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酒業:人均貢獻15萬元稅收的酒企這樣“釀成”

有了質量才會有客戶,有了質量才會有市場,有了質量才會有利潤。

在宜賓市南溪區的群山裡,有位60多歲的企業家,每天一大早,都要在崎嶇山路上開半小時車,來到酒廠車間,深入一線管理,只為釀出他心中的好酒。

這就是四川省宜賓市長興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他一直堅信,對於中小酒企而言,只有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求效益。

在他的帶領下,長興酒業多年保持穩健發展,2018年實現人均稅收15萬元,有效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長興酒業:人均貢獻15萬元稅收的酒企這樣“釀成”

長興酒業窖池

好酒靠質量 質量靠工人

“我是烤酒出來的,深知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才能釀出好酒。”曾當過五糧液酒廠五一七車間副主任的李剛, 21年前,從出來創業的第一天開始,就沒有離開過管理一線。

長期在烤酒一線,他對酒廠的每一口窖池,釀酒的每一個環節,工人的所思所想,瞭然於胸。

李剛說,釀酒不是尖端科學,不需要好多高精尖技術。目前,烤酒還不能機械化、電氣化、模型化生產,依然要靠手工操作,因此,要釀出好酒,全憑工人的責任心、技術和智慧。

“搞管理不能偷懶,馬虎一分,損失十分。”為了深入基層,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0多年來,李剛幾乎每天都是早上七點過就來到酒廠。

曲藥是酒之骨,是釀酒核心,長興酒業堅持自己做;工人要嚴格按五糧濃香工藝操作,才能釀出好酒。這些重複的事情,李剛年復一年,深入車間,規範員工的釀酒技藝。

長興酒業秉承濃香型麴酒傳統釀造工藝,多年堅持以質量為根本,堅持匠心釀造,成就了“天寨”牌、“國館”牌等系列酒的優良品質和獨特的口感。目前,“天寨”牌系列酒多次被中國食品聯盟認證為“優級產品”,其中“天寨春酒”在四川省名牌產品的基礎上又獲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賽“金獎”,“天寨玉液”獲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銀獎”,“天寨”牌商標也被評為四川省著名商標。

長興酒業:人均貢獻15萬元稅收的酒企這樣“釀成”

長興酒業包裝生產線

用誠信釀造每一瓶美酒

做企業要誠信經營,在工人、客戶、政府面前要誠信。

長興酒業這樣說,也這樣做。

公司員工的薪酬在行業內高於平均工資,每月10日前必須足額髮放。

公司食堂為員工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給釀造車間夜班人員提供夜宵,保證菜品豐富多樣,每人每餐菜品的肉類不少於300-350克。

員工子女考上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專科學校,分別給予5000元、4000元、3000元的獎勵。

長興酒業200多工人,有不少從李剛創業之初,就跟著一起幹,每個工人把酒廠當家,用心釀酒。

隨著外省酒企規模化的形成,入川更多選擇高品質的調味酒。順應這個市場趨勢,長興酒業持續不斷提升好酒品質,調味酒比例逐年上升,產品供不應求。

在經營上,長興酒業一直穩紮穩打,穩步上升。2010年以來,每年人平納稅8到10萬元,2018年達到了人均納稅15萬元。

長興酒業:人均貢獻15萬元稅收的酒企這樣“釀成”

專家組現場評審長興酒業

樹白酒生產良好行為

促企業全面規範發展

宜賓市推廣運用《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良好行為規範》團體標準,長興酒業覺得是一次提高酒企規範化、標準化生產的契機,對標“規範”,從原料採購、生產、銷售、社會責任等多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管理。

11月22日,經過專家組現場驗收考核,長興酒業成為了宜賓市第二批良好行為規範示範企業。

長興酒業通過應用《多糧濃香型白酒生產企業良好行為規範》團體標準管理,在同樣的工藝、設備、窖池、人員基礎上,公司年產白酒由之前的2800噸,提升到現在年產量能達到5000噸,目前一個月的調味酒產出相當於以前一年的產量。噸酒耗糧2.25噸,出酒率44.38%,上升3.22%;噸酒耗曲下降8.2%。

同時,長興酒業根據“規範”,堅持使用宜賓糯高粱為原料,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和“公司+中介+農戶”發展模式,2018年度帶動長興鎮其他村的2800戶農戶發展紅糧種植3000畝。2019年度公司帶動長興鎮其他村的3680戶農戶發展紅糧種植4000畝,農戶年戶均增收3000元。

“千秋酒香長,萬載人和興。”在李剛的辦公室,掛著這樣一副對聯。

李剛希望把長興酒業創建為一流企業,生產出一流產品,提供一流服務,成為宜賓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典範。

(四川經濟日報記者 楊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