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連續17年人口自然增長為負!人才落戶“零門檻”能改變人口結構嗎?

有全國老齡化“第一城”的江蘇省南通市,最近放開了人才落戶。

近日,南通市宣佈,具有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應往屆高校畢業生,可零門檻落戶南通。

但是,這個政策能否完全扭轉南通的人口結構尚待觀察。自2002年以來,南通連續17年出現自然人口負增長,而這又與當地老齡化息息相關。

根據《江蘇省201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南通市的戶籍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已經超過30%,是繼上海之後戶籍人口老齡化最為嚴重的城市。但是,上海長期保持常住人口淨流入,南通則沒有這個紅利,數十年來人口一直流出,南通的老齡化問題其實更為嚴重。

自然增長數量連續17年為負

儘管出生率一再下跌,中國大多數城市仍在享受自然人口正增長的紅利。但是,江蘇省南通市近17年來一直人口自然增長為負。

这个城市连续17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人才落户“零门槛”能改变人口结构吗?

統計年鑑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南通自然人口增長全部為負數。2002年與2016年自然增長人口分別為-1660、-643人,除了這兩年自然人口負增長相對較低之外,其他所有年份的自然人口負增長均超過4000人。其中,2003、2007、2008、2009、2012、2015、2017和2018年,人口負增長數量均超過萬人。

2016年底發佈的南通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的通知,就已經對此問題有所解釋。其中稱,城市的“超少子化”與“深度老齡化”並存。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少年兒童(0-14歲)78.03萬人,佔總人口10.69%,處於超少子化階段。全市65歲以上人口136.88萬人,佔總人口18.75%,處於深度老齡化水平,並快步向超老齡化邁進。“超少子化”與“深度老齡化”並存已達12年之久,人口結構失衡。

这个城市连续17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人才落户“零门槛”能改变人口结构吗?

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南通的戶籍人口中,0-18歲的兒童少年,在南通整體的人口結構中,只佔據12%。而35-60歲的人口占比達到39.5%,60歲以上達到30.2%。這意味著,35歲以上已經非生育黃金期的人數,在南通佔據接近7成。

南通的常住人口低於戶籍人口超過30萬人,這意味著從常住人口來看,相比其他常住人口數量大於戶籍人口的城市,南通的老齡化程度或許更嚴重。

總就業人口持續8年負增長

連續17年自然人口負增長,本身又不是人口流入地,近十年來,南通的小學生、初中生數量持續下降。

这个城市连续17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人才落户“零门槛”能改变人口结构吗?

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南通的小學生在校高峰期為1998年,初中生在校高峰為2002與2003年,分別達到65.36萬和34.28萬(2002年與2003年在校生數量相同)。

2007年之後,南通的小學生數量一直在40萬之下,並保持在31-36萬之間。初中生數量則在2011年之後跌穿20萬大關,並保持在15-18萬之間。

此外,對南通來說,更大、更直接的問題是,自2011年以來,就業人口持續8年下降。

这个城市连续17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人才落户“零门槛”能改变人口结构吗?

數據顯示,2010年,南通的總就業人口達到高峰,為474萬人,此後開始連續下跌,2015年跌至460萬,2018年跌至455萬。

為何會出現就業人口持續下跌?這一方面是由於南通整體的人口結構,另一方面南通並非是持續的就業人口吸納地。南通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稱,南通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第三產業佔比不夠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城市首位度、人口聚集度偏低,吸納勞動力容量小。

統計年鑑顯示,2018年,南通全部就業人口中,第一產業83.7萬人,第二產業211.6萬人,第三產業159.7萬人。

分行業看,南通的城鎮集體以上非私營地區從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是建築業,達到134.71萬,其次為製造業,為39.37萬。

為何放開人才落戶?

南通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稱,到2015年為止,南通人口流動的基本格局呈現流出大於流進狀態已持續25年。流出謀生髮展的人口,主體大多為年輕型經濟活力人口。

目前,這一局面略有改觀,在自然人口增長為負的局面下,2018年,南通實現了人口正增長,常住人口從2017年的730.5萬人上漲到731.00萬人。不過,如此低的常住人口增長數量,不能成為改善人口結構的決定性力量。

為此,南通進行了政策改革,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應(往)屆畢業生,將戶口遷入南通市城鎮地區的,取消住房、就業等條件限制,可先落戶後就業。

《關於實施高層次雙創人才倍增計劃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還提出,繳納6個月社保的高校本科畢業生,可以每月申請1000元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

南通為何要專門針對人才進行放開落戶?在江蘇,除南京之外,南通是教育大市,共有8所高校。在南通的城鎮集體以上非私營地區從業人員數量中,教育行業排名第三位,達到7.5萬人。2018年,南通本專科學生畢業生數量為2.84萬人。

此外,南通市“十三五”人口發展規劃稱,南通是全國著名的教育之鄉,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考錄取率位列全省前茅。“五普”以來,到2015年,南通高考累計錄取人數達50餘萬人,但每年返通就業只有40%左右,其中 985、211院校畢業生返通就業不足1%,大量年輕型、高素質人口外流嚴重。

南通人才總量不足與結構性短缺的矛盾成為制約南通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市每萬人口中人才佔比在全省位次較低。特別是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領軍型創業創新人才、研發人才、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人才結構性矛盾明顯,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和人才服務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完善。

本市高校有大批畢業生,加上許多高考錄取外地的畢業生,成為南通吸引人才的主要目標。作為二三線城市的代表之一,南通的城市財政並不非常富裕,有選擇的吸納人才必然經過仔細考慮。

2018年江蘇各地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一覽

这个城市连续17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人才落户“零门槛”能改变人口结构吗?

南通的平均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在江蘇省各城市中排名中游,還達不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時,江蘇省是一個收入差距頗大的地區,2018年,蘇南地區平均工資達到96649元,蘇中地區75196元,蘇北地區只有69096元。

具體來看,南京市2018年達到106100元,無錫、常州、蘇州均超過9萬元,面對這麼多省內“強市”,平均工資只有78648元的南通,很難成為人口大量的流入地。因此,南通寄希望於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乃至進一步改善人口結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