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什麼是生物大滅絕?

“生物大滅絕”這個詞彙是我們經常聽說的,但是很少人真的瞭解這事咋回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話說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地球上至今為止已經生活過100億種物種。比今天的人類都多,但是絕大多數的物種,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每隔6200萬年左右,地球上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但每次的大滅絕對動物的影響比較大,對植物的影響較小。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生物大滅絕並不是遵循著週期性,而是當生態逐漸達到一個臨界值時,大滅絕就會不可避免的發生。尤其是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時,生物大滅絕的悲劇就會在地球上發生。

迄今為止,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和數不清的小滅絕。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根據大衛.駱普與傑克1982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地球至少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現在也有部分科學家提出,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今天,我就主要和你聊一聊:五次生物大滅絕都是哪五次,以及第6次生物大滅絕究竟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第一次大滅絕:奧陶紀大滅絕

在距今4.4億年前,地球上經歷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當時地球上85%的生物在這次中被滅絕,據研究發現,奧陶紀大滅絕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冷。

這事其實要先從生命起源說起。現在主流假說認為:生命起源於海底熱泉口,這是因為地球早期還沒有氧氣,無法形成臭氧,自然也沒辦法阻攔紫外線。而過強的紫外線對生命有摧殘作用,以至於生命無法在地球表面誕生。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而海水可以隔絕一部分紫外線,保護生命的安全。但是海洋那麼大,究竟哪裡才會產生生命呢?

後來科學家在海底熱泉口附近,發現這裡的生命生機勃勃,要知道這裡本不應該有生命的,因為這裡的溫度高達300多度,並且有強酸強腐蝕性。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但科學家們還是把這裡當成生命的起源地,因為這裡具備生命誕生的條件。

首先是因為,生命的活動一定離不開能量,比如:咱們人類利用的就是太陽能量

但是,遠古時期所有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都伴隨著大量的紫外線,但是海底熱泉口不同,首先,海洋阻隔了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其次,這裡可以把地核中的熱量和能量帶到海底世界,並提供持續不斷的氫離子濃度差,早期生命利用ATP可以將這些粒子濃度差轉化為生命所需的能量。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所以,20億年前,早期的生命都來自於海洋,後來隨著大氧化事件,才有物種演化上岸。

在奧陶紀時期,雖然有少量物種已經上岸,但海洋仍然是生物的樂園。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然而好景不長,還沒有等奧陶紀的生物大規模走上陸地,大冰期就悄然而至了。

我們知道地球氣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地球與太陽的黃赤交角位置,以及太陽系在銀河系的位置,以及地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雖然各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和下降,但科學家發現,地球的溫度會在一定範圍內進行週期變化,大概每隔1.5億年左右會經歷一次大冰期,而兩次大冰期之間就是間冰期。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大冰期時從太空中看向地球,你會發現地球整個都被凍住了一樣。這種情況也有個名稱,叫做雪球地球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奧陶紀時,也發生了一次大冰期,這場大冰期不僅直接凍死了一批海洋生物,還造成當時的海洋生物無法繁衍後代、生物食物鏈斷層,很多生物缺乏食物而導致滅亡,因此大冰期間接造成了這次的生物大滅絕。

第二次大滅絕:泥盆紀生物大滅絕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後,倖存的生物抓緊時間繁衍與演化,雖然有更多的生命走向陸地,但海洋仍然是生命的暖床,當時地球的“霸主”仍是海洋生命,只不過由無脊椎動物演化成了各種各樣的魚類。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後來,第二次生物大滅絕在泥盆紀時上演,地球72%的物種在這一次事件中被滅絕。和上一次不同,這一次大滅絕時間持續了上百萬年,期間有19%的科和50%的屬滅絕了,研究發現,海洋生物滅絕的種類要比陸生生物的種類多。

科學家對這一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推測有很多,其中較為主流說法是

超級地幔柱假說。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據研究發現,在泥盆紀時代,有一個3000億立方米的岩漿從西伯利亞噴發,火山噴發時直接造成了一大批生物滅亡。

火山噴發之後, 大量火山灰湧入大氣,太陽無法穿透到地面上,造成全球氣溫變冷。

再加上岩漿中的有毒物質隨著火山噴發到大氣之中,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形成酸雨落在地面上

,這些也導致了生物的大量滅絕。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可以說,這座超級火山的爆發,不僅在當時形成了巨大的災難,大量經久不散的火山灰以及有毒物質飄散在空中,還造成了持續上百萬年的極端氣候,造成地球大量生物滅絕。

第三次大滅絕: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也就是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

,在這場事件中,造成了96%的物種滅絕,著名的三葉蟲就是在這一時期滅絕。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據考證,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彗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以及板塊運動假說。

  • 彗星撞擊說

2000年《科學》上發表過一篇論文,

指出可能是瞬間災難造成的生物大滅絕,因為這場滅絕的速度超乎人們的想象。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所以,科學家們推斷,在當時可能有一個小行星或者彗星撞擊地球,造成的強烈震波瞬間殺死了上千平方公里的生物,在這之後,撞擊產生的碎片和塵土湧入大氣層中,導致陽光無法到達地面,造成了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 板塊運動說

據研究發現,二疊紀時期的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們知道,地殼之所以會運動,是因為地球內部有一個地質結構層,叫做“軟流層”。

軟流層位於地幔層與岩石層之中,地幔層溫度較高,物質呈熔融狀分佈,岩石層冰冷且堅固,當這兩個地質結構層相遇後,部分岩石會在高溫的作用下融化成流體,部分地幔也會冷卻降溫形成流體,而這些流體就構成了“軟流層”。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由於軟流層是流體,因此當受到壓力不等時,會帶動岩石層移動,而這也構成了板塊運動。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在板塊運動時,會引發各種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或者火山噴發。看地圖時會發現,火山地震帶一般都位於板塊交界處。

當頻繁發生地震或者火山時,很有可能會對當時的生物造成滅頂之災,所以,也有科學家推斷二疊紀時期的生物滅絕原因,是由於地質運動。

不過,目前還沒有一錘定音的結論。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

三疊紀時期的生物大滅絕,造成了76%的生物大滅絕。

和前幾次不同,這一次科學家們至今還未找出滅絕的原因。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這一次生物大滅絕我們比較熟悉,就是造成恐龍滅絕的這一次,造成滅絕的原因據推測是小行星撞地球。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們知道,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個小行星帶,這裡的小行星雖然也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但由於旁邊的木星質量巨大,引力也很大,因此這些小行星都被木星牢牢地束縛在小行星帶,沒有進入太陽內側。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但是,偶爾有一兩顆小行星會脫離自己的軌道,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進入到太陽內側,此時就有可能闖入地球軌道,撞擊地球。

不過還好有木星,絕大多數進入太陽內側的小行星,一般都會被木星清理出太陽系,前段時間進入太陽系的奧陌陌就是這樣。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但也有例外,造成恐龍滅絕的那一次就是木星防守失敗,造成小行星闖入地球軌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撞向了地球,造成恐龍滅絕。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科學家曾經提出過地球每隔6200萬年左右就會經歷一次生物大滅絕,而上一次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因此有人推測,地球目前正經歷第6次生物大滅絕,和前幾次原因不同,這一次是因為人類的活動。

科學家發現,在過去2億年中,平均每100年有90種脊椎動物滅絕,但在人類的干擾下,鳥類和哺乳類的滅絕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不過這個說法目前還沒有得到主流媒體承認,但我們也要開始反思下,人類的繁榮註定要以犧牲別的物種為代價嗎?

關於生物大滅絕,我們就說到這裡。

關於生物大滅絕,你只需要這篇文章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