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退伍軍人,10年前辭工回村創業成功,現是3000只鵝的“司令”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高江瑞,今年37歲,2001年在北京武警應急分隊服役,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大閱兵和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保衛和外史警衛工作;曾獲得多次優秀士兵和多個個人三等功。

部隊上我是汽車兵,2009年被分配到運城某大型汽車公司上班,月工資2000多。十年前的2000多可算不少的收入了!然而讓父母很不理解的是在上班第一天我就辭掉部隊分配的工作帶著60000元安置費返鄉創業。十年間我從事過農機手、管理棗樹、養過豬,箇中心酸只有我一人知道。

返鄉後,我發現我們村及周邊農村沒有一個像樣的企業,於是我給自己制訂了個短期目標。今年6月,成立了稷山國奧養殖專業合作社,開始發展養鵝產業。目前,合作社已有六名會員和分佈在稷山、新絳、萬榮的三個會員單位。


剛開始養鵝那會,我遇到了不少困難:資金不足,技術受限,找不到好鵝苗,成品鵝銷路等等。最大的困難要數資金週轉了,但是我堅信“部隊培養了我吃苦耐勞的習慣,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幹,總有一天會成功的。”我的合作社就在村子附近,總有村民過來看稀奇;不論大人小孩只要過來看鵝,我都歡迎,因為我堅信,他們遲早要成為我的社員。

有一件傷心事,我在這裡要說一說,同時也時刻警醒著自我。記得那是2016年6月份,我通過網上與江蘇一家鵝苗取得聯繫,對方承諾提供養殖技術和飼料並且“抓1000送200”,在這些幌子的迷惑下,我貸款50000元,由於廠方技術員的極不負責任和假飼料,我把50000元貸款外加親戚朋好借來的20000多,一共70000多賠了個精光。

經過一次教訓,反覆認真仔細的考察,2017年年底,我結識了河南原陽雲凱孵化場,從鵝苗、種鵝、種蛋全程提供技術支持。三年來最大的收益是四川朋友對大鵝、刀翎和鵝絨的回收,這一點讓我很放心。這張照片大概是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拍的,當時我還是村裡舞獅隊的成員。


這是我和妻子的結婚照,2005年經人介紹,我與妻子董親霞認識並結為夫妻。現在我倆育有一雙兒女,兒子上高一,女兒上小學三年級。為了更好的生活,妻子還在縣城打一份工。

這是弟弟留給我唯一的一張照片。那是2008年,當時我還在部隊服役,一天突然接到家裡的電話,說是23歲的弟弟突發一種粗脖子怪病,在我們本地醫院未查明原因;隨後父母和弟弟到北京醫院做了檢查,後確診為細胞性肺癌,短短數月花費了將近20萬,最後人財兩空。現在每當父母看到村裡的年輕人結婚,都會鑽到僻靜處暗自落淚。

就在今年4月份我淘了首批2000鵝,賣了143000元;8月份又淘了一批,賣了80000元;這是今年第三茬大鵝下的第一個種蛋,也是一枚獅子頭種蛋, 這種蛋售價極高。我的好日子很快就會到來了。


兩年來,我摸索出一條規律,肉鵝鵝苗在每年六、七月份開養,年底就可以出售,這是養肉鵝的黃金時期,一是能提高鵝苗成活率,二是降低成品鵝出售的死亡率;每天晚上最後一件事都是把配好的飼料裝袋備好,第二天要拉往鵝廠。

今天也正好是週末,我要早早回去看看兒子和女兒,剛才老媽打電話,讓我晚上早點回家吃飯,她老人家為了犒勞孫子和孫女,特意炸了油餅。

第二天,大風降溫天氣,父親幫我在卸青菜,這些白蘿蔔個大又水靈,可惜不值錢,我拉回來是要餵鵝。我和父親從60多里以外的菜農地裡,拔出蘿蔔裝車,60元滿滿一三輪車,今天我們花費180元拉了三車青菜,足足3000多斤。

目前我的3000鵝分兩撥,有1500產蛋季即將來臨;另外1500鵝我在繼續搞實驗,今年的反季節養殖實驗就很成功,往後每年都能養三茬鵝了。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小目標,我要利用家裡現有的20畝棗樹地,在棗樹下搭棚養鵝,鵝糞肥田,藉助養鵝脫貧致富,帶動鄉親們走出一條經濟發展,綠色增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