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回家喝了一口桌上的“礦泉水”,媽媽腸子悔青了!

我們平時吃喝東西

都會

關注外包裝

要麼看看保質期

要麼看看有哪些成分

誤服的概率比較小

但有些東西誤服真是偶然的!

17岁男孩回家喝了一口桌上的“矿泉水”,妈妈肠子悔青了!

連著脫氧劑一起榨豆漿

發現時已喝了大半

週末,難得一家三口都在家,38歲的趙女士起床後便開始忙著做早飯。拿出好久沒用的豆漿機,倒了一把黃豆、再加上紅棗、枸杞等準備榨養生豆漿喝,配上包子、饅頭,一頓豐盛的早餐也就搞定了。

老公、女兒陸續落座,趙女士給每人倒了一杯豆漿,熱乎乎的,很暖胃。

17岁男孩回家喝了一口桌上的“矿泉水”,妈妈肠子悔青了!

趙女士喝了一口豆漿,覺得這次豆漿味道有點怪,但沒到難以下嚥的地步,也沒懷疑什麼,喝了2杯,女兒也喝了1杯。老公覺得有怪味,本不愛喝豆漿的他就沒喝。

一家三口吃完後,趙女士起身去收拾碗筷,在處理豆漿渣時,發現了奇怪的東西,洗乾淨仔細一看,原來是脫氧劑的包裝袋!

17岁男孩回家喝了一口桌上的“矿泉水”,妈妈肠子悔青了!

這下好了,自己和女兒喝了加了脫氧劑榨出來的豆漿。趙女士連忙翻出黃豆,裡面的脫氧劑確實沒有了。她拿出一包未拆封的黃豆,把脫氧劑拿出來看了看,上面寫著“不可食用、不可微波”!

趙女士有點慌了,趕忙問了位學醫的朋友,朋友讓她多喝水、喝牛奶,她連著喝了500ml的牛奶,1000ml的水,也讓女兒喝了500ml的牛奶,500ml的水。之後的幾個小時也沒發現不適,以為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

誰知,下午4點左右,趙女士覺得嘴巴麻麻酥酥的,上顎最明顯,於是到了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

急診科張慧珍醫生接診後,為趙女士進行常規接診處理後,觀察了一段時間,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趙女士的女兒也沒特別的不舒服,於是便回家了。

這個病人是幸運的,她們誤服的這個脫氧劑是以鐵粉為基本原料,常常在食品中使用,能保持食品品質、防止褪色、保持營養素等,萬一誤食,一般對人體不會造成嚴重損傷。

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急診科王賽英主任說,前段時間,有個小夥子喝了一口“礦泉水”,家人腸子都要悔青了!

小夥喝了口桌上放著的“礦泉水”

糊塗媽媽直呼後悔

小孫,17歲,放學後和同學們約著一起打籃球,一場場比賽後,小王越打越興奮,大汗淋漓,直到最後大家都打不動了,才各自散了回家。

小孫回家後,看到桌上放了一瓶“礦泉水”,拿起來旋開瓶蓋喝了一口,然而隨之而來的不是甘爽滋潤,而是口腔到咽部一直到胸骨後火燒火燎的疼痛!劇痛讓小孫劇烈嘔吐、全身大汗、痛苦不已,呻吟聲也引來了正在燒飯的媽媽。

17岁男孩回家喝了一口桌上的“矿泉水”,妈妈肠子悔青了!

媽媽一看傻眼了!自己裝在礦泉水瓶子裡的洗廁劑,兒子竟然喝了!

家人連忙帶著兒子到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急診科就診。

急診科張波主治醫生觀察病情,小孫滿頭大汗,面色蒼白,持續嘔吐,嘔吐物裡帶著血絲,口腔咽部紅腫明顯,結合病史,應該是強酸灼傷,引起化學性口咽、食道、胃粘膜急性損傷,急診緊急處理後,入住消化科繼續觀察病情。

後悔莫及的媽媽一直怪自己,裝在礦泉水瓶子裡的洗廁劑為什麼不放在地上呢?為什麼不標記呢?真是害苦孩子了!

急診科王賽英主任介紹,洗廁劑是強酸,無色透明,有強烈刺激性,會引起組織壞死,只要放一點在地板上,地板都會冒煙。小孫吞嚥了一些液體進去,引起口咽食道胃黏膜灼傷,痛苦不言而喻,當看到他時,王主任也為他捏了一把汗,很心疼。

主任說,急性期的關鍵是減少進一步損傷,並觀察有無併發症,根據不同的灼傷情況,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引起食管破裂、胃穿孔等嚴重後果。

不幸中的萬幸是住院觀察並沒有出現急性胃穿孔、食道穿孔等嚴重併發症,病人穩定已經出院回家;但治療沒有完全結束,病情還得觀察半年左右,因為後期可能出現食道疤痕收縮、食道狹窄等,還需要進一步處理。

最後,王主任提醒,誤服不是個例,還有誤服肥皂、洗滌液、錯服藥物等各種情況發現,所以,家裡的物品安全放置很有必要,尤其是家有小孩或認知功能異常的老人。另外如果出現誤服,到醫院就診時,務必帶上誤服的殘留物、外包裝等,利於醫生更快開展針對性診治。

另強酸、強鹼類的強烈腐蝕性化學試劑,如果誤服,不要強制催吐、洗胃,這可能引起食道的進一步損傷。建議根據家裡情況,可第一時間選擇喝些牛奶、豆漿、雞蛋清,這些有利於發生蛋白反應,從而消耗掉部分強酸強鹼,並儘快趕到醫院就診。

提醒更多人

不能入口的東西

一定要做好標識

放置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