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文|公子逸

我十年前看《蝸居》時,就很喜歡小貝。

他雖然沒有宋思明的權勢、地位,也沒有蘇淳那麼好的脾氣,但是,小貝有他獨有的“清麗”人格,足以讓他這個人熠熠生輝。

在《蝸居》裡,小貝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他年輕,做事情腳踏實地,他有著超乎於實際年齡的沉穩,面對任何事,他都儘量讓自己不意氣用事,理智對待。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所以,當郭海藻跟他提出要拿出他的全部存款,去支持郭海萍買房時,他拒絕了。

十年前,因為他的拒絕,很多人對他不滿。他們覺得他太自私了,根本不懂海萍和海藻的姐妹情深。甚至,有些人認為他不肯出這筆錢,就是不夠愛郭海藻。

小貝真的不愛郭海藻嗎?不,他愛,比誰都愛。

小貝愛海藻,照他自己的話說:“已經愛到骨子裡。”

如果不愛,獨生子的小貝,怎麼能把海藻照顧得那麼好?他照顧海藻的生活,為她籌劃美好的未來,並且,為了這個未來,不懈努力。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他用最溫暖的方式,愛著郭海藻,直到發現海藻和宋思明走在一起。

面對海藻的背叛,小貝依舊不捨得放棄,他想再給海藻一次機會。要知道,小貝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能做出讓步,全是因為他還愛著海藻,不捨得放手。

只是,小貝的愛,在現實面前,太無力了。海藻更關注的不是小貝對待事情的理智,而是責怪小貝沒有借給海萍那四萬塊錢。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小貝到底該不該把所有的積蓄都借給郭海萍呢?

海萍希望接女兒冉冉跟她一起生活,所以迫切地想要買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可是,當時他們手裡的錢,差的太多了,若要買,必然會借很多外債。

海萍不想退縮,兩室一廳,是她的底線。為了達到目的,海萍逼迫著自己,也逼迫著蘇淳。她要買房子的那段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的。

當海萍和海藻抱怨生活的艱難時,海藻這樣安慰她:“其實孩子只要跟父母在一起,他們吃什麼,穿什麼,住哪裡,他們根本是沒概念的。而且跟很多農民家的孩子相比,冉冉已經幸福多了。”

可見,此時的海藻,並沒有多熱衷讓姐姐買房,而是更希望她能活得更輕鬆一些。海藻的態度如此,蘇淳呢?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蘇淳和小貝進行了一次男人間的對話。蘇淳表示,他理解海萍的心情,因為當下,沒有房子的家庭,哪個不是以買一套房為生活的第一目標呢?但是,這種追逐房子的生活,所帶來的痛苦,也深刻地影響了蘇淳。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去借高利貸。

小貝看著苦不堪言的蘇淳,他有自己的看法。

小貝直言,為了攀比,就給自己背一個那麼大的蝸牛殼,不值得。小貝不同意海萍激進的做法,他認為,人,一定要幹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就像他自己,他希望和海藻先攢錢買一套小房子,然後有能力以後,再換大房子。

在買房子這件事上,小貝始終是清醒的。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他不想為海萍想買大房子的激進行為而買單。畢竟,他先借了海萍兩萬,餘下四萬塊,是他所有的積蓄,是他和海藻成立一個新家庭的基本保障。

小貝不肯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海藻去找了宋思明。當海藻找宋思明借錢,並說明小貝不願借錢時,宋思明說,不是小貝的錯,是他輸不起。

小貝的確是輸不起的。郭海萍買了房,會債臺高築,何時能還上,實在未知。而小貝能否如願結婚,能否過上計劃好的幸福生活,是萬不能被動得捏在別人手裡的。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小貝和海藻說:“救急不救窮。”

宋思明也和海藻說:“你救得了她一時,能救得了她一世嗎?”

可是,海藻依舊拎不清。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郭海藻是個拎不清的女人。遇到棘手的問題,在自己根本做不到的情況下,卻還大包大攬,然後指望小貝幫她做到。小貝若做不到,她立即去找那個對她有圖謀的宋思明。

海藻覺得,只要能幫到海萍,自己幹什麼都行。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當海藻急切地要小貝拿錢給海萍時,小貝問她:“你要把我們倆的生活,全部押在你姐身上嗎?”

海藻不以為然,理直氣壯地說:“你如果愛我,你就必須學會愛我的家人,如果我姐不幸福,我和你之間也不會幸福的。”

海藻是把海萍放在第一位的。在她心裡,海萍甚至比她的父母都要重要。她覺得,海萍幸福,她就幸福,海萍過得不好,自己和小貝也不會好。海藻顯然沒有拎清自己的位置。

可是,雖然海萍是姐姐,但終歸和她是要生活在兩個家庭裡的。這兩個家庭,有血緣關係,卻又彼此獨立。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而小貝則完全保持了這種清醒。他覺得,當初拿出兩萬借給海萍,一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二是海藻能開心,三是能幫到海萍一些。

他說:“三全其美。”

在這件事上,小貝做到了力所能及。

我始終認為,不能因為小貝沒有借出這筆錢,就代表他是個只想著自己的自私的人,他只是看得太透徹,沒辦法像海藻一樣,圖一時的孤勇,意氣用事,而不計後果。

但我也感到可惜,作為小貝深愛的海藻,卻始終不能理解他。其實,真正自私的,是海藻。這也為她結局的悲慘,埋下了伏筆。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人一旦做超乎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就很容易犯錯。

小貝深知做事情“力所能及”的重要性,我相信這麼清醒的小貝,就算失去了海藻,也一樣能夠過得很好。而海藻,不認同小貝的清醒,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念之差,千差萬別。

小貝不能像宋思明那樣,給海藻一條生活的捷徑。而海藻,大著肚子,在街頭看到小貝和另一個女人說笑著走過時,她哭了。因為,宋思明雖然給了她想要的物質,卻不能像小貝一樣,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家”。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海藻為了海萍的“家”,丟掉了自己的“家”,她是得不償失的。

最後,小貝徹底從海藻的生活裡消失了。

《我的前半生》裡,賀涵愛上了羅子君,唐晶選擇跟他分道揚鑣。唐晶遺憾地跟賀涵說:“你永遠不知道,你錯過了一個多麼愛你的人。”

唐晶的遺憾,是賀涵不懂得珍惜她的愛。

而郭海藻,同樣不懂得珍惜那麼好的小貝。她為了一個跟她不會有未來的男人,失去了一個那麼好的小貝,真是太傻了。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其實,小貝就是現實生活裡的普通男人,他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一輩子,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奮鬥。他掙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錢,所以,這樣的人,往往會更加謹慎。就像宋思明說的,因為他輸不起。

小貝每走一步都是謹慎的。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為另一半負責。他能憑藉努力,給你相對安定的生活。因為,他這種人,不會吝嗇付出,但付出,一定是要值得的。

十年後再看《蝸居》發現小貝並不自私,他才是唯一“三觀正”的人

這樣的男人,深沉,理智,會以家為中心,以愛人為中心,跟他過日子,一定是踏實的。如果你也遇到了這樣的男人,請你珍惜,因為,他值得你珍惜。

其實,小貝這種男人,才是三觀最正,最拎得清的那種男人。只是,海藻終究太虛容,不懂他,更不懂愛,最後只能是悲慘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