插曲。在讀初三那年,施一公參加校運會,意外地報了1500米長跑,結果跑了倒數第一。“我當時挺懊惱的,”施一公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代,從那以後,他開始練習跑步,經過一年多的鍛鍊,成績得到顯著提升,“當時800米可以跑進2分20秒以內,成績一路提高。”

跑出来的“双料”院士挑战广马,施一公享受跑马的健康愉悦

都市快報 圖

“記得在清華大學新生運動會上,我報了3000米競走,一不小心拿了第一名。”施一公說,這大大激發了他對競走和中長跑運動的興趣,後來還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跑步讓人有更充沛的體力,有的人以為,花了很多時間(鍛鍊)學習效率會降低,實際上,如果跑步方法得當,能調整你的能量級別,心臟機能和肺活量增強,供血充足、思維敏捷。”

西湖跑團將亮相廣馬

施一公說,自己受母校清華大學的影響頗深,那裡的人文氣息、體育精神都在他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是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他也會經常掛在嘴邊。

如今來到杭州工作,施一公欣喜地發現,西湖大學聚集了一群體育愛好者。“學校剛成立不久,老師員工加起來幾百人,現在全校有大約1/3的人經常跑步。”施一公說,今年將有12位西湖跑團的跑友參加廣馬。

11月27日,杭州中雨,施一公照常在雨歇之時跑了10公里,這是廣馬賽前的“倒數第四次訓練”,他跑了48分鐘,“我最近一段訓練得不錯,身體機能很好,目的不是為了PB,而是享受跑步的過程,能拿回一塊完賽獎牌也是很自豪的事情。”

跑出来的“双料”院士挑战广马,施一公享受跑马的健康愉悦

期待廣州的美食美景

施一公很期待廣馬之旅,他透露,2018年廣馬宣傳大使王曉東是自己的老友,11月初剛在杭州馬拉松一起跑了半馬,期待在廣馬相遇。

說起廣馬,自然繞不開廣州早茶、粵菜、粵語歌曲等,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施一公不止一次被廣州元素觸動心絃。“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去廣州,很親切的感覺,沒有陌生感。”施一公說,在美國留學、工作18年,他經常在週末去吃廣州早茶,對燒賣、白雲鳳爪、蒸排骨更是如數家珍。採訪中,施一公也會懷念“河南5角錢一碗的羊肉燴麵”,味道“簡直美極了”。哪裡的美食都可以接受,而這又和跑馬是天然的絕配。

“讀博士時經常做菜,我喜歡按照菜譜發揮一下,就像做實驗一樣。”施一公饒有興趣地分享了自己的“煮夫”心得。

從求學聊到跑馬再談到生活,施一公說自己本質上還是一位科學家,因為熱愛生活、熱愛健康讓他充滿了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