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社會的發展,階層固化越來越嚴重,對於很多人來說,尤其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來說,上大學很可能是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途徑,因此,作為家長,幾乎沒有幾個人不關心孩子的學習,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

心儀的大學,從而改變自己甚至是整個家庭的命運。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然而,有的大學生,畢業幾年後,卻始終找不到好的工作,個人的住房、婚姻等問題都得不到妥善的解決,而看看自己的同學,有的早早地輟學步入社會,很多人經過幾年的打拼也算是小有成就,車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樣樣不缺,小日子過得安逸而幸福,讓人羨慕不已。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也因為以上現實,在南方某些發達地區,有的高中生就放棄了高考,認為畢業以後也是打工,還不如早早地步入社會賺錢,不僅能為家庭省下不菲的大學費用,而且還可以為家庭帶來收入,一舉兩得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那麼,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讀大學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前不久,北大教授強世功就講,”畢業前,一個學生是在校園裡生活,畢業後,校園在這個學生身上生活,學生工作成長中的品德、創造力與情懷,讓我們看見大學是什麼樣子。”

強教授的一席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的議論也讓人忍俊不禁。

比如,有的網友就講,差別當然大啦,讀了大學,現在還覺得自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還需要爸媽寵著,看看我那些沒上大學的同學,大都已經有寶寶了,有的都生了二胎了,更有厲害的,已經是二婚了,而我,還一個人單著呢。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也有的網友講,眼看著外婆家幾個原本條件很差的鄰居靠讀書有了好的工作,買了房子,收入穩定,我鄰居初中都沒讀完就上工廠上班,那會兒看著有收入,但十幾年過去了,到現在依然是個普通工人,每天都要工作十二個小時,沒有節假日,工作很辛苦,工資又不高,工作還有很大的風險,經常被燙傷,這樣看來,讀不讀大學,差別就是很大呀!

還有的網友講,越讀書越覺得自己認識的淺薄,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越發努力,但是一些不讀書的反而比較自負,喜歡誇誇其談,其實言之無物,說話完全沒有邏輯,對一些道聽途說的事情分外感興趣但不辨是非,沒有自己的思想,淺薄的可笑。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筆者認為,這些網友的話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讀書和不讀書的差別,而回顧自己的過往經歷,筆者也不由地大為感慨,讀不讀大學差別真是太大了。

想想自己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每一步走得都非常艱難,但如果沒有考入大學,自己也只能和同齡人一樣,成為一名在工廠做工的“苦力”,沒有休息的時間,只要漫長的煎熬,要忍受那種惡劣的工作環境,要時刻提防突如其來的傷害,而現在,自己有著穩定的工作,有著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工資雖然不高但也可接受,關鍵是,自己的孩子可以站在我的肩膀上可以更進一步,他們的起點已經比很多同齡人高了很多,有希望才有未來,這才是最讓人欣慰的。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我認為,讀大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通過學習知識可以提升我們自身的素質,更為重要的是,在大學裡,我們可以接觸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可以接觸到不同信息的碰撞,可以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三觀,我們也可以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筆者一位兒時的玩伴,同年同歲,小學都沒有畢業,十八九就結婚了,而他的兒子,也重複了他的經歷,小學沒畢業就早早地輟學在家,也是不到二十歲結的婚,目前,我這位兒時玩伴已經是當爺爺的人了,家庭條件雖然也不錯,但我相信,他的後代將長期生活在農村裡,很難有大的發展了。

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北大教授的話讓人振奮,我的經歷讓人深思

每個人都是坐井觀天,區別只在於“井口”的大小,而讀大學,就是為了讓我們發展的井口大一些,再大一些!

讀者朋友們,大家認為“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歡迎留言探討。


我是“劉老師話教育”,每天與您分享教育心得,歡迎留言、轉發及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