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動週期論》對投資的啟示

公開資料顯示,周金濤先生是中國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作為國內大師級的策略分析師,從2008年次貸危機到2016年大宗商品年度反彈,其對於大級別週期運行脈絡的把握可謂精準,被人們譽為“週期天王”。

周金濤的康波理論,在我早年做股票市場策略研究時就有所接觸。每當讀到其宏觀策略研究報告,總會被周金濤先生的研究觀點所吸引。

站在歷史的格局下,對過去和當下發生的經濟事件進行數據統計和解讀,並將規律用於預測未來經濟活動的走向,這是康波理論的精髓。

《濤動週期論》的主體是以時間軸為線索,將周金濤的重要報告和研究成果編纂成冊。此書覆蓋了包括股票、商品、美元、黃金以及房地產等在內的大類資產類別。

市場上有很多媒體、研究者和市場參與者套用周金濤的理論闡釋各類觀點,引用者大多片面摘取周金濤研報中的觀點和結論,簡單將康波理論套用在股票走勢中,並結合市場走勢和宏觀數據進行評論,激發讀者的恐懼心理。

為了不受此類觀點的誤導,我們有必要系統地學習周金濤的核心理論研究框架,全面掌握其理論的應用場景和適用範圍,客觀評價周金濤及其理論的作用。

把握住康波帶給投資者財富增長的機遇是每個投資者夢寐以求的,這就需要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上下苦功夫,對市場永遠保持敬畏之心。

什麼是康波?

康波的研究最初就是一種統計現象研究,支持長波假設的最有力的經驗型證據來自價格序列。支持性的證據還可以在長期利率的運動、世界能源生產和創新中發現。有限的證據可以在工業生產、失業和投資中見到。

早在20世紀20年代,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就提出了長波假設,奠定了康波研究的理論基礎。約瑟夫·熊彼特進一步細化了康波模型,提出了“三週期嵌套理論”,認為經濟變化的週期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層層相扣,一個康德拉季耶夫長週期大約包括6個朱格拉中週期和18個基欽短週期;1箇中週期中包含約3個短週期。

長週期是對中週期起制約作用的因素,中週期的繁榮和蕭條的程度,受到長週期的特定階段的影響。中週期與短週期之間也有類似的關係,這就是熊彼特“三週期嵌套”理論的精髓。

康波在現實中的表現就是價格波動,價格波動規律為我們提供了宏觀對沖和人生財富規劃的密碼。康波的長度是一個甲子,即60年。

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講,出生在康波的時點,就註定了人一生的經濟軌跡,某種意義上看,人生的財富由康波註定,因為康波的本質表現是價格的波動,而人生的財富積累根本還是來源於資產價格的投資或投機,人生髮財必然是靠康波,康波就是人生的財富規劃。

《濤動週期論》的核心理論便是運用康波週期的嵌套模型,對歷史上的各主要經濟體的GDP數據、指數數據、商品價格數據、房地產價格數據進行統計研究,作者通過對大量數據進行圖表化處理,向讀者清晰地展示了康波理論的適用性,令人驚訝的是,康波理論可以大致精確地套用在各種經濟數據序列中。

為什麼經濟運行數據會呈現60年的週期波動呢?周金濤認為,主要是人類智慧推動的創新,促使生產力水平有了飛躍式增長,同時初級產品及能源的供給有限,使得部分商品變得稀缺,帶動價格大幅波動。康波的形成,是人的集體行為的結果,而這種集體行為決定於人類社會知識的積累。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階段,新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會帶來社會的極大變革。在經濟活動中,企業家作為創新的主導者,通過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管理、技術等因素實現經營創新,從而增強盈利能力,同時推動經濟的增長。典型的創新模式往往會令經濟呈現“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過程。

18世紀末蒸汽機革命帶來了人類歷史上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第一次康波週期的開端。鋼鐵和鐵路技術的運用在19世紀中期帶來了第二次康波週期。電氣和重化工業的發展在20世紀初引發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巨大矛盾,第三次康波週期伴隨了兩次世界大戰。汽車和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則帶來了西方二戰後的繁榮,形成第四次康波週期。20世紀末的信息技術革命,形成了對當下影響最為深刻的第五次康波週期。儘管世界經歷了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帶來的陣痛,但互聯網對於世界的貢獻依然是巨大的,如今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人們除了對於衣食住行的需求外,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互聯網。

當前處於康波中的什麼位置?

互聯網並不是一個行業,互聯網代表了新的時代,是新時代的基礎元素,並且在各行各業持續滲透。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之相對應,中國產生了一批互聯網行業龍頭,比如阿里巴巴、騰訊等。

我們正處於第五次康波週期的繁榮階段,在過去、當下以及未來,互聯網行業完全可以提供充足的投資標的和足夠大的漲幅。

過去十年,全球股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絕大多數國內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於A股市場,並未注意到海外市場這些年經歷的時代變遷。

全球總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榜單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這種巨大的變化。在2009年,世界總市值最大的前兩家公司分別為中國石油和埃克森美孚,都是工業公司,排名前十的還有三家金融公司、三家消費公司,只有微軟一家互聯網公司。而到了2019年,這個榜單中互聯網科技公司已經佔據了七家,總市值也較十年前大幅提升,成為領跑全球股市的絕對霸主。全球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這是國內許多投資者並未意識到的,對於中國互聯網公司巨大的預期差正在形成。

在移動互聯網催生下,多個行業轉型升級也誕生出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

有觀點認為,互聯網的歷史性機遇已經結束,龍頭格局已定。其實不然,互聯網投資尤其是二級市場的投資正在開啟新的篇章。中國的大部分互聯網公司未被國內投資者充分研究,而互聯網剛剛開始貨幣化商業模式,成長的路徑還很長,未來這個領域會成長出一批世界級巨頭,為投資者創造高額回報。

隨著消費者閒暇和用戶總時長持續增長,對虛擬產品和服務的付費意願持續提升,行業仍有5-10倍的快速增長空間。

怎樣看待康波週期?

“週期終將幻滅,但在此之前,我們仍將經歷一次康波。”周金濤認為,既然經濟規律可以用週期來解釋,那麼週期總會有走向衰退的時候。當下投資者的幸運之處就在於,我們正處於整個人類文明的上升期,像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投資者可以依靠持有優秀公司的股票幾十年不動來獲取鉅額利潤。

康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也帶來了價格的巨大變動,將不同行業公司的利潤結構進行重新分配,給投資者帶來了資產增值的機會。

儘管周金濤表達了對於康波週期進入衰退和蕭條的擔憂,並且這一天終究會到來,宿命與反抗的章節體現了作者對於未來的悲觀。但不可否認的是,人是在意過程的,哪怕在結果一樣的情況下,過程的重要程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就連莫大的世界和浩渺的宇宙也不是永恆不變的,也不過是各種物質和能量的暫時平衡,追求過程的精彩是這種平衡下的最優選擇。

人生髮財靠康波,這正是對於生命歷程精彩過程的追逐。在周金濤看來,一個人的財富可以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首先是看他處在一個什麼歷史節點上,然後看他在整個資產價格波動的週期中對機會的把握能力。

過去十年,中國房價的表現遠遠強於股市,這是特殊歷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經濟現象,還疊加了改善型需求釋放和城鎮化進程的拉動。

過去十年間,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長平均情況大致與中國GDP名義增速同步,投資者預期房價的漲幅更快,資金也就更多地流向房地產。

對於A股市場,投資者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十年來指數表現平平,然而這背後,也應該看到部分優秀公司的股價十年十倍,大量平庸的公司則經歷了估值迴歸的慘烈下跌。

部分優秀公司股價連續上漲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是中國近年來無風險收益率的不斷下降,這裡的無風險收益水平與投資者心理預期所錨定的無風險收益相關。

多年前,年化收益率10%-15%的固定收益產品隨處可見,近年來,隨著剛性兌付被逐漸打破,信託和私募債產品不再具有確定性回報,且收益率大幅下降,房地產投資回報率也在降低,這就促使長期配置類資金尋找新的出路。穩定性強、具有強競爭優勢的公司股票最為受益,聰明的錢會首先配置這些核心資產。

無風險收益率的長期下降促使核心資產的估值中樞上移,這正是美股長期牛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優秀公司的股價連續上漲背後的另一股重要力量是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流入的外資。自滬股通和深股通開通以來,外資逐漸佈局A股核心資產。

面對康波週期所帶來的巨大價格波動,我們每個人都是渺小的,然而我們並不能放棄努力實現財富增值的機會。週期決定了財富,對於未來,隨著流通中的貨幣增速放緩,房地產的增值機會將越來越弱。

在經濟增速下降、無風險收益率長期下降的背景下,股市的整體估值將得到抬升,分化也將非常明顯。今年,我們看到了一些公司在退市的邊緣徘徊或已經退市,指望指數整體上漲賺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的錢,在未來一段時間也將變得比較困難,只有精選行業、優選個股,才能在弱勢震盪的市場中獲取超額收益。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