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冬天沒暖氣咋辦?這種土辦法取暖過冬,睡覺不冷還能燒水煮飯


隨著冬天的到來,很多地方已經下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在此之前,城市裡就已經開始集中供暖了。而在北方的農村,基本上是沒有安裝暖氣的,那他們在寒冷結冰的冬天,是怎麼度過的呢?攝影師在河北省邯鄲市一個農村拍攝時看到,人們在家裡建了煤火爐子,不但可以取暖,還可以燒水煮飯。(蔣振東“百村千家萬人”拍攝計劃正在進行中,歡迎您提供拍攝線索,併成為故事的主角)

在北方的農村,很多人家裡都會建一個土炕,然後在土炕的旁邊,修建一個煤火爐子,天氣變冷後,就開始把煤火點著,除了可以取暖,平常生活中需要的燒水煮飯,也都在煤火爐子上完成。可以說,煤火爐子是北方農村,最為常見的一種取暖方式。

圖為北方人常用的煤火爐子和土炕建在一起,而這種土炕通常是用土坯或磚砌成的長方臺,下面有孔道,跟煙囪相通。旁邊的煤火爐子,既可以燒火取暖,還可以燒水煮飯。不過,煤火爐子燃燒使用的主要材料就是煤,由於不環保,現在已經基本上很少有人繼續使用了。


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氣溫下降,室外都結了冰,而在崔長有的房間裡,因為他燒了傳統的煤火顯得非常溫暖,他甚至連外套都沒有穿。

崔長有對攝影師說,用煤火取暖非常方便,只要燒著煤火爐子,房間裡就很暖和了。如果需要做飯或者燒水喝的時候,用一根鐵棍做的火鉗子,在蓋著的還沒有燃燒的煤上,扎出一個大窟窿,裡面的火苗一下子就出來了。

如果平常不燒水煮飯,就會把這個煤火爐子給封上,而這個時候的房間還是很溫暖的。崔長有介紹,把煤火爐子給封上,其實就是把和好的煤,添加到煤火爐子上以後,並不在上面用用火鉗子扎眼,因為一紮眼,火苗就會出來,煤就會燒的很快。

攝影師注意到,在煤火爐子連接土炕的邊上,有一塊磚頭凸顯了出來。崔長有看我們不知道這是什麼,便告訴我們,這凸出來的磚頭,通過向裡或者向外的挪動,就能夠控制這個土炕上的溫度,好比一個開關,可以調整溫度的大小。如果睡覺的時候,想讓土炕熱一點,就把磚頭往外拉一下,熱氣就會順著通道進入土炕裡。而如果覺得土炕溫度過高,只需要把這塊磚頭全部塞進土炕裡去,就堵住了通道,煤火爐子裡的熱氣,也就很少的被送到土炕上。

早些年,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個存放煤炭的地方,這些煤炭主要會在冬天燒煤火爐子取暖使用。

不過,很少有人直接用煤往煤火爐子裡用,而是把煤和土摻和在一起,加入適量的水,把他們攪拌在一起,做成類似泥一樣,再放到煤火爐子裡使用,既可以節省煤,還能讓爐火更加旺盛。為了和煤方便,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小池子,專門用來和煤。圖為和煤池子和煤土。

圖為崔長有在自己家的屋門口,旁邊就是他用來和煤用的煤池子。(蔣振東“百村千家萬人”拍攝計劃正在進行中,歡迎您提供拍攝線索,併成為故事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