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引力”

啟迪遊學

青州“引力”

啟迪遊學是一個由小麥媽媽發起的,專門面向家長和中小學生遊學的小團體。我們歡迎更多的家長和同學們加入進來,一起走出家門,在大自然中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行走的過程中用思辨的方式學歷史,並從中一步步發現美。



青州“引力”



9月末,陪朋友去青州,算起來,這是第六次去青州了。

六次?!我居然去了六次?這數字自己看著都吃驚,不知不覺間,去過六次了。青州的“引力”在哪裡呢?在此好好地梳理一下吧。

一、青州有古代真跡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秦置齊郡,西漢設刺史部,始稱青州城。沿襲至宋,為京東東路路治,明清為青州府治。1952年改為益都縣,1986年改青州市。

青州的古城歷經千年風霜,城牆雖已拆除,但是護城河得以保留。明代萬曆年間修建的七孔石橋--萬年橋留存至今,橋墩的鎮水獸依舊堅守崗位,兢兢業業。遺憾的是橋面的石板為水泥所換,據說此舉被國家文物局痛批,奈何已然無用,唯有惋惜。

青州“引力”

萬年橋鎮水獸 (攝影:魏振剛)

青州“引力”

漫步橋下的木棧道,岸邊景色宜人 (攝影:魏振剛)

青州“引力”

光影輝映下的萬年橋分外妖嬈

明代衡王府曾是青州的象徵,可惜如今早已灰飛煙滅,僅僅留存了兩座石坊,遺世獨立,斜陽下訴說著往日的繁華。

青州“引力”

從阜財門進到古城,兩側的建築雖是仿古而做,但是很多木製的門楣及廊柱都是老物件,俊秀的雕花工藝非現代人所能為之。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巍然坐落於古城大街兩側,昭示著這座古城的歷史。徘徊街頭,或許在拐彎處,即可看到李提摩太匆匆前行的身影吧。

青州“引力”

得益於回民聚居區的保護,初建於元大德六年的真教寺尚且安在。寺內有株古柏已有千年樹齡,孤絕傲世,直插雲天。真教寺雖是穆斯林教庭院,但是整體建築卻是佛教寺院規制,兩進的寺院,錯落有致,整體予人安寧祥和之感。

青州“引力”

青州的古城殘存的,還有遷延至今的各種石板、條石、石塊路,如阜財門內長約十餘米的厚石板路,昭德古街中心的條石路,這兩段路的石面光可鑑人,是為時間長河撫過的痕跡。此外尚有範公亭路的石塊街,還在用凹凸感映射著歷史的餘輝。



二、青州有最美的佛像

青州有最能代表南北魏風格的窖藏佛像--龍興寺佛像。雕塑面容嬌美、笑意盈盈,著華麗的釵環裙裾。這哪裡是佛,簡直就是年方二八的鄰家少女,各個顧盼生輝,惹人憐愛。

到青州博物館看佛像,可以完全不關注雕塑的工藝,也不必考慮雕塑所在的時代,只要靜靜地心無旁騖地欣賞即足矣。美,在這裡只需傾心感受~

青州“引力”

青州“引力”

擁有何等至善至美的心靈才能造就如此精美的佛像藝術呢?

三、青州有兩座名山

青州近郊的駝山、雲門山,皆乃名山。駝山有佛教自西向東流傳線路最東端的石窟造像,其中的力士造型甚為生動。雲門山有云門洞,是古青州勝景之一。雲門山的佛教群像,因暗黑時代的砍削僅餘殘跡,令人唏噓啊。

青州“引力”

雲門山佛教造像遺蹟 (攝影:魏振剛)



四、青州有回民美食

青州東關附近是回族聚居區,有非常地道的回民美食。隆盛糕點就是美名遠揚的網紅點心,要一早排隊才能買到其出品的特色點心:蜜三刀(當地人稱之為“蜜食”)。

青州的黃米糗糕黏甜清香,備受女生及兒童喜愛。

去青州還要隆重推薦回民菜館“清真樓”,很小的夫妻店,只有兩張桌子,卻奉獻了地道的清真菜,清蒸牛舌、涼拌牛肚、炸麵筋,堪稱上佳美味。

青州“引力”

青州還有很多景區,黃花溪、井塘古村等等,至今未能前往,看來,是要第七次去青州啦。

朋友們,約起來,繼續青州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