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紅鏽的鋼鐵、綠的樹陰,鳴蟬一聲聲,還有滿地的白洋槐,和媽媽的嘮叨,你的童年,有沒有這個片段?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工業城市”一直是長江之畔這座城市的標籤,隨著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那些承載時代記憶、烙上工業印記的老廠房,一度被人遺忘在城市的角落。那些老廠,那些記憶,代表著的是情懷,我們知道的,是老廠的過去和現在,但窺不破的是未來。

再見,老廠!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有些老廠跟我們說了永別。

實際上,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重慶市還有很多像507庫一樣的老廠房,在城市中再找不回自己的位置,重慶絲紡廠、紅巖縫紉機廠、三鋼廠、銅元局、渝中區化龍橋片區、建設廠、重棉三廠等等。如今,大批老廠早已沒落或改制,有的荒蕪不堪,有的不復存在。原有的生產空間和老工業設備已蕩然無存。而隨之漸行漸遠的,還有那些在老廠裡生產生活過的人們的集體記憶。

例如重慶發電廠,始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南地區第一座自動化火力發電廠。2015年,決定搬遷至萬盛。

再例如三鋼廠,拆遷之後的土地,在北濱路上寂寞地曬了幾年太陽,如今泯然淹沒於城市高樓大廈中,再也不見蹤影。例如天原化工廠,它上面的樓盤,已經沒有老廠的記憶元素。

又見,老廠!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有些老廠,總是舊貌新顏。

重慶鋼鐵廠

前身是漢陽鐵廠。1938年2月7日,漢陽鋼鐵廠搬遷到重慶大渡口。2017年,重慶鋼鐵廠正式提起破產。重鋼搬整體搬遷後,在原廠區上興建了重慶工業博物館,這座濃縮著重慶百年工業歷史的博物館,時刻會讓人回憶起那段熱火朝天的歲月。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圖左 過去的重慶鋼鐵廠 圖右 重慶工業博物館)

重慶紡織倉庫

建於1956年,其後一直是重慶紡織業的生產和物流要地。隨著紡織行業的衰落,江北紡織倉庫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剩下一個空空蕩蕩的庫房。北倉距離高樓林立的觀音橋商圈不遠,藉著重慶興建文創區的浪潮,廢棄的北倉重新獲得了生機。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圖左 過去的重慶紡織倉庫 圖右 現在的北倉)

白貓日化廠

上世紀70年代重慶著名的白貓日化老廠,廠區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風靡重慶的白貓、蜀秀、鵝牌洗滌用品都出自該廠,老一代重慶人應該都不會陌生。

現在,它是喵兒石創藝特區。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圖左圖 中 老白貓日化廠印記 圖右 現在的喵兒石創藝特區)

重慶特鋼廠

1935年動工興建,是西南地區最早建設的鋼鐵企業 ,該廠生產大量飛機炸彈、手榴彈、擲彈筒以及輕武器,為抗戰前線提供武器。1979-1985年研製新產品1491項,為國防尖端科技發展試製洲際導彈、通訊衛星、核潛艇和航天工業用鋼材。

2016年年初,按照規劃,井雙新城在改造升級中,建築規模將近1000萬平方米,原重慶特鋼廠、嘉陵廠等一批老工業基地將在改造中轉身為文化創意創新企業的承接地。

重慶特鋼廠老址,變身為中昂嘉御灣。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圖左 中 重慶特鋼廠 圖右中昂嘉御灣)

記憶,老廠!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在探尋老廠記憶中,鳳凰網找到三位重慶特鋼廠的歷史見證者。

從特鋼廠退休後,50多歲的陳老闆在中心灣體育場開了一個茶館。他說,閒不住,這裡鬧熱,老廠區的工人俱樂部和茶館一條街,一直是這麼人聲鼎沸。現在,陳老闆的茶館裡人來人往,各色人物,三教九流,像極了曾經活潑的、生動的特鋼廠,那裡高峰期,曾經居住有10萬人。“雖然退了,總是在回憶老廠的一點一滴。”

陳老闆的特鋼廠回憶是茶,韓老師的是糖。韓老師60多歲,在廠裡物資供應處和廠醫院都呆過。現在,他女兒在東華醫院當護士,孫子在蓮光小學讀書,一大家子人,都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我們廠啊,以前可是“西南一切工業之母”,(這地方)住久嘍,有感情啦。”韓老師樂呵呵的說,已經習慣了老廠所在片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出個門,買什麼都方便,去哪兒都方便,在韓老師眼裡,這才叫生活。像韓老師一樣的老廠人,現在還有3、4萬居住於此,他們的日子,都向著“糖”一樣過。

60多歲的許老師曾經在特鋼廠的鍛鋼車間當過書記。說到特鋼廠,他滿含感情——這個集聚著幾代人特殊情感的工廠,從未真正從重慶人心裡離去。相對於重鋼,特鋼廠又叫二鋼廠,輝煌的時候,廠裡流傳著這樣的打油詩:“小妹小妹快點長,長大好嫁二鋼廠;三天一頓肉,五天一個髈”。

特鋼廠拆除後,許老師特地回了一次老廠,看著腳下的土地,他的疑問是:這塊土地,能不能讓自己保留在特鋼廠的記憶?甚至,這片土地上的產業,能不能再續特鋼廠的繁榮輝煌?

許老師們的疑問,接手這塊土地的企業或者能回答。他們的幸福,也有希望在重生的樓盤上延續。有山,有水,還是那些熟悉的人,很好,這和記憶裡的特鋼廠,很像。

和其他老廠上的不少開發商恨不得抹去老廠的記憶,很幸運,這家開發商尊重歷史和文脈,更尊重老廠人的情感所繫,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老廠的情懷、記憶和風骨。

鳳凰觀察

老廠不老,我們不散:那些記憶裡的老廠,有沒有你的童年?

泰晤士河畔的倫敦,曾是英國的工業之都,城市裡林立的工廠成為這個老工業強國的象徵。如今的倫敦,則完成了從工業之都向創意之都的華麗轉身。曾經的工廠群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風格鮮明的現代建築。

重慶正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工業文脈不僅僅是一堆堆磚頭和鋼鐵,而是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重慶,以及像中昂這樣的責任開發商,正在尋找一種具有現實意義的城市更新與歷史文脈保護並重的開發設計模式。

老廠故事裡的事,有唏噓,更多飽含的是期許。

再見,特鋼,你好,特鋼!中昂不負,嘉御灣不負,在這裡,讀懂裝滿的另一種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