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同裡——江南古鎮的代名詞,被水托起


昨晚的九點多到的同裡,古鎮的夜似乎比城市裡要黑的早。只記的跨過了小橋,又拐進小巷,才入住了賓館,準確地說是民宿。同裡這樣的民宿不少,多是原來舊民居改造的,前面店堂臨小街,用作接待客人,而客房在後面的小弄或小院中,雖然有些不便,但古樸、幽靜,有種迴歸故里的感覺。

枕河入夢,睡的很好。今早不到六點就起來了,迎接我的是緋紅滿天的早霞,心情大好。早起,是我昨晚就預謀的,就是想看看晨曦中的同裡。這裡雖然是五A級景區,但依然居住著大批的原居民,就是想趕在遊客還沒進來之前,品味下原汁的同裡。

升起小飛機俯瞰這座古鎮。同裡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

清晨的同裡還沒完全甦醒,四通八達的小河上,沒有烏篷船駛過。古鎮依舊保持著它平和溫婉的個性,粉牆黛瓦的街巷透漏著神秘和悠遠,不緊不慢地書寫著一首朦朧的長詩……

河邊釣魚人想必比我起的更早,他們熟悉這裡的水系,知道魚兒會躲藏在哪裡。他們都是本地的居民,有的還是上班族,早起釣上幾桿,到點收杆上班。似乎日子就是這樣過的。

街道上的店鋪大都還沒開門,這些店鋪還保留著傳統的店鋪門板,沒有了稜角,沒有了油漆的光澤,留住了舊日的時光,能讓人產生懷舊遐想。店鋪基本是前店後坊,二樓是店主的起居室,方便生活,照看生意。

我是第一次來同裡,雖然不熟悉,但也並不覺得陌生。這裡給人以親切感,沿著臨河的街道漫步,兩岸的樹,應著河水而生,延伸的樹冠撐起一片綠的穹窿,遮出一塊陰翳,漏下來的陽光點亮了那小橋,成為畫卷中的神來之筆。

“吱吱扭扭”的聲響,和著擼推開河面的水聲,兀自成曲。清潔船駕來,河水漾開了一道一道的波紋,它的到來,給平靜的河面帶了生機,河道是同裡的交通命脈,維繫著居民的生息。

同裡的琉秀,精華之處便是水。整個同裡,貫穿著水,水將小鎮一隅一隅地綴在一起。整個同裡,是被水托起的古鎮,有水才那麼清脫,有水才那麼靈動。

兩旁的石駁岸,渾厚圓潤,錯落交叉,卻是堅固異常,水的輕舐,岸的包容,已然是一種慣性。每家商鋪前都有一臨水的小碼頭,方便貨物上下,也是取水用水之地。

茶樓也開在臨河的兩岸,摩肩接踵,彼此相聯成為了同裡的一道風景。臨街而坐,看天南海北的往來者與安寧的民居生活,似乎自己變成了個哲人。一個人,一壺茶,可以孤單,但並不寂寞。

石板路面的老街,連接深宅大院的條條弄堂,錯落有致。那小巷口處,李大媽遇見了張家阿姨,很是親切,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在她們在不覺中,已成為了我鏡頭中的風景。

橋是連接河與小巷的紐帶,在同裡眾多的橋中,以“三橋”最為出名。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相距不足50米,鼎足而立,品字形分佈在三汊河道上,它們是古鎮的橋中之寶。由此還延伸出了“走三橋”的習俗。

最早“走三橋”習俗是來源於舊時的婚禮,迎親的花轎依次按橋名:吉利、太平、長慶,這個順序走一圈,然後由新郎揹著新娘走過吉利橋,再抱著新娘走過太平橋,最後與新娘手牽著手走過長慶橋,寓意二位新人心心相印、白頭偕老,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現在的老居民,遇上了節慶日為討個吉利,圖個好彩頭,也會按照吉利、太平、長慶的順序走過三座橋,祈福萬病皆無,諸事順意。這習俗又通過導遊的口,變得愈演愈烈,每個旅遊的團隊到此,都會轉上三圈。同裡走三橋習俗已成為了吳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呼吸著溼轆轆的空氣,感受著古鎮的風情,那是熟悉的陌生,白牆青瓦彷彿讓時間回送.....也許每個人都有一江南的夢,夢境中: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女子,盤著青絲,步履輕盈,如丁香一般,踩著星星點點的青苔.....幻想她能與我攜手,走過三橋,在水磨調般崑曲中纏綿相守......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莫名想起了韋莊的《菩薩蠻》,也許同裡是我追憶中的溫暖,夢迴的依託。

同裡一個被水托起的古鎮,如同一條歲月織就的絲帶,承載著記憶,喚醒著心底的美好。同裡是我的驛站,是我的港灣,讓我能停下匆忙的腳步,回望來時的路,雖然身後的腳印早已風乾,但還沒忘了為何出發。

溫暖的陽光灑落在水面,槳櫓聲把寂靜搖曳,漣漪中奏出起伏的水聲,在那樹冠撐起一片穹窿的遠處,是那小橋,這安寧的畫卷,或已把我的心融入到了這碧玉一般澄澈的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