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最近麥當勞攤上了一件事。有網友爆料在新西蘭有一家名叫Kebab World的餐廳,使用了一個看起來巨像麥當勞的logo。

具體長這樣: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看上去就像是麥當勞的“M”被旋轉了180。

對比麥當勞logo: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更為巧合的是,麥當勞曾經在三八婦女節中,為了表示對女性的尊重,還真的將“M”變成“W”,並短暫的應用在了戶外和其它物料上。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麥當勞一怒之下發了一份聲明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該標識。

那麼問題來了,Kebab World餐廳到底算不算抄襲和侵權呢?

我先簡單的聊聊我的看法。

我個人認為抄襲肯定是抄了,畢竟麥當勞作為一個國際大品牌,品牌標識已經深入人心,不可能說這家餐廳店的老闆不知道麥當勞logo長啥樣的情況。

但是否侵權,我覺得這事有得聊。如果麥當勞將上述“W”標誌註冊了,那肯定100%就侵權了。

如果沒有註冊,那就不一定了。因為從音到形、意等部分確實做了改變。首先名字肯定不一樣,其次形狀也不同,另外意思也不一樣,按照其老闆給的解釋是“W”代表的是“World”。

唯一可以說的就是導致相關公眾發生混淆。不知道國際的商標法是怎樣的,反正“中國的商標法”判定是否侵權,其中有一條是,是否容易導致相關公眾發生混淆。

但是這一條其實具有很強的模糊性,也很容易狡辯,若對簿公堂誰輸誰贏還真不好說。

這個留給大家去討論,接下來,我們拋開抄襲和侵權,從傳播的角度上來聊聊背後的動機。

很顯然,Kebab World餐廳的logo不是麥當勞,但確是有可能會讓人聯想到麥當勞,進而對其產生好感,由此因為麥當勞的存在傳播成本和認知成本變低了。

很有可能是餐廳老闆故意而為之,打擦邊球利用麥當勞的品牌光環,為自己謀取利益。

最近,我恰好還看到另外一個案例,華與華為華萊士重新定製logo,如下: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原logo:

麥當勞的logo被某品牌變成了“W”,這算抄襲嗎?

看到這個logo我第一反應是,擦這不是麥當勞的“W”嗎?這是個要和麥當勞競爭誰是雞王的意思啊!

但顯然網友們、至少是廣告人並不買賬,紛紛表達這個logo醜爆了,把華萊士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認知毀於一旦,大眾根本不能產生“W”和華萊士的正聯想。

那為什麼華與華還要這樣去重新設計華萊士的logo呢?答案我猜想和那個餐廳老闆的想法大同小異。

一定有藉助麥當勞(有人也說是肯德基,因為色調和肯德基相仿)的品牌符號,來為升級後的華萊士品牌做傳播背書的企圖。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說出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