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納斯·維茲倫:變革+合作 德國“工業4.0”經驗的中國實踐

工業4俱樂部


約翰納斯·維茲倫:變革+合作 德國“工業4.0”經驗的中國實踐



導讀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老牌工業強國德國在推進“工業4.0”戰略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值得我國借鑑?德國工業4.0研究院執行院長約翰納斯·維茲倫近日在“2019世界數字經濟大會暨第九屆智博會”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那種單純把德國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做法已經過時了,現在我們要致力於如何更好、最充分地將雙邊的優勢和技能進行結合,為龐大的中國市場設計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成績+困難“工業4.0”戰略在德國的實施情況


問:德國作為製造業強國,“工業4.0”戰略提出後對德國有怎樣實質性的改變和影響?

約翰納斯·維茲倫:“工業4.0”其實是德國數字化進程當中的一個步驟,是整個漸進過程的一個階段。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數字技術,使產品設計、工程設計以及製造過程變得更加完善和優化。在提高製造設計效率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整個過程的靈活性。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注重把人的因素放在核心位置。隨著新科技的湧現,人們在社會中的傳統角色隨之發生改變。在進行數字化進程中,我們也要使民眾融入進去。

問:在推進過程中存在哪些主要的困難和障礙?

約翰納斯·維茲倫:在實施“工業4.0”戰略的過程中,要確保民眾也能夠參與其中,不能因為“工業4.0”的存在而影響到人們的就業。目前最大的挑戰源於如何創造出新的勞動和工作模式,把人們的技能調動和利用起來。以及如何開展新型教育,使得人們的才智可以更靈活地被應用。未來,我們仍需要人工的參與和人們各方面技能的支持。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把製造業工廠裡有傳統技能的工程師的經驗和富有創造力的人們的創意,以及計算機人才的電腦技能結合起來,使充他們分協作,發揮個體專長。


場景+科技 新技術對“工業4.0”的影響


問:德國政府2018年11月發佈了國家戰略以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目前,人工智能在德國的主要有哪些應用場景?

約翰納斯·維茲倫:目前,“工業4.0”和人工智能、物聯網以及大數據都有密切的聯繫。這一系列科學技術的綜合運用,在未來將扮演重要角色。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預測型技術,未來預測型技術以及規律識別算法和技術將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比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來預測設備出現故障的時間,從而進行提前干預,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

人工智能還能被應用在能源的有效使用中。過去的能源管理多是自上而下,基於ERP(企業資源計劃)、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傳感器而進行的。有了大數據以及5G技術之後,就可以創造一種新的管理架構,讓能源的管理更加高效。

問: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和歐洲未來必須要在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的區位優勢”。在您看來,這種領先的優勢如何保持?

約翰納斯·維茲倫:首先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德國的傳統制造業為何可以取得如此的成功?我們在進行製造的過程中會非常認真地去研究當中的每一個步驟,清晰地瞭解是哪一些步驟創造了價值。再加上德國一直以來在機械工程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多方面優勢彙集起來才促成了後來的成功。

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其他新技術的出現,提升了傳統制造業的效率,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可以更加快速地響應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另外,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標準化,不光是製造標準,還涉及到供應鏈的標準。德國正在積極地跟諸多行業協會以及相關組織進行溝通合作。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統一的標準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問:從概念到商業化運用場景的實現,5G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落地,這對工業4.0的發展而言意味著什麼?會有怎樣的助力?

約翰納斯·維茲倫:我認為5G技術在“工業4.0”當中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戰略性的因素。5G作為一種基礎設施,能夠讓數據的傳輸更快速、更高效,能夠讓海量的數據瞬間傳輸到“工業4.0”的應用或者APP當中。如果5G跟IoT、大數據結合的話,就能夠相當大程度地增加這些運算以及應用的速度和性能。而且,藉助5G可以把傳感器收集的大數據上傳到雲端,助力IoT相關的應用。


經驗+建議 德國“工業4.0”路徑的中國實踐


問:德國在實施“工業4.0”戰略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供中國借鑑?

約翰納斯·維茲倫: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公正、平衡的合作機制,讓對“工業4.0”有興趣的中國企業及相關的德國機構共同參與其中為中國的一些應用提出解決方案,這將是未來新的商業模式。過去那種單純把德國的技術轉移到中國的做法已經過時了,現在我們要更多地致力於如何更好、最充分地將雙邊的優勢和技能進行結合,為龐大的中國市場設計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也建議中國更多地學習德國的管理方法以及系統理念,思考怎樣將智能工廠以及其他優秀的科研成果放到中國特色的應用場景當中。

另外,中國也有必要思考怎樣更充分使用數量龐大的勞動力人口,不能因為自動化而造成大量勞動力下崗。我一直強調,一定要對國民進行更多的教育,讓他們學會怎樣更好地使用數字技術,把“人”這一重要元素融入到技術進步的過程中。我們學院是歐洲人工智能領域最先進的研究機構,我們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讓人類的才能和智慧在“工業4.0”以及技術自動化過程中得到最大的發揮。

問:製造業在寧波經濟中佔據半壁江山,您對寧波製造業的發展有何建議?“工業4.0”時代,寧波有哪些新的發展機會和趕超點?

約翰納斯·維茲倫:希望當地企業從簡單的、小的方面做起,慢慢地把規模做大,並且思考怎樣提升質量。

一些VR產品可以幫企業探測製造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製造業企業可以利用其提早發現製造流程中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優化流程,生產出質量更好的產品。企業也可以考慮做一個數據儀表盤,將生產過程中的數據和最終的生產性能、績效聯繫在一起。從而瞭解整個生產過程當中哪些部分是跟KPI最緊密相關的,對其進行升級改造。

現階段需要利用工程師的知識和技術對流程進行升級,慢慢走向數字化,然後再考慮如何對AI、大數據等技術的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