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昌邑區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模式發展


近日,為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吉林市昌邑區衛健局積極投入,全面部署,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發展。

利用互聯網高效便捷的技術優勢加快衛生信息化建設。為提升全區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整體水平,根據省衛健委《關於推進全省基層醫療衛生信息化管理系統項目實施意見》文件要求,衛健局於2月份對轄區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5家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了管理信息系統培訓,培訓工作分兩期進行,共150餘名醫務人員參加培訓,培訓取得了積極效果,有效保障了昌邑區13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衛系統和醫療(HIS)系統的正式運行。

全面提高短缺藥品信息上報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昌邑區衛健局嚴格執行國家、省、市衛健委的相關文件要求,積極構建完成全國統一規範的短缺藥品信息直報系統。截至目前,包括市骨傷醫院、區醫院、5家鄉鎮衛生院以及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內的醫療機構,均能做到按照文件要求按時完成CA數字證書申請,及時上報短缺藥品信息。

大力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平臺構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科普服務水平。昌邑區衛健局積極優化整合媒介宣教資源,組織轄區內民營醫療機構加入96696服務平臺,鼓勵各民營醫院在96696醫療健康公共服務平臺上投稿宣傳,參加義診及做客直播間等活動,提升科普服務水平。

進一步完善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強化疫情網絡管理。昌邑區衛健局在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上實現了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以及“突發公共衛生報告系統”的聯網報告,不斷強化疫情網絡管理,隨時掌握疫情動態,做好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應用與管理。

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積極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和應用。區衛健局高度重視居民電子健康卡普及和應用工作,將市骨傷醫院設為全區居民電子健康卡應用推廣單位。為保障項目正常使用,市骨傷醫院先後共投入資金35萬元用於項目建設,確保了項目的健康運行。為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昌邑區衛健局構建了醫療衛生系統網絡安全組織體系,並開展了3次系統內網絡安全自查,組織開展了網絡安全周宣傳,進一步加強了行業信息安全工作監管力度。

積極開展政務審批工作信息化建設,全力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按照昌邑區《2018-2019年“放管服”改革及“只跑一次”改革任務臺賬》要求,目前審批工作使用的信息系統有醫療機構註冊聯網管理系統、護士執業註冊聯網管理信息系統、醫師執業註冊聯網管理系統、醫療機構賬戶管理系統、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吉林市政務服務信息平臺,初步實現了網絡化辦公,為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吉林市昌邑區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模式發展

圖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