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業績達標率“兩重天”:有人穩坐釣魚臺,有人Flag將倒

房企業績達標率“兩重天”:有人穩坐釣魚臺,有人Flag將倒

即將過去的2019年,或是讓房企記憶尤深的年份之一:400多家房企破產、“史無前例”的融資收緊、降價促銷潮……

日曆翻過11月,各房企相繼亮出前11月成績單。雖然全年業績尚不能蓋棺定論,但前11月業績也已基本為全年的收成奠定基調。行業困境中,房企分化進一步加劇。有房企提前達成年度目標,也有房企業績Flag懸乎一線。

“三巨頭”中的碧桂園尚未公佈前11月銷售額,但以克而瑞統計的全口徑合同銷售額7515.4億元看,它依舊高居榜首、一騎絕塵。恆大經過9-10月的衝刺後反超萬科,以5805.6億元的銷售額位居行業第二,“探花”萬科前11月則實現合同銷售額5735.3億元。

從同比增速看,碧桂園在三巨頭中排名第一。前11月,碧桂園、恆大、萬科分別同比增長13%、8.48%、5.44%。不過,從全年單月銷售看,萬科顯得更為穩健。前11月,萬科平均每月合約銷售521.38億元,其中6月為單月最高,銷售663.9億元,含春節在內的2月份則為單月銷售最低,銷售額為431.9億元。但恆大11月單月銷售370.6億元,較降價促銷時的9月、10月下降近六成。

中梁控股、世茂房地產、龍光地產等則已提前完成2019年銷售目標。其中,中梁控股計劃全年銷售1300億元,前11月已累計合約銷售約1305億。世茂房地產年初確定衝擊2100億元“小目標”,1-11月實現合約銷售2277.3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7%。龍光地產前11月則完成合約銷售852.2億元,同比增長31.3%,提前完成全年850億元的合約銷售目標。

中國奧園、中南建設等雖未提前達成年度目標,但前11月增速跑贏行業。中國奧園成為千億陣營的新兵,前11月實現合同銷售1012.7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37%,完成全年目標的88.76%。中南建設累計合同銷售額約1709.3億元,同比增長36%,完成1800億元年度目標的94.96%。合生創展前11月實現合約銷售189.72億元,同比上升35.3%。

年度目標完成率常超過90%的還有新城控股和融信中國。新城控股在經歷創始人王振華被刑拘的風波後,前11月銷售同比增長24.17%,實現銷售2465.62億元,完成2700億元年度目標的91.32%。融信中國今年年度銷售目標為1400億元,前11月合約銷售1261億,目標完成率為90%。

相比之下,富力地產業績完成情況則遜色不少。至11月底,富力總權益合約銷售金額約1203.5億元,較去年同期僅上升6%,距離1600億元的年度目標也還有近400億元的差距。而今年前11個月,富力地產月均銷售額僅為109億元。富力地產大概率將失約年度目標。

中國指數研究院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2019年年初,房企在制定整體目標時已預料到全年的行情不復往年,因此目標增長定在20%左右。從目前的達成率看,除了受產品、營銷、品牌等自身經營因素外,也與城市的分化、供需端調控政策相關。

“以高端產品為主的房企主要在熱點城市或核心地段拿地,往往拿地單價總價高、資金佔用週期長、受城市限價影響較大、銷售去化慢,從而使目標完成率受影響。也有部分企業佈局相對集中在處於市場調整階段的城市,本輪受到影響也較大,這類房企主要以區域型房企為主。”

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1-11月TOP100房企的銷售額均值達1036億元,同比增長率均值為21.8%,銷售額過千億的企業達到了27家,千億陣營房企的銷售額均值為2482億元。此外,企業陣營間的分化明顯,TOP31-50房企增長率均值在房企陣營中居最高位。

具體來看,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4157億元,銷售額增長率均值為18%。TOP11-30房企的銷售額均值是1419.6億元,增長率均值22.4%。TOP31-50房企增長率均值則高達30.3%,TOP51-100房企增長率均值則為18.8%。

頭部房企以或快或慢的速度前行時,小房企則要吃力一些。截至11月30日,景瑞控股累計合約銷售額為206.31億元,同比減少4.55%。11月單月的合約銷售額為31.01億元,同比減少2.73%。

“未來,房企的分化仍是大趨勢。頭部房企的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部分國企、央企仍將保持穩健的節奏發展,小型房企則面臨投資收縮的態勢。”中國指數研究院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