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崔康熙痛擊中國足球頑疾,李霄鵬想複製“打平出線”

體壇:崔康熙痛擊中國足球頑疾,李霄鵬想複製“打平出線”

虎撲12月7日訊 昨晚,足協盃決賽次回合,申花主場3-0戰勝魯能,以兩回合3-1的總比分逆轉魯能問鼎本賽季的足協盃冠軍。《體壇週報》撰文稱,崔康熙不僅率領自己的申花軍團不可思議地逆轉了魯能,而且教科書式地痛擊了中國足球的頑疾——“打平就出線”式的懦弱、世故和不純粹。

足協盃決賽次回合,申花逆轉實力更強的魯能,其勇氣實在配得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申花首先應該感謝的是,曾經帶領全北現代兩奪亞冠,堪稱盃賽之王的崔康熙。

在這場真正的決戰中,這位韓國老帥展現了極大的勇氣和豐富的經驗。他在首發陣容中,將最近狀態不錯的前鋒伊哈洛雪藏,派遣邊路快馬沙拉維,配以另外一名邊路快馬曹贇定,避開強大的魯能中軸線,通過邊路的高速攻擊壓制對手,顯示出了背水一戰的決心和智慧。

在對勝利無比渴慕的申花面前,一球在握而且兵強馬壯的魯能反倒縮手縮腳,無論是隊員的發揮,還是主帥的臨場調度都大失水準。

足協盃決賽次回合,是一場完全不同於聯賽,甚至不同於決賽首回合的真正意義的決戰。決戰的雙方,必須畢其功於一役,不能有絲毫的保留。其實,從足協盃第一回合開始,崔康熙都在做一件事:如何進球。而魯能卻一直在嘗試用最“保險”的方式來贏得金盃。這不僅是崔康熙和李霄鵬之間的一次較量,更是中韓足球哲學,或者說是中國足球哲學與現代足球哲學之間的一次較量。

因為揹負過多的球場內外的包袱,中國足球長期是在畸形和不純粹的狀態中前行,這就導致了在“打平就出線”的關鍵時刻,失去了足球運動最該具備的能力:進球。李霄鵬一個賽季表現出色,倒黴了一個賽季的崔康熙一場比賽就翻盤,這實在是異化的中國足球典型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