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農村裡,高層小樓也有,當地農民為何不愛住?


歷史上,城市和農村一直是人類居住的兩種形式載體。由於方便快捷的交通等職能,離開鄉村到城市裡居住頗為流行。即使留在農村,不少人也都建起了小洋樓小別墅什麼的。在朝鮮農村裡,是什麼情況呢?

首先,朝鮮農村裡小高樓也不少。兩層居多,三層的也有。遠處看去像極了小別墅,不聯排那種的。由於朝鮮住房免費分配,這些農村小高樓的樣式也都千篇一律。能住進這樣的房子裡,想來也是身邊不少村裡人的目標。可是在朝鮮,村裡人卻不愛住這樣的房子。

當地多數農村裡,更為常見的房子是一層結構。不能說是平房,外頭看起來雖然也是我們身邊平房的高度,卻是青瓦白牆的瓦房。圖中村裡道路旁,就是朝鮮農村較為常見的瓦房。村裡統一修建,統一分配,所以一個地方的大同小異。


在靠近平壤的一些合作農場裡,這些瓦房經過精心的設計,外表洋氣佈局合理,給人的第一感覺不輸城市裡的高層建築。空氣清新田園綠色點綴,幸福溫馨的田園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對朝鮮農民來說,居住在這樣的瓦房裡才是自己喜歡的。這是為什麼呢?

一來跟自留地有關係。就我們身邊情況來說,村子裡的磚瓦房一家一戶,家家有院落。可是朝鮮農村的小高樓是沒有院落的,沒有院落就少了許多空間。原本可以種一塊菜地,多一分收穫的,到了高樓裡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

朝鮮農村雖然還是以往的生產隊形式,可是家家戶戶可以有自留地。平常自己照料,收穫瓜果之後可以到市場上出售。對於朝鮮農民來說,自留地的有無還是很有影響的一件事兒。另一層因素是,當地農村裡的高樓是沒有電梯的,上上下下爬樓梯,家裡有老年人的也不方便。雙層因素影響下,小高樓在朝鮮農村也就不走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