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伴隨著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熱映,口碑和票房均超出預期,緊隨而來的就是同為金馬影后姐妹花的馬思純又被拉來出對比。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雖然對比總免不了給其粉絲以捧高踩低和收錢黑對家的猜疑,但是有句話,“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只有對比才能找出差距,只有對比才能催人奮進。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這種比較一方面是來自於周冬雨的《少年的你》和馬思純的《大約在冬季》的兩部電影,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圍繞兩部電影關於兩人演技、口碑、觀眾緣、票房號召力和發展潛力的橫向與縱向對比。

所以,兩個人的差距就這樣被拉開。

無論之前兩人在金馬獎舞臺上如何友愛,無論如何在微博互相逗哏,賣力地為好姐妹宣傳影片,但是,從目前的境遇來看,周冬雨顯然已經將馬思純甩開了一大截。

探究兩人的差距,當然離不開起點。

網上有句話特別流行——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別人的終點;有的人,努力了一輩子也只是達到了別人的起點。

不可否認,馬思純的起點很高,有小姨蔣雯麗和姨夫顧長衛加持。周冬雨出道首部電影即是國寶級導演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然後兩人一路走來,居然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因為一部電影《七月與安生》有了交集,接著就爆冷雙雙獲得了金馬獎影后,可謂在爭議中創造了一個無可爭議的奇蹟。

本來兩人高起點可以順風順水地開啟娛樂圈小花的人生巔峰。

可是,幾年過去了,本來不被看好的周冬雨卻有了很好的發展,觀眾肉眼可見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馬思純與同為金馬影后的周冬雨拉開了差距?兩者的差距僅僅只是因為演技嗎?

其實不然。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無論是做人還是演戲,馬思純言行舉止和演戲總感覺在端著,放不下架子和身段,一副”老孃就是最好的,有本事你來演啊”的自負樣,其實心裡慌的一批。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而周冬雨雖然之前一直被稱為是“活在剪輯裡的明星”,但是卻從來不裝,也沒有所謂的人設。

有一次,記者調侃刁難她:”你的胸怎麼這麼小?”周冬雨不急不躁回答:“我的胸和我的身材比例剛剛好。”

一句話化解尷尬,又顯得特別高情商。既不會因為記者戳到痛點而黑臉,又不會以拒絕回答搪塞提問。反而自嘲化解尷尬,倒是贏得好感。

這就好比楊冪自嘲腳臭,黃渤承認自己長得醜,賈玲說自己就是胖了一樣,敢於自黑,勇於接梗,最後卻因為不裝反而更接地氣,贏得媒體、粉絲、網友、路人的一致稱讚。

對於明星來說,長得美醜是天生的,但是可以通過後天整容改變;演技好壞也不是註定的,可以通過時間的積累磨鍊精進,但是唯有格局、境界和秉性卻是天生的,很難真正改變。

虛心接受指正,觀眾和網友很容易原諒其錯誤,因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偏偏最反感的就是那些不懂裝懂,自我感覺優秀的紙老虎,甚至是草包。

為什麼同樣是名人,作家就很少立人設,明星反而會更多的追求學霸、老幹部、知識分子、教授人設?

一方面是作家本身腹有詩書,懂得更多,往往很自負,不屑於立學霸人設;另一方面,他們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自知之明,明白“人設立得越快,打臉就越快;人設立得越高,反而摔得更疼。”

所以半瓶子水愛晃盪,往往打臉就更快更疼。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大爆炸,資訊海量傳播的時代,網民和觀眾在一部又一部爛劇的洗禮下,早已練就了火眼金睛和深扒八卦的本領,分分鐘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你從“神壇”上拉下來,搞不好還能讓你赤裸裸回到解放前。

多年後,範爺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那時的馬思純和周冬雨根本就承載不起最佳女主角的榮耀。能得獎,不過是走狗屎運。但人生不可能一直走多屎運,當然,也不可能一直走黴運。

同一部作品獲獎,同樣是金馬影后,同樣差不多的年齡,以後的人生自然會被大家拿來比較。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這種比較首先就是前後腳上映的《少年的你》和《大約在冬季》。一個票房評價都超越了《七月與安生》,一個卻口碑票房均不佳。

一下子,就拉開了兩人的距離。這種距離首先就集中在演技上。儘管兩個人的演技都比不上週迅和章子怡這樣的前輩,和同齡的小花相比,似乎也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可是,面對演技的指責,周冬雨會自嘲,馬思純卻將影片的黑鍋甩給霍建華。

但是,馬思純和周冬雨的差距僅僅只是演技嗎?

沒有生活閱歷的支撐,總是被保護在溫室裡過得很好的馬思純,與其說演技欠缺,倒不如說,她的能力撐不起她的野心。

而在風雨中走來的周冬雨,雖然起點很高,可是依然是在野蠻的環境中生長。一內一外,一個被保護的很好,一個卻需要遭遇不斷的拒絕才能贏得機會。

一個以為擠公交吃饅頭鹹菜就是體驗生活,一個卻早已在泥濘中摸爬滾打嘗過底層生活的艱辛。雖然周冬雨很幸運遇到了張藝謀,可是,成也張藝謀,敗也張藝謀,曾經的她一直活在靜秋的PPT裡,無人賞識,弱不禁風,演技也一直被詬病。

但是經歷風雨的花朵畢竟比溫室裡的百合更適合這個血雨腥風的娛樂圈,周冬雨做到了歷經風雨,不懼風雨。而一直順風順水的馬思純卻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怨自艾,當角色適合自己的時候,似乎就沒有問題,一旦脫離了那個舒適區和保護傘,那些曾經的短板和弊端一下子就把她打入了另一個世界。

不懂得生活的艱辛,眼裡自然無光,心中自然沒有悲憫。不願意俯身屈尊,當然看不到世間的苦難和悲痛,更遑論感同身受和通過角色代入感情了,最後當然不會引發觀眾共鳴,而無法共鳴的角色當然過目就忘了。

馬思純永遠就只是馬思純,能夠被記住的似乎只有《左耳》,可是《左耳》卻真正是因為蘇有朋出名,周冬雨卻可以是肖紅,李安生,也可以是陳念,甚至是下一個角色名。

​同為金馬影后,馬思純與周冬雨的差距可不僅僅只是演技

成長需要付出代價,而成功從來不可能輕輕鬆鬆就唾手可得!

不要以為演了幾部戲就成了演技派,也不要太高估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本分做人,老實演戲,做好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就夠了,以為出演了葛薇龍就讀懂了張愛玲,甚至拿張愛玲自比,那真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自媒體主編。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家庭、時事熱點、影視評論原創作者。不隨波逐流,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