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西臨三水森林公園,東眺荷花世界,北依雲東海湖……走進三水中學,現代化建築、園林式格局映入眼簾,品著鳥語花香,聽著書聲琅琅,讓人愜意不已。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如今三水中學的校門。

眼前這座充滿書香氣息的現代化學校,實則是一所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學校。三水中學創辦於1917年,是三水創建的第一所中學,其前身為三水鳳崗書院,文脈悠長,底蘊深厚。三水中學曾長時間內作為三水最高學府,為社會輸送了大批人才。2017年,三水中學成為佛山市第五所進入百年的歷史學校。

百年辦學歷程中,三水中學曾九度搬遷,在見證時代變遷的同時承續文脈。百年過後,三水中學發展持續深入,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特色發展愈加鮮明,師生成長,碩果累累。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三水中學學生在教室內認真聽課。

讓我們走進這所百年老校,一同探尋她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從鳳崗書院演變而來

在古代,三水的教育機構主要分為私塾、社學和書院。私塾是舊時家庭教育機構,主要供家庭或家族的人讀書,也是明清時期進行啟蒙教育的地方。社學則是一種義學性質的教育機構,是鄉村公眾辦學的形式。

私塾和社學都是承擔教育啟蒙的功能。如果學生想進一步學習考取功名,就需要進入更高級別的書院學習,甚至進入省城廣州的書院進修。

在三水本地人的記憶中,在廣州工商學院、廣東省財經大學等高校進駐三水之前,三水中學曾經長時間內作為三水的最高學府,肩負著三水文脈流傳的重任。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三水中學創辦時校址河口鳳崗書院。/翻拍資料圖

要講三水中學的故事,還要從鳳崗書院講起。

據《三水縣教育志》記載,鳳崗書院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為時任三水知縣蔣獻奇所建,為官辦學校。鳳崗書院建在三水縣城(河口)前街大成殿側,即儒學門東面。

書院的主講一般稱山長。“山長聘任權一般掌握在官府手中。”《三水書院文化》一書作者張雷介紹,鳳崗書院起初的山長多為外省宿儒,但學生難以聽懂官話,後改聘本縣舉人、進士為山長。清代進士、白坭岡頭人梁汝弼曾執掌行臺書院,曾任北洋政府總理的梁士詒兩次擔任鳳崗書院的主講。鳳崗書院一直延續至清末,人才輩出。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1949年到1958年三水中學校舍——三水太和義院。/翻拍資料圖

1898年,清政府頒佈《清帝諭各省府州縣改書院設學校》通令:“將各省府州縣現有之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之學校。”那時,鳳崗書院改為四年制的公立三水縣立高等小學。

民國五年(1916年),三水縣立高等小學遷出。翌年,在略加修葺後的鳳崗書院內,三水縣立中學正式創辦。抗日戰爭時,鳳崗書院內所有設施毀於戰火。由於時間久遠,加上無跡可考,三水人對鳳崗書院的記憶越發模糊。

篳路藍縷,九度搬遷

1917年2月,三水中學正式創辦。當時,報考三水中學者有200餘人,經嚴格考試在全縣範圍只招收一班新生42人,首任校長謝榮禧。謝榮禧籍貫廣東三水,為前清進士,曾在京府供職,其父是前清翰林。

由於教師學歷高、能力強,學校領導和師生同心協力,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三水中學教學質量優異,尤其國文、作文水平堪與廣州同類學校媲美。“高才留學冠同曹,成績誰與比。”三水中學早期校歌歌詞中這樣寫道。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今天的三水中學辦校已跨過百年曆史。回望來路,三水中學見證時代變遷,其辦學之路也走得並不順暢。三水中學或因抗日戰爭爆發,或因合併辦學,又或因三茂鐵路建設等原因,曾九度搬遷,可謂篳路藍縷。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位於西南環城路的三水中學舊址,圖為上個世紀80年代校門。/翻拍資料圖

歷史上,三水中學數易其址。如今,在不少三水人的印象中,對三水中學的舊校址記憶,更多停留在位於西南火車站附近的環城路校址。環城路校址,三水中學師生常親切喚為“老三中”。

1958年,國家建設三茂鐵路,需徵用三水中學校址,於是國家撥款,將校址遷到西南火車站對面之沙灘上重新建校(即環城路校址),建有10315平方米的校舍及一標準足球場。1961年,三水中學被評為佛山市重點中學。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位於西南環城路的三水中學舊址,該校門為1996年裝修。/翻拍資料圖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三水中學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被省人民政府教育廳評定為縣重點中學。1994年,三水中學被評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1996年和2000年兩次通過省一級學校的複評。

吳超是三水中學教師隊伍中的“老資格”。在三水中學任教至今30年,吳超也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變遷。“我的教師生涯與三水中學緊密相連,自己對三水中學更是‘日久生情’。”說起“老三中”的當年往事,吳超如數家珍。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三水中學校內綠樹成蔭。

進入21世紀後,三水中學迎來新的發展機會。2002年,三水中學增容擴建,新校址定於雲東海風景區內。三水中學高中部和初中部分別於2002年9月和2006年1月搬入新校區,並於2003年正式分離。其中初中部轉製為公辦民助,並改名為三水中學附屬初中。2006年三水中學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

絃歌百年,承續文脈

三水中學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在建校初期,三水中學師生就參加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他們到縣內圩鎮遊行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舉辦農民夜校,到河口和西南商店宣傳抵制日貨。

大革命時期,三水中學師生曾參加了農民運動,宣傳民主革命。譬如,1917年考入三水縣立中學的鄧熙農,兩年後考入廣州政法學堂。後來,他逐步接受新思想,成了三水農民運動的先驅,後被反動派殺害於河口,並於解放後被追認為烈士。此外,抗日戰爭時期不少學生奔赴各地戰場,為中華民族的解放而浴血奮戰。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三水中學學生在教室內認真聽講。

百年來,從三水中學走出去的學子近3萬人,他們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在各自的領域中做出不凡成績。三水中學湧現出的大批傑出學子,他們或從商、或從政、或從軍,為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冬日裡,三水中學學生走在校道上。

在三水中學,飲水思源、反哺母校一直是個優良傳統。三水中學黨總支專職副書記王玉輝說,一直以來,從三水中學走出去的學子以各種方式回饋母校。2017年,三水中學舉辦百年校慶活動,三水中學校友從五湖四海相約而來,為母校捐款眾多 。近來,部分三水中學傑出校友更是走上母校講臺,為學弟學妹分享奮鬥故事。

歷經百年風雨,三水中學仍舊承續文脈,承擔教書育人重任。近年來,三水中學發展持續深入,教學質量顯著提升,特色發展愈加鮮明,師生成長,碩果累累。

佛山三水中學:三水最早的中學,有你的回憶和故事嗎?

下課時間,三水中學學生行走在學校的體育場內。

2016年,三水啟動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並於2017年組建三水中學教育集團,為學生成長成才搭建“立交橋”。集團成立後,在引入外智、激活教師隊伍,探索教育教學及課程體系等方面,均進行了改革創新且成效初顯,帶動三水教育邁上新臺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三水中學設置了“鳳崗讀書會”以及“鳳崗講壇”等,傳承和延續百年老校的優良傳統,繼往開來。

文 | 佛山日報記者何豔純 通訊員何葉

圖 | 佛山日報記者洪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