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希望重慶水泥:打造長江流域第一水泥品牌

十年前的6月20日,東方希望重慶水泥有限公司年產1000萬噸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項目奠基。對於這樣一個“外行”進入水泥行業,不少業內人士持有觀望態度。經過十年的發展,重慶水泥在新起點上,將目標定為“打造長江流域第一水泥品牌”,則沒有人再懷疑。

在建設重慶水泥之初,東方希望便將在化工領域應用成熟的”蒸汽輪機驅動高溫風機“應用到水泥生產中。對於這樣的創新,不少行業從業者並不看好。但在2017年召開的第五屆中國水泥節能環保技術交流大會上,不少行業專家認為蒸汽驅動已成為餘熱利用項目的重要選擇方案,並得廣泛的認可。

除了”蒸汽輪機驅動“技術,重慶水泥“石頭髮電”也在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通過六公里的長膠帶,把石灰石從礦山運輸到公司,整個過程不增加能耗,而且還能回收能量。利用礦山皮帶輸送石灰石過程的物理高差勢能,公司大膽創舉,採取變頻回饋制動發電並回流至電網循環利用,將高差勢能通過回饋單元轉化為電能並回流至電網。

站在新起點上,東方希望重慶水泥總經理李興華表示:“我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重慶水泥終將成為長江流水泥第一質量,第一品牌。”

近日,國家水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019年“葛洲壩水泥杯”全國第十七次水泥品質指標檢驗大對比總結表彰暨技術研討會上,重慶水泥榮獲全國第十七次水泥品質指標檢驗大對比“特等獎”。這也是繼豐都水泥在2017年全國第十六次水泥品質指標檢驗大對比中榮獲“全優單位”稱號後,再次在代表全國水泥檢驗行業最高水平的比賽中斬獲這一大獎。

重慶水泥高級工程師侯建告訴記者:“重慶水泥秉承‘質量是根本’的經營理念,堅持把‘優質作為生產的第一目標,狠抓質量不放鬆。公司水泥產品銷售遍佈長江流域,並參與了渝萬高鐵、重慶輕軌、渝黔鐵路、渝利鐵路、浩口電站水利樞紐、寸灘長江大橋等大型工程項目建設。公司熟料、水泥28天強度、標準偏差等關鍵性質量指標趕超行業一流水平,並連續多年實現了熟料、水泥百萬噸產品有效投訴率為零的優異成績。”

在堅持產品高質量的同時,重慶水泥以“花園工廠”和“綠色礦山”為發力點,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2018年,東方希望重慶水泥為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當下正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重慶水泥礦山生產負責人李忠表示,2018年全年東方希望重慶水泥在綠色礦山改造方面投入5000餘萬元,對運礦主要道路進行全面硬化、規劃了工業廣場、所有堆棚進行了封閉、增設了洗車通道、道路兩側及邊坡進行覆土復綠並加了噴淋系統。

李興華表示:“為有效實現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公司對礦區所有堆棚、車間、廠房,以及皮帶廊道進行了封閉,並在骨料堆棚和6個礦石卸料口全部安裝了噴霧降塵設施;同時,公司對每條破碎生產線的破碎機出料口、灰巖筒庫庫頂及庫底、轉料點加裝布袋除塵器收集粉塵,公司還通過在主要運輸道路兩側加裝噴水降塵噴頭,在邊界和皮帶廊周邊修建隔音牆,以及礦區出入口修建輪胎自動清洗裝置等有效措施,進一步降低粉塵、噪音對環境的影響。”

國家自然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諮詢委員關鳳峻11月調研中,給予了重慶水泥綠色礦山建設成果高度評價。他認為重慶水泥聚焦打好碧水保衛戰、藍天保衛戰、淨土保衛戰、長江生態修復等標誌性戰役,對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做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8月,重慶水泥分別完成了對熟料4#線窯尾和窯頭更換超淨濾袋和電改袋收塵超低排放改造,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至0.9mg/m3和5.8mg/m3,遠遠低於國家顆粒物排放標準和超低排放標準,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改進效果。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6千餘萬元完成了對熟料線1#、3#、4#、5#窯尾和2#、3#、4#、5#窯頭超低排放改造,預計將於2020年完成5條熟料生產線窯頭和窯尾的超低排放改造。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先進的理念,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視察重慶水泥時多次強調,要始終保持主動超前意識和“空杯”心態,深入研究對細標,不斷優化改進能耗指標,不斷優化排放指標,全面深入推進綠色工廠和綠色礦山高質量發展。

未來,重慶水泥在堅持綠色發展、質量為本的基礎上,將在產業鏈延伸上下功夫,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增強企業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據悉,設計年產85萬立方的商混項目。設計年產120萬噸的一期精品機制砂項目均以投產,經濟效益顯著。此外,設計年產240萬噸的二期精品機制砂項目已經啟動,PC構件項目也進入了論證實施階段。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