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塵埃落定”!恭喜南通

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塵埃落定”!恭喜南通

記得二月份的時候,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南通、蘇州兩地博弈加劇!上海第三國際機場“花落誰家”?》,當時還發起過一個投票,投票結果顯示,43%的網友認為上海第三機場將落戶“南通”,29%的網友則認為上海第三機場將落戶“蘇州”,當然了,還有部分網友會認為落戶“嘉興”、“崇明”以及“奉賢”等地。

在這裡,不得不佩服廣大網友的眼光,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已經定了!

隨著上海兩場的接近飽和,關於上海第三機場放在南通、還是蘇州的問題不斷引起爭論,蘇州人民認為,我們這邊經濟強,百姓需求大,放在我們這邊最合適;南通人民則認為,我們這邊空間大,輻射區域廣,放在我們這兒最合理。

隨著近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終於一錘定音,蘇州不要爭了,好好發展經濟吧,機場就放在南通了。

綱要指出,“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蘇州機場則隻字未提。

一、為何放在南通

從空域方面考慮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飛行最為繁忙的三角地區之一,長三角空域複雜,軍民機場眾多,航班密集,運行矛盾突出。

尤其是上海往西方向的航路上,一路上有無錫、常州、南京等機場,還有軍用機場,上海到合肥是國內最為繁忙的航路之一,上海到往西與南北向的航路到合肥駱崗交織成了交匯成全國最為繁忙的航路點。

現階段,南京、無錫、常州的航班正點率受到各種因素大影響,加上該區域面對東海和黃海,國家空防安全形勢也較為嚴峻,如果再在無錫和上海之間建一個蘇州機場,肯定存在先天缺陷,可以說也必定長大不。

所以說,在蘇州建機場首先不太可行。

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塵埃落定”!恭喜南通

從經濟發展方面考慮

蘇州雖然GDP名列江蘇第一,但其地理面積卻並不大,只有8848平方公里,如果在蘇州新建一座機場,東部的崑山距上海虹橋近,西部的市區離無錫碩放近,機場是選擇在北部的張家港市、常熟市合適,還是南部吳江區。

也就是說無論在蘇州任何一個地方建機場,都可能起不到輻射帶動作用,實際上只能滿足蘇州地方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

在蘇州這麼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花大力氣花大代價去建設機場起不到其應有的經濟價值,從必要性方面來看值得商榷。

從一體化融合方面考慮

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塵埃落定”!恭喜南通

長三角雖然也有著種種的地域屏障,有著不同的地理隔離,但從全國範圍來看,長三角地區是融合發展最好的。

上海就像一盞明燈,亮了自己,也照耀著大家前行,上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是毋庸置疑的。

有許多地方,本身經濟也很強,但被罩了一個黑色燈罩,並沒有輻射到周邊。

長三角一體化就是要打破傳統的地理界限,走融合發展之路,正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所說的那樣,上海國際航空樞紐是輻射長三角、全國乃至全球。

上海兩大機場不是上海人的機場,而是長三角的機場、全中國、乃至全球的機場,同樣蘇州即使要建機場也不是站在建蘇州人機場的角度看問題,碩放機場也並非是無錫的機場,他本身就叫蘇南碩放機場。

所以,建機場不能單從狹隘的地理、地域概念去看,全國萬億以上GDP城市中唯一沒有機場的城市,此話不正確,許多蘇州人特別是崑山人到虹橋機場甚至比上海人還方便,從這個角度來看,虹橋機場是上海人的機場,還是崑山人的機場呢?

如果真是要花大力氣建蘇州機場,還不如將碩放機場的保障能力提升來的更為實際,這也切合符合長三角融合發展的理念。

二、上海兩場的極限

隨著前幾年的快速發展,上海兩場已經接近保障的極限。

2018年浦東機場旅客吞吐量7401萬人次,排名國內第2,全球第9。

貨郵吞吐量377萬噸,排名國內第1,全球第3。

虹橋機場機場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排名國內第8,全球第48。

兩場合計旅客吞吐量1.18億人次,排名中國第1,全球第4。

城市不可能無限擴大,同樣機場也不能無限擴大。

一旦超越保障極限,給機場、給城市帶來的負效應將遠大於正面效應。

雖然2019年9月衛星廳投入使用,但只是改善地面保障環境,提升地面如靠橋率這樣的地面保障效率,空域的難題短期內仍無法解決。

衛星廳投入使用後浦東機場設計容量是8000萬人次,2018年已經7401萬人,增長空間有限,而虹橋機場則已經超過了4000萬人次的承載能力了。

根據《上海市民用航空運輸發展研究報告》的預測,2025-2030年上海兩場最大保障能力可以滿足1.4-1.5億人次旅客,但市場潛在需求在1.8-2.1億人次旅客,溢出0.4-0.6億人次,預計到2040年,將溢出0.8-1.1億人次。

因此,建上海第三機場勢在必行。

三、南通機場的定位

在蘇州建第三機場既無必要也不可行,因此,在南通建第三機場就成了第一選擇。

江蘇特別是南通方面對此很熱心,要將南通新機場建成為軌道上的機場。

據先前披露的消息,南通新機場選址於江蘇海門四甲及周圍鄉鎮,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一年吞吐量設計是5000萬人次,控制面積120平方公里。

在南通建上海第三機場的最大好處,一是可以帶動南通當地經濟的發展,畢竟南通與蘇州差距甚大,二是可以輻射廣大的蘇中、蘇北地區。

蘇中、蘇北地區地理條件非常優越,但一直未得到很好發展,與蘇南地區的差距也比較大,如果將上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通過第三機場能夠達到廣大的蘇中蘇北地區,其作用可能不僅僅是一座機場那麼單純。

北京大興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同樣,上海第三機場至少可以成為蘇中、蘇北地區發展的動力源。

那麼南通機場如何定位呢?

個人認為應該與浦東機場、虹橋機場進行錯位發展。

浦東機場重在國際樞紐,虹橋機場重在國內幹線,南通機場可以考慮在低成本航空、支線航空以及航空貨運方面進行發展。

從民航這幾年的發展來看,低成本航空、中小機場以及貨運航空發展潛力和需求還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南通新機場能夠有效釋放這些需求,其價值地位也將得到體現。

注:聚焦國內外民航,持續為大家分享及時、有趣、實用的航空資訊,希望大家多多關(guan)照(zhu)

剛剛!上海第三機場“塵埃落定”!恭喜南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