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今年最佳韓國電影,無疑是《寄生蟲》。

第72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第40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女配角獎等等,外加數不清的提名,《寄生蟲》可謂收穫滿滿。

但說到排名第二的韓國電影,其實也不相伯仲,一樣出彩,它就是——

《蜂鳥》

벌새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一直以來,國內導演拍青春題材的電影都會陷入某些固定模式。

譬如選角一定要是年輕貌美,就算不貌美也要可愛,總之活力無限就對了,背景設定也大都在高中或大學;

再者,男女同學之間的關係是時下最流行的欲拒還迎,反正可以在老師和家長的眼皮底下偷摸進行是最刺激的;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再來就是劇情,兩字可概括:狗血。

這種劇情到最後一定是悲劇結尾,男女主角一定不能在一起,只為襯托青春的殘酷,甚至還搞點失憶、車禍、地震、癌症等等。

想要在一起,一定以付出生命為代價。

總之,虐心虐情虐三角虐閨蜜,外加各種煽情,看多了都一個套路,真的很乏味。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蜂鳥》卻給了觀眾不一樣的觀感,它不煽情,不懷舊,也不催淚,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發生。

談不上轟轟烈烈,卻每分每秒都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在某個瞬間,攪得人心口一疼。

難怪可以在《寄生蟲》大滿貫的前提下,奪得今年青龍獎最佳劇本獎,導演,新人金寶拉功不可沒,作為她的處女長片,《蜂鳥》絕對一鳴驚人。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電影主人公恩熙是一個初二的學生,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裡,排行老三。

哥哥是學生會會長,準備考首爾大學,是全家人的驕傲;

姐姐是個小太妹,逃課、打架、早戀、衣著暴露是家常便飯,但即使這樣,也是父母關注的對象。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而身為老么的恩熙卻一直不受重視,她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早戀,性格寡淡,在班裡毫不起眼,也不惹事,在老師眼裡可有可無。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由於各方面都一般,她在班上沒有一個朋友,她能做到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去KTV唱歌,蹦迪,然後在後巷點上一根菸,儼如一個大姐大。

或許只有這個時候,恩熙才能有些許存在感。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因為家裡有時真的很壓抑……

父親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地侵蝕著這個家,他是家裡的一言堂,他說什麼全家都得聽著,不得有異議。

父親外出跳舞約會,母親不能說什麼,就連恩熙時常被哥哥虐打,也必須逆來順受,父親從來都不會為此做些什麼,只是輕描淡寫地敷衍一句。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因為相同的遭遇,恩熙在中文補習班和一個女生做了朋友,看著好友經常被揍得鼻青臉腫,恩熙內心一陣心酸。

她們之間談論的最多的話題是如何抗揍,希望有一天哥哥會懺愧,父母會覺醒,為她傷心為她難過,然而這些畫面只能想想而已。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恩熙不像蘇明玉,明玉可以放開膽子怒斥蘇明成,和他抗爭到底,恩熙的反抗只能換來一次比一次更深的傷痕;

她也不能像明玉那樣瀟灑地跟家裡說拜拜,外出自力更生,作為一個初中生,除了咬著牙默默接受這一切,她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恩熙的青春,無人問津,無人理會,她甚至都無力傷感,只能把所有苦楚嚼碎了爛在肚子裡。

但說實話,哪個孩子不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就算是打是罵,也是一種關注。

一次,恩熙和好友去文具店裡偷文具,被老闆抓個正著。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當老闆要求她打電話給父親時,父親居然讓老闆把女兒送到警察局,把老闆嚇了一跳。

放作別人家的父母,早就火急火燎地趕過來賠禮道歉,懇求高抬貴手了,可是恩熙的父母永遠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雪上加霜的是,恩熙耳後長了一個瘤,需要做切除手術,手術的風險是有可能導致恩熙臉癱。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父母第一次流露出關心,急切的樣子。

在等待檢查結果時,恩熙第一次看到父親流淚,看著父親在長凳上嚎啕大哭,恩熙突然笑了,她第一次感受到父愛,感受來自父親對自己的虧欠。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那天晚上,母親給恩熙做了一桌好菜,連平時凶神惡煞哥哥也不停地說笑安慰妹妹,比起平日的死氣沉沉,那頓晚飯是恩熙這幾年來吃得最暖心的一頓飯。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可是這份關愛來得快,走得也特別快。

術後的第二天,待恩熙穩定後,父母就急急忙忙離開了,雖然沒有家屬的陪伴,但恩熙卻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愛,特別是她的中文補習班老師智英。

智英老師是一個很特別的女人,恩熙第一次見她是在補習中心的後樓梯,她正叼著一支菸,靜靜地站在窗戶邊思索著什麼。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智英老師不愛笑,沉默寡言,總是繃著一張臉,但課上得很好。

恩熙第一次被好友出賣,被男友拋棄,無處申訴時,是智英老師陪在身邊,聽她傾訴,開解她,支持她。

在醫院裡,智英老師鼓勵恩熙在面對欺辱時不能再被動挨打了,要盡力地反抗!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老師的出現,猶如一盞明燈,讓對人生早已屈服的恩熙又燃起了新的鬥志。

她似乎開始明白青春的道路可以彷徨,可以痛苦,可以忍耐,但就是不可以妥協。

正如老師所說,即使人生再無力,只要手指還能動,就有迴轉的餘地。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可是青春的苦痛不止於克服生活上的困境,還有學著面對生離死別。

聖水大橋坍塌事件將智英老師帶走了,將恩熙唯一一根救命稻草帶走了,她難過地把自己鎖在屋裡,一言不發。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沒有人理解恩熙的痛,家人只覺得她脾氣壞,不可理喻,哥哥更是衝進來,不管妹妹還在養病期,抬手就是一巴掌。

這一次,恩熙瘋狂地,怒吼著將哥哥一把推開,沒有人知道恩熙為什麼這麼失控,只有恩熙自己明白。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青春,就是看著成人的世界不可理喻;

而成人,就是看著自己的世界,輕嘆一句,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影片樸實無華,平淡卻刻骨銘心,還原了青春本來的模樣——

數不清的家庭瑣事,脆弱而又敏感的友情,對愛情無限憧憬,卻抵不過花花世界的誘惑。

媲美《寄生蟲》,它不該止於年度第二

把這些情感都揉碎在一起,就是這部電影的全部。

青春不會一味的痛苦,也不會一味的甜蜜,沒有什麼是一帆風順的,但是青春終歸是青春,只要有一點甜就可以掩蓋所有,成為我們最美好的回憶。

片名取名《蜂鳥》,正是因為蜂鳥雖然是一種體型極小的鳥類,但是為了採蜜,它們會通過高速振動翅膀把自己懸停在空中。

願所有人的青春年華如蜂鳥,如恩熙,勇敢,不畏,展翅飛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