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藝術”瑣談(上)

根雕“藝術”瑣談(上)

名稱:回眸

材質:太行崖柏陳化料

根雕“藝術”瑣談(上)

現在,每當人們一提起根雕來,立刻就會令人想到崖柏​,之所以有此反應,是因為崖柏目前普及的程度,遠遠超出了任何的歷史時期,這估計也是前人所沒有預料到的。

據史料記載,明朝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就對崖柏作了詳盡的描述:其子實氣味豐美可也,其柏異於它處,木之紋理,大者多為菩薩雲氣、人物鳥獸,狀極分明可觀。有盜得一株徑尺者,值萬錢,宜其子實為貴也...。

儘管古人一直以來對崖柏都極為珍視,但大多也是停留在作為藥物的使用上,而不是把它雕琢打磨成為一件工藝品,當然,也不能排除有做成工藝品的個例。

崖柏被雕琢成工藝品,準確地說也就是近十幾年來的事情,在此之前,根雕愛好者們才不管它是不是崖柏,只要是根塊,其造型滿足稀奇古怪這一基本條件,就會拿來我用。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說說北方山區的荊棘了。荊棘為灌木,山區的溝邊道旁常見,是非常普通的植物。

荊的枝幹無刺,因擋道,村民就會常常地砍伐,加之荊條是作為編席、編罾、編籮筐的絕好材料,所以需求量很大,知名度也很高。《三國演義》中張飛怒鞭督郵用的就是荊條。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在山裡人也很少有編筐的了,而是選取其他的器具來替代。既然減少了荊條的砍伐,就致使這種植物又蓬蓬勃勃地繁茂了起來,如果有誰現在還對爬野山充滿了興趣,就要事先備上一把柴刀,沿途上是需要披荊斬棘的,否則寸步難行。

棘的枝幹有刺,也因擋道,村民也常常砍伐。棘的用途主要是用來編扎屋舍、苗圃、菜園柵欄的材料。因其枝條佈滿銳刺,能起到隔離防範的作用,這與在院牆上插滿碎玻璃的防範措施一樣。這種材料因容易蟲蛀和腐朽,需要隔上一年或兩年就要更換。又因其成本低廉,村民們還在繼續沿用。

以上兩種灌木,因時時被砍伐,所以根就憋的很難受,難受著並長期壓抑著,長得就緩慢,就臃腫.就畸形,而恰恰這臃腫畸形的模樣是根雕愛好者的最愛。這種在審美中的病態美取向,在其他傳統藝術形式中多有體現,這裡不贅述。

荊根俗稱荊疙瘩,棘根中的小葉鼠李比較有名,俗稱麻梨疙瘩。麻梨疙瘩值得說一下,因其木質緻密堅硬,瘤花遍體,以前曾有人拿它來做菸斗,做成的菸斗具有阻燃性,曾有人說它可以跟歐洲的石楠木有一拼。不管這些荊根還是棘根,反正在北方農村都叫疙瘩。至於崖柏陳化料,其實也叫疙瘩,它倒不是因砍伐憋的,而是因其他原因憋成那個樣子的。

九十年代以前,我在報刊雜誌上看到的根雕作品圖片和根雕作品實物展覽,材質的選用大都圍繞著荊棘等灌木這個範圍。

材料的來源主要是靠劈山開路,山洪衝落而拾得;農家柴火垛也是一個重要的來源,遇到從石隙中生長的扁根則如獲至寶。其中疙瘩料,村民是不會去特意刨挖的,儘管耐燒,但劈開費勁,還耽誤功夫,基本上屬於無用的棄柴。

將這些材料拿回家來,是需要經常與它相面的,也許在某一天、某一刻、某一角度突現靈感,材料本身由內而外露出些許端倪,立馬動手“化腐朽為神奇”。但雕刻工具是簡陋的,當時並無電動工具可用。

小型作品內容因受根材的侷限,基本不超出飛禽走獸、花草魚蟲等範圍,也有另闢蹊徑搞成書法樣式的,至於其他形象的表達,好像並不多,加之雕刻專業人員介入較少,基本屬於邊緣化的一小群業餘愛好者;大型的作品則五花八門,包括屏風、床榻、花幾等等,應有盡有,代有傳承,屬於傢俱種類,這裡不談。

當時這些作品具有三種特徵:一是略為雕琢,儘量保持原有形態,追求神似,有些作品確有“似與不似之間”的妙趣;二是繁瑣鐫刻,在隨形的根材上表現寫實的物像,加之造型功力先天不足,產生的視覺效果就像身著鮮亮的西裝而腳踏一雙破球鞋,甚是搶眼。三是根雕作品不像現在講究木質本色,普遍採取刷漆。木質色重的上清漆,上臘的應該也有;木質色淺的上色再上清漆。荊根就屬於這一類,因其色淺,現在玩的人應該不多了。

2019.10.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